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油田联合站离心泵日常检查和维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离心泵因俱备运行平稳、效率高、维修率低、易于调节等优点在油田生产运输过程中广泛使用,成为输油泵站主要动力设备。因此,对离心泵日常工作的检查和维护成为油田生产过程中重要环节。作者结合多年在联合站工作实际,简要阐述了油田联合站离心泵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要点,希望对油田集输一线操作工人有所帮助。
关键词:离心泵 检查 维护 油田 联合站
离心泵因俱备运行平稳、效率高、维修率低、易于调节等优点在油田生产运输过程中广泛使用,成为输油泵站主要动力设备。因此,对离心泵日常工作的检查和维护成为油田生产过程中重要环节。结合多年在联合站工作实际,对油田联合站离心泵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进行总结,希望对油田集输一线操作工人有所帮助。
一、联合站离心泵常见故障分析
离心泵的运行状况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机泵自身问题、操作条件、调节方法以及运行环境,等都会对离心泵的运行状况产生影响。日常离心泵故障主要表现在:汽蚀故障、压力不足、抽空及填料密封过热等故障。
二、离心泵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一)处理离心泵汽蚀故障
1.汽蚀故障原因分析。a罐内液位过低;泵进口密封填料漏,阀门法兰连接处不严,泵在工作中吸入气体;油品温度过高产生汽化。b泵叶轮入口过滤器有堵塞物:用泵出口控制泵排量时,排量控制过小,使泵内液体温度过高,而产生汽化。
2.汽蚀故障处理方法
(1)发现泵产生汽蚀不严重时,应及时放掉泵内气体,及时补充大罐液位。
(2)控制炉火,降低油温防止汽化;调节或处理泵进出口密封填料:清洗叶轮、过滤器内杂物。
(3)按操作规程停泵放压:检查二合一液位;检查二合一出口温度,控制炉火;检查进口阀门,加大进液量。
(4)检查出口阀门,加大出口水量;放空排气见液体:按操作规程启动离心泵。
(5)检查泵密封填料,调整密封填料漏失量;检查压力、温度、电流、变化情况,做好记录:清扫现场。
(二)离心泵压力不足原因及处理方法
1.停泵放气
按要求紧急停泵。先关小出口阀门,当电流下降时,按停止按钮停运,迅速关闭出口阀门。打开放空阀门放净泵内气体,放气操作要平稳。
2.检查处理
(1)现象:压力表压力达不到规定值,伴有间歇抽空现象。
(2)检查来液液位。液位过低时应提高大罐液位。
(3)检查来油温度。准确测量油温,防止油温过高产生汽化。调节平衡盘的间隙,降低油温。
(4)检查进口阀门法兰连接处有无松动漏气。
(5)检查电动机的转速是否变慢,电动机是否单相运行并进行处理。
(6)检查过滤器是否堵塞,清除堵塞物。
(7)检查泵出口压力表指示是否准确。更换校验合格的压力表。
(8)检查叶轮流道是否堵塞、平衡机构是否磨损严重,泵体内各间隙是否过大。检查调节各配合间隙;调节平衡盘的间隙,降低油温,检查清理叶轮流道入口,或更换叶轮。
(三)离心泵抽空故障排除
1.按操作规程紧急停泵:先关小出口阀门,当电流下降时,按停止按钮停运,迅速关闭出口阀门。
2.抽空现象:泵产生空转并有振动声,出口压力指针下降并振荡不定,电流表电流急速下降或逐步下降,泵体发生振动,管线剧烈振动并有很大的“叮叮”声。
3.故障处理。
(1)放净泵内气体。
(2)检查来液液位,若液位过低,应补充大罐液位。
(3)检查来油温度,准确测量油温。油温应在规定范围,过低增加吸入阻力;过高易产生汽化。
(4)检查泵进出口管线有无堵塞,阀门法兰连接处是否松动。
(5)检查电流表、压力表。检查方法正确。
(6)检查并调整填料漏失量。调整密封填料压盖,使漏失量在规定范围内(应控制在10~30滴/min)
(7)检查过滤器是否堵塞。清除堵塞物。
(8)检查泵进口流程是否正确。调整进口流程,增大入口阀门的开启度。
(四)离心泵填料密封过热故障的诊断和处理
(1)填料压得过紧,用扳手均匀地将填料压盖两侧螺母松1~2牙(扣),使密封泄漏量大些,待密封温度降到正常温度时再紧至密封泄漏量正常。
(2)如果填料密封已经冒烟,应停机关闭泵进出口阀,打开填料压盖,清除所有损坏填料,按正确的填加方法重新装好新填料。
(3)按操作规程启泵,操作程序正确,泵内气体应排放干净。检查并调整好填料密封的松紧度,泄漏量10-30滴,分钟,温度符合规定要求。
(4)检查冷却管路,正确判断冷却管路是否不通。手摸冷却管路和泵体,二者温度一致或冷却管温度稍高为正常:若冷却管路温度低于所输介质温度,说明管路堵塞。
(5)用热水或蒸汽使冷却管路油品熔化直至畅通。若密封处已经冒烟,应立即停机。
(6)若用热水或蒸汽熔化處理仍不通,说明管路有异物堵塞,应停泵,关闭泵进出口阀,卸开冷却管接头,再微开进口阀,从两端往外放油,冲出堵塞物或关严进出口阀,拆下冷却管路,消除堵塞物,然后重新安装冷却管。
(7)按操作规程启泵,检查冷却管路是否畅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709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