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施工企业成长期的财务战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企业的发展划分为初创期、快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4个阶段。我们可通过对企业各阶段特点的分析,从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财务战略。
  本文针对施工企业的行业财务特点,对施工企业快速成长期的财务战略作些粗浅分析。
  
  一、施工企业成长期一般暴露出的财务问题
  (一)资金需求旺盛,回笼缓慢
  成长期的施工企业面对巨大的现金需求。一方面新增项目的增加需垫付大量流动资金,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形成较大的资本需求;从资金供应角度来看,由于工程项目施工周期较长,工程项目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大量的回款,应收账款被他人占用,从而形成巨大的资金缺口。
   (二)经营风险较大,盈利水平较低
  在成长期,施工企业往往为扩大市场份额而忽略了工程项目本身的盈利能力,承揽某些工程项目有时仅仅出于战略考虑(增加施工经验等),再加上大量增加的固定资产形成的折旧,企业盈利水平往往并不理想。
  
  二、 成长期的施工企业可选择的财务战略
   (一)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
  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是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为了实施这种财务战略,企业往往需要在将绝大部分乃至全部利润留存的同时,大量地进行外部筹资,利用负债筹资和股东增资等途径大量筹措资金,以弥补内部积累相对于企业扩张需要的不足;此项财务战略更多地利用负债而不是股权筹资,因为负债筹资既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又能防止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释,但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也往往会使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表现为相对的低水平,因为收益的增长相对于资产的增长总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一般会表现出“高负债、低收益、少分配”的特征。
  施工企业在成长期选择此财务战略,需要较准确地预测未来各年度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保证盈利水平高于借款利率,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未来稳定的现金流量用以保证借款到期能够偿还,避免到期不能偿还债务而发生的财务风险。
  (二)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
  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是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实施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的企业,一般将尽可能优化现有资源的配置和提高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作为首要任务,将利润积累作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扩张的基本资金来源。为了防止过重的利息负担,企业对利用负债实现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的扩张往往持十分谨慎的态度。所以,实施稳健发展型财务战略的企业的一般财务特征是“低负债、高收益、少分配”。
  选择这一财务战略,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较小,但是仅靠自身积累实现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在良好的市场机遇面前,企业往往由于受到盈余积累速度的限制丧失发展机会。
   (三)战略重组型财务战略
  此种财务战略也可以说是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的一种。这一财务战略的重点是引进合作伙伴,利用合作伙伴投入的货币资金或施工企业急需的固定资产迅速增强施工企业竞争实力,与成熟期的施工企业能平分建筑市场秋色,其前提是保证施工企业的控股权。
  
  三、施工企业成长期财务战略的实施重点
  成长期是施工企业生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四伏的时期。因此,财务战略的实施强调事先的谋划和实施过程的控制和监督。成长期施工企业的财务战略实施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合理测定企业发展速度
  发展速度决定融通资金规模,同时资金融通能力也会影响发展速度,两者相辅相成。施工企业的发展速度还会受制于生产经营能力。就生产经营能力而言,生产经营能力的扩大、施工产值的大幅提高会相应带来两大后果,其一是会增加公司利润,其二会带来一定现金流。但由于成长期的经营战略以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为首要任务,因此施工产值的增加一般只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占用,现金回流速度不快,为此需要大量的流动性资产作为补充,并以大量的固定资产投入来提高其生产能力作后盾。理论上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在一定程度上等于总资产的增长率。但是,企业的发展不可能无限,它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财务因素。从财务角度看,融资能力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而企业的融资能力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利润规模的大小及再投资率(即利润用于留存并进行再投资的比例),二是资本市场的限制。但是由于这一时期各个经营因素的影响,其利润规模不可能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发展所需资本要借助于外部资本市场,但资本市场尤其是债务资本市场会对企业的持续经营产生一定的威胁,因此,借款能力与规模也受其限制。为此,需要测定恰当的发展速度,以求在生存中谋取发展。相对稳健的财务发展思想是:先将企业内部可利用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如将盈利大部分转化为再投资;其次考虑外部市场的可用资源,适度利用负债经营和财务杠杆。
  (二)建立现代企业资金管理机制
  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处于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位置,直接影响企业总体的生存和发展。在成长期,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问题大部分集中在资金短缺上,在如何有效地筹集和使用资金,弥补资金缺口的同时使增量资金为企业带来更大的边际收益,需要从以下方面加以考虑:
  1.优化资金筹措结构。资金筹措包括科学预测资金需求量和合理选择筹资方式。资金需求量的预测有很多方法,企业需结合自身实际,充分考虑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选择合适的资金需求量的预测方法。销售百分比法是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可选择多种筹资渠道,如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债券或利用商业信用、融资租赁等方式,同时还可利用职工暂时的闲散资金。无论采取哪种筹资方式,企业都应兼顾资金来源属性,摆正融资活动的位置,保持良好的信誉;还应该结合内外部环境,科学估算筹资风险,合理选择筹资方式,分散、转移筹资风险,做好事前控制。
  2.优化资金使用结构。优化资金使用结构首先要优化资金占用结构。企业要保持合适的流动资金限度,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市场动态等因素来决定流动资金的比例;同时,还要确定流动资金内部项目的比例,企业流动资金占用像一个链条,科学的联结和合理的约束机制会减少浪费,加速资金周转。优化资金使用结构要建立科学的资金使用机制。企业应重视资金收支计划,达到“量入为出,总量控制,保证重点,均衡支付”的目的。如成立资金调度中心,统筹管理企业的各项资金,使资金往来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的控制之下。
  3.优化盈余分配结构。盈余的分配要考虑债权人、投资者、企业和职工等各方面利益的均衡关系,科学合理地确定投资者利润和保持盈余的比例。企业要在保证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同时,留有一定的积累,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为企业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4.强化资金管理意识。企业经营中的每个环节都应该考虑时间价值。较强的时间价值观念,可使企业的资金运动与市场变化相适应,抓住机遇,减少风险与损失。企业管理者在资金管理上还应该树立现金流量的概念,密切关注现金流量的信息,根据不同情况编制现金流量计划、短期现金流量预测报告和长期现金流量报告。
   (三)充分规划投资项目
  融资的目的是为了项目的投资,而投资项目从立项、审批到落实,都要在战略上有充分的考虑。主要表现在:加强项目的审批(包括可行性研究与不可行性研究)、合理资本支出规划、加强资本预算管理、尤其是预算资本的限额管理,严格项目法人负责制。
  责编:险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212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