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执行力”视角的内部控制体系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内部控制失效是当前管理领域面临的极大挑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内部控制从设计、执行到考核、反馈都存在执行力弱化的问题。优化治理结构、完善组织设置、加强人员教育和强化考核反馈,是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内部控制 执行力 失效 防范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很多企业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特别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9)的发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走上了快车道。2010年4月26日,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却经常发生由于“内部控制失效”而引起的各种问题,纵观这些案例,企业的内部控制,从设计、实施、考核都存在执行力弱化的问题。如何有效化解执行力弱化问题,切实落实公司的内部控制,必须从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着手。
  
  一、内部控制“执行力失效”问题分析
  (一)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
  企业文化氛围是一种隐形的执行力,在关键时刻往往能发挥惊人的能力,它像社会道德一样,是一种影响和引导员工行为的有效力量。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人格魅力和良好道德品质的领导层,无形中会增强员工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活力。相反,如果企业文化氛围散漫,领导层勾心斗角,缺乏法制观念,存在以权谋私,以权欺人等行为,领导层缺乏开阔的视野和积极工作态度,得过且过,对自身要求不严,这会很快传导到所有的员工身上,最终形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发展为恶性循环之后,很难恢复。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只有通过每一个员工的合力,才能贯彻执行,只要一个环节出现拖沓、疏忽、偏差,都会导致最终的结果与计划相去甚远。
  (二)治理结构不合理,阻碍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执行
  目前,很多企业仍然存在内部权责分配体系模糊、一些部门职能弱化、职权执行不到位等问题,降低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构的“三驾马车”,他们之间的权利分配及制衡存在模糊和交叉,股东大会权利“虚拟化”严重,董事长的权利过于集中,总经理作为董事会聘任管理人员,却架空了董事会的职权;监事会话语权丧失,不能发挥有效的监督功能。在内部机构设置上,层次过于繁杂,职权不清,互相推诿扯皮也成为影响内部控制执行力的阻碍。
  (三)行为主体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弱化,影响内部控制执行效果
  由于每个人的学识、经验等的差异,对同一个问题也可能产生不同的认识,致使在执行具体的内部控制程序上可能产生不同的操作手段;有些人本身能力不足,又缺乏责任心,这些人在执行内部控制措施时,往往流于形式,错漏百出,他们非但不能贯彻内部控制措施,反而是执行的阻力。还有些人价值观扭曲,单独或者合谋故意逾越内部控制的界限,违规操作。内部员工作为公司运营和管理的具体参与者,他们对企业的运营和管理中存在的内部控制相当熟悉,在他们单独或者合谋的违法犯罪行为中,形式相当隐蔽,手段比较高明,甚至有的貌似合法,他们的这种行为,严重践踏了内部控制的严肃性,破坏了内部控制的预期效果。
  (四)内部控制措施设计缺陷,致使“执行力”缺乏弹性
  首先,内部控制措施设计不科学不合理,可执行力差。内部控制只注重局部,没有考虑大局和协调,只考虑当前和短期的目标,忽略了企业长期的的发展战略,致使前后的控制措施不能协调,造成执行协调差。
  其次,内部控制设计只注重刚性设计,缺乏动态管理,缺乏反馈和主动修复机制。在内部控制的设计上,过分追求控制措施的静态要求,忽视了企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面临的新挑战,政策既要保持连贯性,也要保证措施的适应性,避免滞后性和缺乏弹性。
  再次,内部控制的设计只注重公司内部环境,忽略了社会环境。有些单位在制定内部控制措施时,只注重考虑公司历史和以往的经营活动,而没有去研究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和法制环境的变化,致使制定的内部控制措施与外部环境失调,甚至出现错误,导致执行偏差。
  (五)监督与奖惩机制的缺乏,使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监督,是对内部控制执行过程和结果的检验,它对于保证内部控制措施的严密执行、提高执行的效率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很多企业的考核监督流于形式,缺乏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和监督效力不足,受到太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对高层的监督缺失,使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奖惩,是考核的后续程序。很多企业对内部控制执行过程和执行效果的考核,缺乏科学客观的奖惩体系,没有对考核的结果做及时有效的分析,对人员的考核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有些企业过分采用了内部负激励的奖惩措施,从行政或者经济手段采取惩罚措施,而忽视了社会法律的威慑作用,忽视了社会人的荣誉、道德对员工自身行为的软约束。
  反馈,是考核之后的另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很多企业,往往把考核的结果束之高阁,或者仅仅采取奖惩措施之后就万事大吉。没有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反馈和完善修复机制,在反馈过程中,缺少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同样性质的问题反复发生。
  
  二、基于“执行力失效”问题的内部控制措施分析
  (一)营造严谨的工作氛围,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反映了一个企业普遍的价值观和行为处事方式,是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和企业制度的有机统一。领导层的个人魅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往往会成为影响公司文化的重要因素,领导要推行建设并带头塑造强执行力的企业文化,使得强执行力深入人心,并演变为日常的行为习惯。公司要从上到下形成严谨、人性化、积极开拓和遵章守纪的氛围,凝聚公司的力量,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让企业文化在内部控制的执行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二)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管理机构职能
  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要求建立公司组织架构,切实明确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建立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应认真履行股东大会议事规则和内部运行制度、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要鼓励和创造条件确保中小股东积极参与公司的重大事项决策;要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切实发挥独立董事在监督公司经营管理、制衡控股股东和经理人权利、保护股东权益等方面发挥的特殊作用。切实加强监事会的作用,保护股东利益,防止董事会独断专行,维护公司及其股东的财产安全等合法权益,切实落实监事会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制衡作用。理顺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管理流程,完善机构职能和优化布局,让各部门各司其职,不互相交叉又互相牵制,切实做好公司内部控制执行力的体制保障。
  (三)加强知识技能培训,完善职业道德教育
  要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培训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培训要让员工认识到自己岗位的职责,让员工认识到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如何与其他相关部门做好协调;通过培训确认公司的共同目标,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进取心;通过不断的强化和反复训练,强化员工执行内部控制的能力和理念,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通过职业道德教育,筑牢防腐拒变的坚强防线,让员工认识到认真勤奋工作不只是为了公司的利益,更是自身人生价值的体现,通过职业道德教育,让员工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认真的履行职责,敢于抵制违反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现象,确保执行内部控制的能力、执行内部控制的过程、执行内部控制的效果。
  (四)健全内部控制措施,完善反馈通道和修复机制
  建立健全具有可执行性的内部控制措施,既能合理保证有关目标的实现,又能把执行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内部控制措施既要有制约作用,又要有协调机制,既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能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要建立内部控制的应变机制,出现新问题要根据权限及时作出调整,既要保持控制措施的连续性,又要保证内部控制措施的适应性;建立内部控制措施的反馈通道和修复机制,内部控制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及时的采取措施,建立或者调整控制措施。
  (五)加强考核监督职能,树立和强化正确行为的导向
  强化督查力度,端正监督思想。不管是监督人还是被监督人都要对自己的岗位和承担的责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以监督保证内部控制的执行力,把工作具体到责任人,定人定岗、定岗定责,监督员工严格按照授权权限开展工作;要科学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加大考核中的量化因素,减少主观评价的比重,避免人为因素干扰;要强化激励敢于问责,充分运用考核结果采用多种激励措施,对严格执行内部控制的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要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双重奖励,提高员工执行内部控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于破坏或者不严格执行内部控制的员工,必须做到有责必究,涉及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避免碍于人情,不了了之。通过制定具有可执行性和方便操作的监督考核体系,强化责任意识,树立和强化执行内部控制的行为导向。
  
  主要参考文献:
  [1]林钟高.内部控制执行力:诚信文化―基于契约视角的分析[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5).
  [2]杨成龙.基于执行力理论视角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J].商业会计,2008(24).
  [3]陈敏.浅谈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的有效途径[J].商业会计,2008(22).
  [4]熊淡宁.加强执行力培养提高会计内控水平[J].中国农业会计,2008(10).
  [5]梁富洲.浅析内部控制风险及其防范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08(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20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