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桃源洞外”话“桃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 基

  今年三月的一天,我到省会合肥九砚楼拜访我的老师王少石,楼内陈列的一块名为“桃园”的灵璧石,勾起了当年我们在磬石山访石之乐的往事。
  磬石山地处安徽省灵璧县,该山向阳之处有宋代摩崖石佛造像108尊。而背阴的那面则有一个巨大的宋坑。据考证:所谓宋坑是宋代“花石纲”采石后留下的遗坑。磬石山以她的天赋丽质,早在三千年前已为智慧的祖先解石扣响,制磬演奏,享有崇高神圣的地位。《尚书・禹贡》记载:“泗滨浮磬”就是这个地方。唐宋以来,备受追寻古风的文人所尊崇。
  记得那是1995年三月,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我随淮滨公等陪少石老师,从灵璧县驱车百里来到磬石山。王老师爬山疏涧,刻意搜求,其兴致不可言状。我们游至傍晚时分,在磬石山脚下看到一块灵璧石:高15.5cm,长40cm,厚20cm,石中有峰峦洞壑,扣之声音清越。初看像一尊现代雕塑,形象简妙,有那种增之则多,去之则少的感觉。再看又似陈老莲画中之美石,且四面可观。据宋代的杜绾《云林石谱》记载:“凡数百之中无一二有得四面者”。然而,王老师所得的灵璧石,正四面可观。王老师抚抱摩挲,爱不释手,欷虚良久,说:“幸甚!幸甚!吾与此石大有缘也。”欣喜之余,抱石而归。当时寻石的快乐,我也是喜不自胜,如今,不觉十二个年头过去了。
  灵璧石,常小中见大,平中见奇,置于文房,片石而有情致。今天我们再赏王老师的“桃园”石,只见它黛色莹莹,凝润如膏,光可人。石表凹凸有致,深凹处,大朴内藏,暗香浮动。石脉一道,其色红白相间,若桃林依依,桃花灼灼,大有“春来遍是桃花水”之感。悬岩壁立,一洞朗天,俨然峰回路转,不辨仙源何处寻,我顿时想到了那名闻天下的桃源古洞。难怪王老师把它命名为“桃园”。“桃园”即“桃源”,是桃花源的省称。典出晋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且,该灵璧石不仅有天地造化,鬼斧神工之妙趣,它那有神有韵,内美外秀的鲜明特点更说明他是罕见之物。
  王老师是当代书画篆刻名家,又于石之台面亲镌“桃园”二字,额其室名:桃园石屋。王老师篆刻佳绝,为此石平添翰墨隽永之芳馨,给观赏者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
  今天,我品味把玩此石,在延赏神俯仰其间中,有一种一脉清芬,沁人心脾的感觉扑面而来。我以为:“桃园”石虽小,其境大,其韵美,其情真,其意深,天工独运,堪称灵璧石供神来之独品,真可谓世间之珍宝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6975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