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水土保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水土保持是控制水土流失,保持水土资源,减少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地区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工作。水土保持在防洪减灾、保护资源,整治国土、培育资源,改善生态、恢复生态调节功能,开发利用、发展经济,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社会进步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水土保持;县域经济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15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5-08-01
  眉县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地处秦岭主峰太白山北麓,行政区域横跨渭河两岸,总面积863km2。地形基本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态势,渭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县境内有大小河流19条,全部属渭河水系。
  从2008年至今的十年间,国家对水利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尤其是水土保持方面,从流域治理、淤地坝治理到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项目、涝池项目,水保示范园项目、水肥一体化项目等,这些项目的建设实施,对眉县的水利事业和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综合近年来水保项目建设实施的实践,就水土保持工作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作以简单的分析总结。
  一、提高了县域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1.增加了当地基本口粮田的效益
  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2008-2015年,眉县先后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的八年间,共计新修基本农田20335.26亩,田间设施配套49,868.00亩,改造提高基本口粮田11,405.00亩,土壤改良培肥地力17,953.46亩。大大缓解了由于眉县大力发展猕猴桃等经济作物而造成的粮食生产方面的紧张形式,极大的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县域经济的增长。
  2.提高了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近年来实施的冯家阙小流域治理、桐花沟小流域治理、见子沟小流域治理等项目实施治理面积约13平方公里,涝池项目已经实施大约31个。一方面减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对治理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起到了调节作用。长期冲於后形成的大面积土地经过改造就可以作为农田种植粮食和适宜的经济作物,而拦坝而聚的水源和修筑的涝池也在旱季起到了灌溉农田、缓解水源紧张的作用。口粮田项目也兼顾了眉县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的实情,对经济作物的种植、灌溉等配套设施进行了适当倾斜,这些都大大提高了猕猴套、葡萄、大樱桃、草莓等经济作物的产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3.改善当地自然环境,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2014-2018年实施的“霸渭关中文化生态区水土保持示范园”项目五年共治理12.9平方公里。分别为稻田恢复示范区东西两大片区、荷塘建设、生态湿地建设、渭河沿岸北塬幼林地封禁治理。具体措施包括:田间道路工程、稻田灌排水工程、荷塘生态湿地工程等工程措施;以及道路渠道边坡绿化等林草措施;同时为了体现关中文化,在示范区入口区域增加娱乐景观类配套实施,提升示范区整体景观效果。建设的项目区,生态植被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水资源得到了有效的疏导和利用,天蓝水绿已经成为了现实。这些都为建设人水和谐的新人居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4.减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为农、林、牧各项发展奠定了基础
  小流域治理、淤地坝治理(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项目有效的化解了山洪爆发对下游农田的毁损所造成的损失,保证了农、林、牧业的正常有序发展。稻田恢复区全区全部进行了渠道改造、道路整修、稻田整理和各种林草防护治理措施,各项新增措施发挥效益后蓄水保土效益明显,明显改善了其区域内的渠道、道路、田面等区域土壤冲刷侵蚀,极大的减轻了区域内水土流失。对渭河沿岸北塬塬面疏林地的封育治理措施提高了区域内植被的自然生态恢复能力,增强了区域内林草郁闭度和土壤结构紧密度,减轻了山坡径流造成的水土流失侵蚀。减少了山坡自然滑坡、崩岗和泥石流等自然危害的发生。保护了渭河沿岸北塬塬面自然生态平衡的同时,也起到了对山坡下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防护作用。
  二、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1.为我县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随着渭河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渭河百里画廊的建成,水保项目也相辅相成的得到了进一步的实施。“霸渭关中文化生态区水土保持示范园”项目实施后蓄水保土效益明显,极大的减轻了区域内水土流失。对渭河沿岸北塬塬坡疏林地的封育治理措施提高了区域内植被的自然生态恢复能力,减轻了山坡径流造成的水土流失侵蚀。渭河两岸已建成的水保示范园项目和正在实施的灞渭关中示范园分期项目使得昔日无人问津、荒草遍地、垃圾满河道的景象早已被两岸绿树红花和一步一景的“江南水乡”所替代。“千亩荷塘”建成第一年就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格桑花海、蒹葭台、槐树林公园等这些免费景点,极大的带动了我县太白山森林公园、红河谷森林公园两个著名景区的旅游事业。
  2.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民生,积极推动“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农业富县”四大战略,农业“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靓点喜人,工业做大做强品牌突出,第三产业成就斐然。水保项目的建设实施,改善了渭河两岸的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旅游的发展为两岸群众的带来了商机。大型的生态酒店、养殖场和小型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休闲农业带来的各种草莓采摘园、葡萄采摘园、樱桃采摘园、火龙果采摘园让人流连忘返。紫薇庄园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也在自然环境的改善水土保持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生态效益。带动了周边群众的劳务输出和经济收入。
  三、为水利多元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实践
  “霸渭关中文化生态区水土保持示范园稻田恢复示范区”的建设为高标准稻田建设项目作出了典范。稻田恢复区的建设目标是通过该标准稻田示范区恢复建设,充分发挥该区域作为眉县水稻传统种植区的环境优势,结合“稻虾共生”现代化农业技术,以水稻、小龙虾养殖产业为根基,直接经济效益包括水稻种植、小龙虾养殖、旅游业的发展,封禁治理等。
  水保示范项目实施后,在渭河堤坝内实施了绿化和改造。除了自然景观像“千亩荷塘”、“槐树林公园”,休闲生态景观像“垂钓中心”,还建设了一系列的经济型项目,如:优质水稻种植,油葵种植,油菜种植,桃树和樱桃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养殖和采摘一体化的农家乐。这些项目大都是实验性的,一旦洪水到来,就会有损失。去年上游水库泄洪,就是例子。氣势宏大的洪水奔腾而来,卷起了巨大的浪花,给岸上观看的群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泄洪后,尽管造成了一些损失,但是,这些实践会给以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474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