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格局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山世英

  农业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先行者。由于中国和东盟各国农业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水平接近,农副产品品种和收获季节具有互补性,决定了中国和东盟农业具有广泛的合作性。
  2002年双方启动“早期收获”计划,在达成自由贸易区协定之前先期开放农产品贸易,使中国和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得到大幅度增长,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尤其是农产品进口中的地位在增加,东盟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贸易的重要合作伙伴。2006年从东盟进口农产品金额49.5亿美元,分别是从欧盟和独联体进口的2.3倍、2.6倍,是我国农产品进口的第一大地区。对东盟出口农产品30.5亿美元,位于欧盟之后,是对第三大出口地区独联体出口额的2.5倍。 目前,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已形成的基本格局,主要体现了以下一些发展特征和趋势。
  
  (一)进出口额增加很快,中国贸易逆差增大,东盟农产品对中国市场依赖性增强
  2002年11月中国政府与东盟10个国家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2006年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80.1亿美元,比2002年的37.5亿美元增长113.5%,年均增长20.9%。从进口额的增长速度看,2002-2006年中国从东盟农产品进口平均每年增长29.3%。从出口额的变化看,2001年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13.0亿美元,2006年达到30.5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18.6%。
  自由贸易区建设以来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增大,2004年中国从东盟农产品进口额达到37.1亿美元,贸易逆差达15.9亿美元;2005年贸易逆差有所回落,为12.6亿美元,但占2005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的比重高达85.7%,对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成为中国农产品全球贸易逆差的重要来源;2006年对东盟农产品贸易逆差进一步增加为19.0亿美元,而2006年中国农产品总贸易逆差仅为9.6亿美元。可以看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第一阶段“早期收获”方案的实施,有效的促进了双方的农产品贸易,尤其是给东盟各国农业带来了明显的利益,东盟农产品对中国市场依赖性增强。
  从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进出口在双方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地位看,除2005年外,中国从东盟进口农产品占中国农产品总进口的比重在稳定上升,而且2006年上升幅度较大。出口方面,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占中国农产品总出口的比重在2003年达到最高13.9%,以后下降,可见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落后于中国对其他地区的出口。另一方面,由于东盟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占其农产品对世界出口额的比重较小,仅为6%左右,而东盟从中国进口农产品额占其全部农产品进口额的比重已超过11%,因此东盟国家农产品对中国出口仍将快于从中国进口。
  
  (二)进出口主要集中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与其他国家贸易额很小;出口产品品种和市场分散,进口产品和市场相对集中
  在东盟10国中,与中国农产品贸易密切的国家主要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2006年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分别是中国农产品第6、8位出口国,菲律宾、泰国、越南、新加坡均在前15位,中国对这些国家农产品出口额分别为8.45、6.13、4.59、3.64、3.51和3.19亿美元,中国对这6个国家农产品出口额占中国农产品对东盟总出口额的比重为90%。2006年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分别是中国农产品进口的第5、8、9、20大市场,从这些国家进口农产品价值分别为17.15、12.87、12.48和3.62 亿美元,占中国从东盟进口农产品的比重为95.0%。可以看出,中国农产品进出口东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相当的几个国家,对新加坡、文莱以及不发达的柬埔寨、缅甸进出口较少。
  中国从东盟国家主要进口产品为棕榈油、木材及木制品、木薯干和热带水果,而且进口国家比较集中。例如2005年中国从东盟进口农产品36.8亿美元,其中仅第15章农产品就20.31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50%以上;15章农产品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进口额分别为12.71亿美元和7.49亿美元,占从东盟进口的99.5%,主要品种为棕榈油。2005年中国从东盟进口44章农产品8.44亿美元,其中从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分别进口为4.88亿美元、1.83亿美元、1.04亿美元,主要品种为各类原木及锯材。
  中国对东盟农产品出口国家和产品品种都比较分散。2005年中国出口东盟农产品24.2亿美元,除07章、08章、16章(注:商品类章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商品目录》分类)分别出口4.634、3.478和2.631亿美元外,其余各章都在1亿美元左右,而且各章出口产品品种和国家也很分散。例如07章产品,2005年中国出口东盟4.634亿美元,其中出口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新加坡分别为1.504亿美元、1.362亿美元、0.662亿美元、0.447亿美元、0.351亿美元、0.308亿美元。出口产品分散,主要有马铃薯、蒜头、洋葱、菜花和甘蓝、胡萝卜、干香菇等。
  
  (三)进出口产品互补性和竞争性并存,总体而言,互补性大于竞争性
  中国与东盟区域内贸易农产品既有互补性又有竞争性,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和东盟农产品第15章、44章、07章、16章、20章、24章互补性强,第08章、10章、03章、11及12章具有较强的竞争性。
  中国每年食用以及工业用棕榈油需要进口量约十几万吨,2005年我国从东盟净进口棕榈油等油脂19.8亿美元,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农产品中互补性最强的农产品。中国从东盟进口的原木、锯材、纸浆等产品(2005年净进口7.1亿美元)是国内资源短缺产品,这些产品的进口有利于中国森林资源的保护。我国出口东盟第16章、20章及第24章商品(烟草及制品,净出口1.2亿美元)多为我国有优势、东盟国家不生产的产品。
  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最活跃的为第07章产品,2005年中国出口东盟4.634亿美元、从东盟各国进口4.204亿美元。出口东盟的07章产品主要有马铃薯、蒜头、洋葱、菜花和甘蓝、胡萝卜、干香菇、干豆等,从东盟各国进口07章产品主要品种为木薯干。从进出口产品品种看,互补性很强。
  中国东盟贸易农产品竞争性最强的为第08章产品。2005年中国出口东盟3.478亿美元、从东盟各国进口3.371亿美元。中国出口主要产品品种为柑橘、鲜苹果、梨、核桃仁、红枣、鲜葡萄、白果以及板栗等,这些温带水果及干果对丰富东盟水果市场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给中国温带水果出口带来商机。从东盟各国进口的水果有山竹果、鲜红毛丹、鲜西瓜、去壳腰果、椰子以及火龙果、鲜榴莲、鲜龙眼、鲜或干的香蕉、鲜莲雾、龙眼干及肉等,热带水果进口一方面充实了我国的水果市场,另一方面对中国热带水果产业造成了强力冲击,迫使南方省份在短期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果农收入减少。另外第10章、03章、11章等既具有互补性又具有竞争性。
  
  (四)总体而言,在中国-东盟贸易区中,中国农产品不具有区域比较优势
  国家C的产品I在区域R的显示比较优势为其中Xic表示国家C出口i商品的值,Xto表示国家C总出口值,Xir表示出口i商品在区域R的出口值,Xtr表示区域R内的总出口值。如果RRCAic值大于1,意味着商品i在c国的出口比重大于在区域R的出口比重,表示该国家在此产品上在区域R具有显示比较优势,并且指数越大,比较优势越显著。

  以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七国为考察区域,采用区域显示比较优势的计算方法,各指标做如下定义:Xic――各国农产品出口值;Xir――各国总出口值;Xtc――七国农产品出口值;Xtr――七国总出口值,计算结果见表3。
  
  从计算结果来看,在中国-东盟贸易区内,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农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且前三个国家的优势在不断提高,这些国家在农业上具有相对丰饶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而且越来越注意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建设;而中国、菲律宾、新加坡农产品比较劣势明显。
  中国和东盟国家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在中国东盟农产品贸易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是中国农产品贸易的逆差国,2006年对这三个国家农产品贸易逆差24.3亿美元,比中国农产品总贸易逆差9.6亿美元多出14.7亿美元。
  目前,中国在谷物及制品、肉类产品、水果蔬产品制品、蔬菜制品比较优势非常明显,具有极强的竞争力。泰国、越南、缅甸、菲律宾四国的水果蔬菜出口均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在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中,肉鱼制品和蔬菜水果制品及烟草制品出口额远大于进口额,优势明显。但是中国的蔬菜、水果出口额更高,而且大于进口额,主要原因是中国蔬菜水果与东盟的互补性非常大;由于互补性强,谷物、鱼类产品虽然缺乏比较优势,但是逆差并不很大。
  
  (五)在中国-东盟贸易中,中国农产品的贸易条件改善。
  对近几年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进出口价格考察,2005年中国出口东盟农产品价格较2004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达到16.7%;中国从东盟进口农产品价格也在下降,但出口东盟农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较进口农产品价格下降幅度小,贸易条件变好,2005年贸易条件指数为1.11,2006年贸易条件指数为1.16。
  相比较而言,中国对东盟出口农产品中加工品比重大,价格高,而从东盟进口的初级产品较多,因而,中国农产品的贸易条件较好。
  由此可以看出,“早期收获”已经成功地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2005年7月开始的7000种货物陆续销减关税还将使中国和东盟的贸易规模继续扩大,因此虽然近几年东盟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量发展很快,但是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鉴于上述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今后中国对东盟农产品贸易一方面要在现有市场基础上加大开发力度,一是加强互补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出口;二是加强出口营销意识和品牌意识,提高产品质量,在中国有优势的农产品制品出口方面有所突破。另一方面对中国对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逆差要辩证看待,不需要过度担忧,因为中国从东盟进口的农产品大多为资源类农产品,对于弥补我国农业资源的匮乏有重要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593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