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雇主视角下的大学生品质实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代莹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雇主眼界的放宽,他们对大学毕业生的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态度,本文通过向81家用人单位发放问卷的形式,就大学生品质的相关问题作了调查。文中首先对基于雇主视角下的大学生“品质”一词给予了界定;然后通过实证分析,了解了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对大学生的评价状况;并将品质分解成5个一级指标和36个二级指标,充实了品质的要素构成;最后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品质 雇主视角 素质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1.品质的含义
“品质”一词内涵丰富,前人从不同角度都对其有相关的界定和解释。本文认为品质就是品德素质,它在雇主评价的视角下,剔除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作为人的一种素质结构反映出来。
2.研究意义
从实践角度讲,通过本研究,能够更全面了解雇主对大学生品质方面需求,调整和完善教育教学工作思路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进而为高校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大学生作准备。
从理论角度讲,当前我国不乏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胜任素质、职业素质或是思想品德方面的研究。但综合素质、胜任素质以及职业素质研究中涉及思想品德方面的内容研究没有针对性,只是泛泛而谈;而专门对大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研究又大多是从社会伦理、德育等角度谈及的,没有与雇主实际接轨。国外的研究虽然涉及到了大学生在职场上的道德问题,很多是关于作为职场人所面临的道德困境、道德陷阱的问题,或是针对某一专业领域分析大学生的职业道德问题,而不是从雇主视角下看大学生品质的构成。因此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品质予以新的诠释,并通过实证分析来探悉当前雇主视角下大学生品质的现状,挖掘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二、实证分析
1.问卷调查说明及研究假设
(1) 问卷设计
通过借鉴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自评量表》 、《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表》 、《通用管理人员素质模型》 等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编制了本调查问卷。本问卷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A为雇主性质和规模的调查;第二部分B为雇主对大学毕业生品质的评价,采用的是李克特五点量表法;第三部分C为雇主看重的大学生品质排序的调查。
(2) 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文采用的调查方法是问卷调查法,结合个案访谈法和文献法。问卷的发放对象是用人单位,共回收问卷83份,有效问卷为81份,有效问卷率为97.5%。问卷录入结束后,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
(3) 研究假设
假设一:大学生具备雇主认为最重要的品质
假设二:雇主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评价不高
假设三:雇主对大学生品质的评价无差异
2.信度与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
通过对量表各部分进行信度分析检验其内部一致性。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品质评价部分和品质排序部分的Cronbach's Alpha值分别为0.895和0.857,说明量表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
(2)效度检验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通过对问卷第二部分“大学毕业生品质评价”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了五个公因子,结果如下:KMO值为0.813 ,Bartlett检验中的sig值为0.000,说明这部分适合做因子分析,且当提取五个公因子时,其公因子的累计贡献率约为60%,说明量表具有一定的结构效度。
3. 统计分析
(1)雇主看重的大学生品质排序情况
根据描述性分析发现,雇主认为“大学生最应具备哪些品质”和“最缺乏哪些品质”并按重要性排序的调查中,81家雇主认为大学生最应具备的品德素质排序依次是法纪观念、团队精神、责任心、上进心、诚信;最缺乏的品质为团队精神、不怕吃亏不怕吃苦、助人为乐、责任心和尊重师长。可见“团队精神”在雇主最看重的素质中列第二位,在雇主认为最欠缺的指标中却高居第一。(表略)
(2)雇主对各品质指标的评价情况
问卷第二部分调查的是雇主对当前大学生品质的评价,共36个评价语句。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四次正交旋转对这36个评价语句进行因子分析。最后提取出五个因子,分别将其命名为:道德素质因子、法纪素质因子、政治素质因子、心理素质因子、思想素质因子。每个因子下包含有二级指标。(因子负载矩阵表略)。
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分别计算各二级指标均值和标准差,详情见表1。均值小于3的二级指标有忠诚度、人生享乐主义、服务精神、情绪波动、意志信念、自我观念,说明雇主评价较低;大于3.5的指标有创新兴趣、社会适应性、自信心、创新情感、创新动机、自我发展,说明雇主评价较高;其他指标的均值都在3-3.5之间,说明雇主对其他品质指标评价一般。标准差小于1的指标有事业心、集体观念、政治理论、乐观豁达、心理调控能力和耐挫能力;其他指标的标准差都大于1。
4. 结论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基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 从雇主看重的大学生品质排序看,团队精神和责任心是他们比较看重的品质,但同时也是他们认为大学生最缺乏的品质。拒绝原假设一。
(2) 如表1,思想素质因子包含的指标均值都大于3.15,且有4个指标(创新情感、创新动机、创新兴趣、自我发展)大于3.5,而其他因子都有均值小于3的指标(忠诚度、人生享乐主义、服务精神、情绪波动、意志信念、自我观念),不仅说明大学生在这些指标上没有达到雇主的要求,结合个案访谈的情况还说明雇主在思想素质上对大学生的评价相对较高,拒绝原假设二。
(3) 从标准差的分析结果看,标准差较小的二级指标有事业心、集体观念、政治理论、乐观豁达、心理调控能力和耐挫能力,说明雇主对大学生这几方面品质评价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但在其他品质评价上则存在着相对较大的差异。因此雇主对大学生评价的意见有些指标相对集中,有些差异较大,拒绝原假设三。
三、理论分析
1. 问题的分析
(1) 当前大学毕业生品质与雇主实际需求间存在差异
从整体上看,团队精神和责任心是用人单位比较看重的品质,但同时也是他们认为大学生最缺乏的品质;从具体指标看,大学生的忠诚度、服务精神、人生享乐主义、情绪波动、意志信念、自我观念等品质,没有达到雇主的要求,并普遍认为他们在事业心、集体观念、政治理论、乐观豁达、心理调控能力和耐挫能力等方面表现一般、不突出。说明当前大学生的品质与雇主实际需求间存在差异。
(2) 雇主对大学生评价的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到学生、家庭、学校等相关各方
雇主对大学生品质评价的差异性说明他们除了关注一些普遍性品质外,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在各自品质的需求上也会存在差异,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除了加强基本品质的教育外,根据不同专业更要有针对性和差异性。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雇主和学生、家长、学校在品质的需求上没能及时沟通,学校对雇主的品质多样化需求也没有充分了解。
(3) 社会大背景是对大学生品质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当前大学毕业生多数是80后的孩子,他们兴趣广泛,敢于尝试新事物。他们不需要向别人证明什么,只是按着自己的方式活着 。这些反映在调查结果中,就是雇主对毕业生的创新兴趣、社会适应性、自信心、创新情感、创新动机、自我发展等方面评价较高。
同时80后大多生活条件优越,作为独生子女,缺少与伙伴的沟通,因而在团队精神上相对缺乏;此外他们也没有过多的危机感,喜欢自己快乐的生活,不喜欢别人干涉 。因此在责任心、忠诚度、人生享乐主义、服务精神、情绪波动、意志信念、自我观念等方面达不到雇主的要求。但通过个案访谈发现,并不是所有雇主都秉持这种态度,通过观看60年大庆活动,一些雇主对80后大学生所表现出的坚强意志也刮目相看,因此雇主在评价时并不是一致认为他们在这几个品质上缺乏。
2.解决的对策
(1) 对社会来说,努力营造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氛围,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社会是进行品质教育的大课堂,其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都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政治、经济条件不会轻易改变,因此可以通过优秀文化的传播来教育、影响学生。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学习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团队意识,培养责任心等。
(2) 对政府来说,建立顺畅的信息传播渠道,让公众了解最新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
对政府而言,要做好雇主和公众即学校、家长、学生本人之间联系的桥梁。它可以通过定期召开研讨会或调研的形式和雇主保持沟通,然后通过相关影视作品、文娱活动等形式向公众展现出来,让各方及时掌握雇主最新的品质需求,以不断改进自己。
(3) 对学校来说,要根据雇主的需求,有针对性、差异性地进行培养
学校要及时了解雇主的品质需求,根据需求进行供给。除了关注政府信息外,还可以通过就业指导中心经常开展与企业方的沟通以获取信息。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除加强基本品质教育外,还要根据不同专业对应的行业背景,进行有针对性、差异性的品质教育。学校培养的方式也不应仅仅是授课,还可以借助一些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倡导参加公益活动提升学生的服务精神等。
(4) 对家庭来说,要随时关注社会的品质需求变化,培养对社会、雇主有益的人才
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要通过网络、电视等途径关注社会信息,跟随社会、雇主的需求来培养孩子的品质。尤其在大学时期,学生对问题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父母就更应该对其进行及时引导,使他们的品质能够满足雇主的需求。
(5)对学生来说,要尽早了解国家、社会、雇主对自己的要求,努力提升自我内在修养
作为学生个人可以通过参加企业宣讲会、登陆企业网站留帖等方式与雇主近距离沟通;还可以阅读相关书籍、向周围的榜样学习自觉提升基本内在修养。
参考文献:
[1]李 杰:项目经理胜任素质模型构建及应用.硕士论文.2008.4
[2]刘知敏:不是他们错了,是他们就这样――读懂80后、90后.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日期不详
[3]魏景柱: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硕士论文.2006.6
[4]袁庆红 陆祉亦 秦海红: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自评量表的设计.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779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