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美在绿色建筑设计运用中的重要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形式美是客觀事物外观形式的美,包含形、线、色、光、声、质等外形因素和将这些因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起来,以表现内容的结构等。形式美运用在建筑设计上由来已久,而现代新兴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外观形式也体现形式美的规律。随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丽和谐、绿色家园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以及现代生活物质精神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在居住的安全性、舒适性达到后,人们更加追求建筑的美观性,形式美在绿色建筑设计运用中也就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形式美;形式美规律;建筑;建筑形式美规律;绿色建筑设计;屋顶花园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人们对形式美的产生认为是由美的外在形式演变得来的,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这里面包括了具体的社会客观内容通过长久仿制、重复,使本来的具体社会客观内容渐渐成为某些观念内容,而美的外在形式经过长期的过程,演变为一种规范化的形式,成为独立审美的对象。这个长期的内容向形式积淀的过程中,包括观念、情绪、心理很多因素的沉淀慢慢形成了形式美。就像大多数人认为绿色是生命的象征表示清新、健康、希望、安全、平静、舒适之感,就像曲线代表运动、柔软等等的意识,归根到底来自于具体的社会内容的实践累积。美的内容和美的外在形式虽然不直接相关联,却总是体现着某种意味、内容;离开美的一定内容,它也就不是美的外在形式。
形式美是客观事物外观形式的美。包含形、线、色、光、声、质等外形因素和将这些因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起来,以表现内容的结构等。形式美存在遵循着一定的形式美法则;形式美运用在建筑设计上由来已久,而现代新兴的绿色建筑设计的外观形式也体现形式美的规律。形式美规律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总体组合规则,即和谐,要求达到多样统一;二是各部分组合规律,主要有平衡、对比、对称、整齐、比例、节奏、宾主、参差等。[2]
建筑是与人们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的,它为人类提供遮风挡雨的场所,随着人类物质生产力发展,以及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的提出,建设美丽和谐、绿色家园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特别是近现代人们的生活物质精神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在居住的安全性、舒适性达到后,人们更加追求建筑的美观性,形式美在绿色建筑设计运用中越来越重要。而建筑形式美的规律包含: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主从与重点、对比和微差、均衡和稳定、韵律和节奏、比例和尺度、重复和再现、渗透和层次、空间序列、视错觉与建筑构图、特色与个性等等。建筑形式美规律是随着时代发展的,为了适应建筑发展的需要,人们总是不断地探索这些规律,注入新的内容,赋予其新的生命。[2]
而我们提到的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能、地、水、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适用舒适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在这里通常将它提炼为“四节一环保”,“四节”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1]
当今世界,据不完全统计与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和成长相关的建筑,消耗着世界上百分之四十的能量,释放百分之五十的温室气体,建筑在设计上下意识地忽视了自然,接受绿色的、生态的、可持续的选择不仅是进步的表现,更是生存的需要。建筑设计的绿色、生态、可持续性发展,是具有环保意识的经济学。那么,对大部分世界人口来说:绿色设计意味着什么?只是外表华美、奢侈、不可触或者优秀的建筑吗?或者是智慧的建筑设计为更加好的建筑产品服务?还是它强大的社区服务允许公共卫生保健、帮助提供充足的食物以及丰富的水资源?总之,设计需要有更好的目标吗?对于在做绿色建筑设计的相关人员来说,当代社会使命促使他们解决处于缺少绿色、生态、可持续建筑困境的人们的问题。如果一个群体中7个人中有一个人正面临所谓的不宜居住的房子,非正式建筑中:贫民窟、难民营、棚户区、内部混乱的帐篷里,那么会有三个人提出相应的居住环境的改变,目前我们所做的是在人们头脑中根植建筑的绿色、生态、可持续设计这一理念,并将设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那么将会设计出人性化、生态化、宜居化、绿色化、可持续化建筑。而建筑形式美参与绿色建筑设计之中,并在绿色建筑设计运用中起着重要作用。[3]
1和谐、统一、特色与个性的形式美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著名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师勒柯布西耶提出的建筑五要素包括: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横向长窗、底层架空、屋顶花园,其中屋顶花园设计被人们越来越多的实践运用到现代绿色建筑设计中来,屋顶花园不仅实现了绿色建筑中节地、节能措施,还创造性的实现美化建筑提高人类居住条件的可能性,让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人类之间形成了和谐、统一、特色与个性的形式美感。
目前发达国家通常根据栽培养护的要求将屋顶绿化分类三种普遍类型:粗放式屋顶绿化,半精细式屋顶绿化,精细式屋顶绿化。粗放式屋顶绿化,又称开敞型屋顶绿化,是屋顶绿化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特点是以景天类植物为主的地被型绿化,一般构造的厚度为5-15(20)cm,低养护,免灌溉,重量为60-200kg/m2。半精细式屋顶绿化,是介于粗放式和精细式屋顶绿化之间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利用耐旱草坪、地被和低矮的灌木或可匍匐的藤蔓类植物进行屋顶覆盖绿化。一般构造的厚度为15-25cm,需要适时养护,及时灌溉,重量为120-250kg/m2。精细式屋顶绿化,指的是植物绿化与人工造景、亭台楼阁、溪流水榭等的完美组合。特点是以植物造景为主,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植物配植方式,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一般构造的厚度为15-150cm,经常养护,经常灌溉,重量为150-lOOOkg/m2。[1]
现代美国建筑将高楼耸立的城市楼群称为钢筋混凝土森林,人们迫切需要在城市生活中寻找绿色,那么绿色从钢筋混凝土森林中而来?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一些上层决策者和设计师们此时意识到建筑这个时候除了满足人们在一定使用功能上的要求之外,还应该满足人们精神感受上的人文设计要求。应运而生的是芝加哥绿色革命市政大厅的屋顶花园和各式追随的绿色屋顶,芝加哥市政大厅的绿色屋顶的最初动机是用自然美丽的方法来降低夏天的热温,也就是减少城市热岛现象。城市高楼大厦普通屋顶是一直在吸收热能提高城市温度的砾石和灰色屋顶,我们都知道当气温为30℃的时候砾石和灰色屋顶在高温下可能会变成40-50℃,而绿色植物在30℃的高温下却是低于30℃的。所以种植绿植的绿色屋顶不仅可以让屋顶的绿色植物吸收阳光热量降温,还可以过滤雨水储存雨水给房屋降温,还能缓解城市空气质量,创造城市局部微气候环境,为周围环境和自然的质量起着良好平衡作用。当时绿色屋顶还推行到芝加哥的~些私营企业的屋顶,这在当时被称为“绿色创可贴”。这些“绿色创可贴”不仅装点了钢筋混凝土森林,成为城市清新、蓬勃的生命力,也让人们体验到了久违的大自然气息,极具有亲和感,属于当时社会文化的体现。体现了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人类之间形成了和谐、统一、特色与个性的形式美感。芝加哥的绿色建筑设计在当时是自上而下的一个系统建筑。芝加哥的精神——千禧公园的建造说明了这一切,由小型飞机关闭到千禧公园的建造,当时的市长为绿色建筑的推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千禧公园建成后不仅给周围环境带来了良好的空气质量,还间接带动了周围房地产业,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绿色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创造了人们向往已久的绿色和谐家园。 目前中国正處于社会转型期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乡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迁移,每年有数以万千计农村人口涌向城市。未来数年间,中国将为超过四亿人以上提供新住宅,如果以美国作为参考,就好比在7年内重新建造全美国的住宅,如果建筑物都是用砖来建筑,那么将消耗掉174个行政区内的所有土地和煤矿,这意味着新建的城市既没有能源也没有食物。假如未来中国消耗的建筑能源占了40%,如果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提高意识,如果我们现在不爱护环境,那么空气质量会下降,水质会恶化。将会对后代子孙带来极大危害,甚至是整个人类可能都面临灾难,因为世界是一体的,这就是我们现在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随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丽和谐、绿色家园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以及现代人们的生活物质精神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建筑的重要性。而现代中国绿色屋顶花园则是方兴未艾,在炎热的天气里,我们会看到一些楼顶有自建的屋顶花园,花园的绿植会把水蒸发回去,实现房屋降温解燥,而且可以成为一个小的储水器,屋顶花园的土层可以有效存储所有的雨水。实现更加智慧的建楼,更加绿色的建楼。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设计楼房的时候将绿色屋顶花园考虑进去,不仅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还有效降低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实现怡人的城市微气候环境。屋顶花园不仅实现了绿色建筑中节地、节能措施,还创造性地实现美化建筑提高人类居住条件的可能性,让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自然、建筑与人类之间形成了和谐、统一、特色与个性的形式美感。
2主从与重点、重复和再现、平衡的形式美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地球人口的膨胀,地球承载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人类如何才能与地球和谐共处呢?我们必须从主观思想上和行动上来改变,当今世界上一半以上的人都居住在城市中,而且向城市转移的人口还在不断地增加,拥挤的环境,巨大的污染,这一切都表示着生态灾难,怎样将灰暗的城市变成绿色城市?绿色建筑意味着循环使用、重复利用,如果建筑能够将刮风、下雨等环境因素利用,如果城市建筑环境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生命体,那么我们的未来建筑应该是一个崭新的绿色建筑世界。例如著名建筑师杨经文就是从仿生学入手做建筑,他将我们所建造的一切都相当于是假体,而这个有机主体就是地球生物圈,二者成功地结合就是地球的最终成功,是绿色未来的动力。他的代表作“新加坡图书馆”的建造了一个不仅利于人类,也利于植物的建筑,在这里建筑作为主要关系而绿植作为一个从属关系,大楼内新兴建筑材料反复运用重复再现,采光和通风的平衡,将主从与重点、重复与再现、平衡的形式美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个真正的顺应气候的绿色设计。建筑地点限制和采光平衡随着科技越发达设备越来越先进使得建筑设计就能达到更好的平衡。通过完美的设计和外观,运用重复和再现形式美将高科技材料运用到绿色建筑设计之中,比如说新加坡图书馆设计,运用了重复出现的自动遮阳和自动采光的先进技术,这样不仅减少了室内强光,又降低了能源消耗。大楼的重复和再现遮光架的安装其实是把光线折射进楼房的一种方法,以此来减少人工光源的消耗,遮光架的安装意味着一天里大约有50分钟会有阳光直射到大楼里需要阳光的地方,其实在这50分钟里还会有自动百叶窗放下来让用户感受到非常舒适的日光。在这里白天不需要点灯完全依赖于自然光,这样不仅节省了电费还节省了能源的消耗,还能很好地实现了采光的平衡。诸如此类的人文的、绿色的、可持续的设计在整个大楼里的运用不仅降低了能源消耗还降低了整个建筑的造价成本。另外,整个大楼的中庭是没有空调设计的,它完全靠中间的通风杆将风通到楼顶的房间,楼顶的房间是一个一半打孔的有百叶窗的空间,所以热空气不会在顶部聚集,而是散出去达到通风效果。这种方式是通过增加建筑的表面积达到加强通风和保持凉爽的功能,同时还减少了使用空调降低了能耗,因此这样的建筑物是真正的热带建筑,不仅能够顺应热带气候,也能让走进大楼的人感受热带风情,实现了通风的平衡。在这个建筑群里有14个绿色花园,只有两个是在地面上的,其余的存在于楼房的各个地方,这14个花园以建筑为主体成为一个整合的绿色建筑空间,因此这真的是一种绿色环境,让人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其次这里是真正对外开放的社会空间,进进出出能感受到空间、感受到气候、感受到绿色。这是人和自然融合的第一步,接下来是系统化的整合,然后享受绿色世界的丰收,连墙壁都可以种植植物,尽可能多地将有机组合带入建筑环境,改善我们的居住生活环境,从而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作为一个绿色建筑师,融合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如果把建筑行业的一切融合到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建筑之中,就不会有什么环境问题。未来的绿色建筑设计,如何将这些系统和材料和自然生态完美融合,我们还在讨论、思考、实验。不管是通过物理接触还是气候变化,整个世界都是息息相关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4]
3结束语
在遵循形式美的基础上,绿色建筑有着自己的设计特点。在居住的安全性、舒适性达到后,人们更加追求建筑的美观性,形式美在绿色建筑设计运用中也就越来越重要。形式美在绿色建筑上的运用是人类适应、接受大自然的积极体现,并且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使我们的绿色建筑设计更加具有可持续性的、人性化的、生态的、环保的建筑。具有形式美的绿色建筑就在我们身边,并真正为所需要的人建造健康的舒适的宜居环境,使之在建筑的天空绽放光芒。
参考文献:
[1]郝永池,谷志华.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姚美康.建筑设计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赵仲毅.谈建筑与科技发展[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3(9):20-23.
[4]李保峰.建筑外立面设计的新思路[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3(9):24-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638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