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的要点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红宇 陈 敬

  [摘要] 分析了新会计准则的特点,指出新会计准则有利于从制度的“源头”上减少做假账的可能性,并提出应该从四个方面来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从而使新会计准则落到实处。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IASC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资本市场国际化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改组的完成,越来越要求会计准则朝着国际协调、趋同的方向发展。为顺应国际潮流,财政部于2006 年2月15日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并将于2007年1月1日率先在上市公司中施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是中国会计改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速中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遏制人为操纵利润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会计准则的特点和主要组成
  
  这次新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其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国际趋同性。经过财政部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双方的共同努力,解决了双方准则中的非实质性差异,除了关联方关系的确定以及长期资产减值损失是否允许转回两项差异外,二者实现了实质性的趋同。具体说明如下:
  首先,新会计准则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1)基本准则,即为会计准则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该项新准则包括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基础的“一项基本会计准则”,对具体准则进行指导。(2)38项具体会计准则。其中,包括对原有16项具体会计准则的修订和新增22项具体会计准则,并且两项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又可划分为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两部分(涂荟喙,2006)。(3)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用来指导会计实务的操作性指南。许多国家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并不存在企业会计制度,通常会计制度是由企业自行制定的,因此不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称为会计制度。
  其次,新会计准则强调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修订后的基本准则强调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财务报告的目标也侧重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具有概念框架性质的文件称为“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Framework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 简称IASC 框架) ,葛家澍(2004)研究指出,IASC的目标主要是提供在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信息, 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层受托责任的信息。
  再次,在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中增强了相关性,历史成本不再是惟一的主要计量属性。由于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数量不足、涵盖面较小、可操作性较差、信息披露的广度不够以及对公允价值和价值重估的方法较为排斥等问题,所以新准则首次比较全面地导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
  
  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减少假账的发生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做好事,坏的制度可以让好人做坏事。”通过走访调查13所高等院校48位教授,大家普遍赞同,假账的主要根源在于制度不完善。通过新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减少人为操纵利润的机会。
  尽管我国市场经济尚处于发育阶段,存在着诸如企业间的交易行为不十分规范、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公司的评价监督等方面过于倚重利润指标、普遍存在短期行为等问题。但是新会计准则对此做了较大程度的努力,从制度的“源头”上减少了做假账的可能性。
  首先,新会计准则下实行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当存货价格处于上涨时期,若采用“后进先出法”,是将材料以当期购入的高价入账,当期成本费用上升,当期利润就减少了;如果采用“先进先出法”,则与之相反,增加当期企业的利润。若存货价格处于下降时期,则正好相反。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将使企业人为调节当期利润这一惯用手段不能再被使用,便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比较,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其次,新准则规定,对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一经确认不得恢复运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操纵利润,是我国一些上市公司调节利润常用的重要手段之一。有些公司本年度盈利上升,则多计提跌价准备,使当期利润下降;盈利下滑,再将跌价准备冲回,使当期利润增加。还有一些上市公司,预测本年度将亏损后,大量计提减值准备,加剧本年的亏损程度,然后在来年将减值准备转回,呈现出“改头换面”、“扭亏为盈”的假相。
  再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放弃使用公允价值,以避免利润操纵;扩大了合并报表范围,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而不以股权比例作为衡量标准。
  最后,固定资产准则取消了过去资产价值方面过死的规定,也不再简单地以“以非出售为目的”, “持有期不改变实物形态”等作为特征。这样的处理有利于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于自己的固定资产的分类方法等。固定资产准则不再像以前那样具体规定了固定资产价值的判断标准(比如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 , 有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固定资产信息,既符合国际会计惯例, 也符合我国会计改革的具体思路。
  
  三、新准则实施中的应注意的要点
  
  赵爱玲(2006)指出,新准则在实施过程中要过四道“关”:准则关、技术关、道德关和审计关。因此,在实施新准则的过程中,主要是围绕解决这四个难关来展开工作。
  首先,以准则为准绳,使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真正实现内在的和前后的完全一致性。例如,目前我国的基本准则不能统率具体准则,具体准则也存在内在逻辑不一致,这个现象令人难以理解,尽管准则制订者屡屡强调我国会计准则在制定和修订过程中,将处理好国际惯例与中国国情的关系、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科学规范与便于操作执行的关系,但实际并没有落到实处。
  其次,对公允价值形成明确的立场。从目前出台的新会计准则看,部分准则存在一些高难度动作,如购买法、计税基础、资产组等,除了计税基础外,大部分是与公允价值有关,公允价值究竟本质是个估值的东西,准则实施者不但是报表的编制者,在新会计准则下还是估价师,这需要增加报表编制者在这方面的知识,要系统学习价值评估技术和方法。
  再次,加强会计道德的建设,不能使之落在口号上。由于新会计准则在确认和计量、披露方面主观性增加,报表编制者的自由裁量权大大增强,会计信息由谨慎向中性过渡。现在情况好比以前是钱财分离,但现在是钱财合一,这样发生道德风险的几率就成倍增加,滥用会计准则现象随着新准则的实施不但不能得到遏制还会蔓延。
  最后,与时俱进,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当会计技术升级时,审计技术也必须升级,否则很难对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公允做出研判。需要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进行进一步培训,使之得到进一步提高,培养出既能通晓国际准则、能够与国际同行对话交流、可以参与国际准则制度的一流专家,也培养出只有记账水平的会计师,从业人员队伍是高度多样性、高度多元化,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尚不能满足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化发展的需要。
  
  四、结束语
  
  总体而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修订、建立与完善,是适应新形势下国内外经济环境发展需要做出的重大会计改革决策,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李清如,2006),构建起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体现了我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别背景,将经济增长理念转变蕴含于会计理念的转变之中,对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吸引外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和谐社会以及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涂荟喙蔡秀莲:关于实施新会计准则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 (4):263
  [2]葛家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的比较与综评[J].会计研究,2004, (6):3~10
  [3]赵爱玲:新会计准则难在实施[J].中国对外贸易,2006, (2):42~45
  [4]李清如:我国实施新会计准则的障碍分析及应对策略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3 ):106~1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4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