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影响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唐 敏 金 娟 郝环妮

  摘要: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成为其创新点。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应用的扩大是否可行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新企业会计准则 国际会计准则 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
  
  一、公允价值的界足
  
  IASC(1995)在IAS32《金融工具:披露与列报》中关于公允价值的定义:公允价值是指熟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基础上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结算的金额。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UK ASB)在财务准则第7号(FRS7)《购买会计中的公允价值》中认为,公允价值,指熟悉情况的自愿双方在一项公平而非强迫或清算销售中,交换一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AC)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没有受到强制的、熟悉情况的自愿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商定的对价的金额。FASB(2000)在SFAC7中则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自愿交易者的当期交易中,资产买卖、债务发生或结算的金额,而非强迫或清算的出售价格。我国新颁布准则中将其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公允价值强调“公平”“自愿”的交易价格,公允价值实质上是完全市场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评估,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等方法都没有采用市场为标准,公允价值其最大特点是熟悉情况的双方在公平交易中形成的,而公平交易是指没有关联的各方在公开市场上所进行的交易。公允价值是一种现时的、面向市场、强调公开、公平的价值形态,公允价值强调时态观,且计量中的时态观和历史成本中的时态观是有区别的。历史成本计量的时态观是静态的,而公允价值计量的时态观则是动态的。无论在当前交易中,还是在计量日都表明公允价值计量中的时态观是跳跃性的。同样,资产和负债在不同的计量日或不同的交易日其公允价值是不同的,这是公允价值计量优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公允价值动态地、及时地反映了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化,才使得会计报表的信息更相关,对决策才会更有用。
  
  二、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在新准则中的应用比较
  
  长期以来,我国都是以历史成本为基本计价原则,历史成本是传统会计计量的核心。历史成本是指据以入账的原始交易价,其账面价值是历史成本最确切的表述,历史成本的运用体现了会计原则的可靠性及谨慎性。随着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大量的兼并、重组、联营行为使资产价值频繁变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币值剧烈变动,使各个时期以历史成本计量失去了可比性;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期权、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给传统的会计计量提出了新的挑战;商誉、人力资源等隐性资产在一些企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对历史成本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其自身缺陷也暴露无疑。公允价值正是由于历史成本满足不了新经济形式的需求而被提出的,其运用体现了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颁布的新准则中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目前主要采用以历史成本计价为主以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计价为辅的模式,是考虑到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状况不能完全提供可靠的公允价值,所以在新准则中,强调了公允价值的运用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如生物资产准则中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估计。可见在生物资产准则中,禁止含有较多假设的估值技术的应用,并不是所有生物资产都可以采用公允价值。其他有关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则中也有类似规定,只要严格地按照准则实施,公允价值就会得到充分切实的运用。
  
  三、公允价值的国际比较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目标从受托责任观发展为决策有用观为主,要求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的参与者,或潜在参与者的决策相关,即会计信息对其决策必须有用。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会计准则中比较侧重于公允价值的应用,以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购并越来越普遍、金融衍生工具层出不穷,公允价值已成为新的计量原则。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基础上,对部分资产要求选择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在国际会计准则范畴内适用可以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企业合并相关的计量要求采用公允价值,另一方面是合并以外的分别情况采用公允价值:准则明确要求必须用公允价值的包括IAS 41规定的生物性的资产、IAS 39规定的金融工具、IFRS 2中以股权支付的报酬;其次,要求以公允价值进行减值测试的情形,如存货(IAS 2)、资产减值(IAS 36R)、企业合并产生的商誉和无确定使用年限的无形资产(IAS 36R、38R),以及为出售而持有的非流动性资产和终止经营(IFRS 5)最后,是可选择采用重估价/公允价值(Revaluation/fairvalue model)入账的,如不动产厂房和设备(IAS 16)、无形资产(IAS 38R)、投资性房地产(IAS 40)。为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以及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准则中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资产减值、生物资产、租赁和套期保值等方面都涉及了公允价值的运用。由于上述行业或业务原有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经不能满足新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有新的计量属性来替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生产要素市场和资本市场也不断发展和完善,如房地产交易市场在很多城市都很活跃,为资产评估中市场价格的取得提供了充分的资料;我国证券市场的公众投资者也已趋于理性化,股票的市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这样资产或股票的公允价值就可以取得。新准则扩大了公允价值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范围,提高了会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但会计报表的使用者能更好的获取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帮助其做出正确的决策。
  
  四、公允价值在具体准则中应用的影响分析
  
  (一)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投资者的影响新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类资产一J95没有成本,按历史成本计价则无法反映在报表中。而此类资产或负债所隐藏的风险却十分巨大,如著名的巴林银行破产案就是典型。为了避免给财务报表带来过大的波动,上市银行和证券公司应当考虑企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以及衍生金融工具对报表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使非专业投资者难以识别报表信息,从而导致投资失利。目前,上市公司证券类投资当市价比威本低时必须计提跌价准备,如果出现市价比成本价高,只要公司并没有出售股票实现收益,账面盈利并不能计入当期损益。新准则对

此类投资期末按公允价值入账,账面盈利就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当持有投资上升时,确认未实现收益会虚增企业利润,而利润增加又会导致税收加重,直接结果会是导致企业现金流出。对于非专业投资者而言容易导致其决策失误。
  
  (二)公允价值计量对投资性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体现其真实价值与未来盈利,从而使报表信息价值提升。近年来房地产市场高速膨胀,上市公司如果采用公允价值法来计量其早期购入的投资性房产,会大幅提高其净资产;当期净利润,上市公司中的投资性地产溢价将在账面上充分体现。投资性地产上市公司由于每年重估地产价值,并以市值反映其账面价值,将直接大幅提高每股的净资产,降低市盈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将使企业税负加重。目前准则对上市公司的投资性房地产是采用历史成本计价而不确认其市值变动损益,这对上市公司而言是充分发挥了折旧的抵税功能,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这意味着企业缴纳的税额会相应攀升,将直接导致企业现金的流出。
  
  (三)公允价值计量对债务重组的影响重新确认重组收益使债务豁免的上市公司其每股收益将大幅提升。此前会计准则是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按新准则规定,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从而提升每股收益水平。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债务重组是否再次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工具。公允价值是双刃剑,按照公允价值对资产的评估“是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有可能增加企业利润操纵空间。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与要素市场尚不完善,国内评估机构对于公允价值经验不足使公允价值难以公允。
  
  (四)公允价值计量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的影响新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其直接结果是这一交换将产生利润,而此前采用的账面价值计算法,基本不产生利润,只在收到补价的情况下按比例确认收益。
  
  五、公允价值应用的思考
  
  人们普遍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适合于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经济环境,我国目前的市场环境还没有为公允价值的实施提供充分的条件。但应该看到即使在西方发达的经济市场环境中,有关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及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也是争议的焦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之所以成为重要的计量属性,无疑是经济环境推动发展的必然。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担忧,更多的来自于对交易公允性的怀疑。新准则要求公允价值要“持续可靠取得”,这种情况下交易的公允性得到了较大的保障。与之相反,目前我国需要公允价值作为新的计量属性来补充原有计量模式带来的不足。历史成本对物价变动的影响不能有效反映;衍生金融工具历史成本也不能有效反映;人力资产对历史成本也提出了“挑战”。不能因为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公允价值不易取得且容易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等原因而否定其运用的必要性,放弃采用这一重要计量属性,将不利于我国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通过实践培养以公允价值的计量思维来处理会计事项,用公允价值来服务于会计行业现状,而不是服从于会计行业现状。只有对其运用中出现的不足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才能更加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只有在不断运用中才能与我国的实践相适应,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要使公允价值的运用更好的发挥作用,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主观上,一方面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水平。没有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公允价值也不可能得到合理地估计和很好地运用。要不断地加大教育投入,培养公允价值观念、懂理论会实务职业道德高尚地会计人员是公允价值得以全面使用的必备条件,也是降低公允价值实施成本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强守法意识和道德教育,建立对诚信负责的机制。加强守法意识和道德教育可以从主观上消除利润操纵的动机,是杜绝利用运用公允价值实则从事造假的根本措施。而诚信是阻断人们采取不当行为的防火墙,如果市场缺乏这层保护屏障,造假行为就会发生。客观上,一方面要加强市场经济建设。公允价值得以运用的前提条件就是需要有活跃的市场,这需要发育成熟的市场经济,所以加强市场经济建设是以较低成本获得可靠公允价值的条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由于会计信息具有对董事会和高层经理人员能力、业绩、道德水平监督和评价的功能,而会计信息又是由实际受控于董事会的高层经理负责提供,评价董事会功过的尺度就掌控在董事会手中的悖论。由独立董事牵制内部董事,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与公证。由此可见,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保证,公允价值的决策相关性需要在治理结构完善的企业中才能发挥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3309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