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全面预算因其显著的管控与引导优势,在我国施工企业中广泛采用,但实施效果却差强人意。本文主要从全面预算管理执行的必要性出发,结合发展现状中的不足,给出了若干提升建议,旨在有效推动施工企业管理水平与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施工企业;全面预算;意义;缺陷;完善措施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
全面预算是指依据企业的运营目标以及规划所编制的财务、经营以及资金相关的年度计划,并以货币或其他有效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更完善的开展日常运营工作。全面预算还能为企业未来经营计划与相应的财务活动进行有依据的预测,这也涉及到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需要基于企业某一特定时间区间内的目标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掌握,以便清晰的掌握企业资金状况。而全面预算在施工企业中的构建难度更大,一方面,因为施工企业工程的不确定性更高;另一方面,市场价格波动将较大程度的影响到施工企业人力成本与材料费用。因此全面预算在施工企业中构建就需要应用动态的思维,提前对成本与市场的波动做好相应的预测。
施工企业构建全面预算能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以及企业运作效率,是施工企业强化市场竞争力的有力管理体系,其优势与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全面预算使收入、成本等管理目标清晰确定
全面预算在施工企业内部构建过程中可以明确、充分的掌握企业每个环节的运作情况,从而以企业现状出发分析资源状况与发展条件,使施工企业长远规划与战略方向更加清晰、确定。全面预算还有助于施工企业中收入、成本、利润等管理目标更加具体、可实现,引导企业每个发展过程中的经营依照规划执行完成,最终实现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
(二)全面预算促使企业内部协调能力增强
全面预算的职能发挥不仅仅局限于财务部门,还可以在财务以外的部门进行全面的统筹安排。其作为企业内部核心的协调机制,全面预算的运作突破了部门的约束,在构建与执行过程中使施工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开展有效的沟通与信息流转。部门内的信息传递通过全面预算相互交换,并找出问题所在积极消除与解决,同時发挥各自职能达成企业计划。
(三)全面预算管理是施工企业有效的管控措施
施工企业的日常经济活动可以通过全面预算来完整、清晰的掌握。当每一项阶段性施工任务完成后,将该项目开展前的预算指标与实际各项费用进行对比,分析出指标的完成情况。尤其是超出预算范围的费用支出,要找出根本原因并及时调整改善,为下一阶段的预算做好管控依据。这个过程使施工企业做到有的放矢,集中精力关注重点问题与方向。
(四)全面预算有助于企业的内部绩效考核
全面预算目标为企业各部门、各下属单位确定了绩效指标,也即明确了各部门和下属单位的奋斗目标和责任,通过特定期间的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进行对比,可以对管理者的绩效进行评定和考核,评定和考核的结果作为公司进行奖惩的依据。
二、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编制的现状
(一)全面预算为核心的考核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施工企业内普遍存在重编制而执行力度不足的情况,这使得全面预算的职能无法充分、完整的发挥出来,也就失去了编制的意义。部分施工企业尽管已经具备了完善的预算体系,但在实施过程中各个部门配合不到位,数据上报与现实有差异等情况时常发生。究其原因还在于缺乏行之有效的预算执行监督评级制度,这种情形之下执行的全面预算偏差大且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预算规划与现实情况相差甚远。当全面预算没有相对应的考核机制相配合,就无法在执行过程中对相关部门与个体产生有力的硬性约束,权威性与制度性的缺位使全面预算在企业内部流于形式。
(二)施工企业部门间缺乏配合度
全面预算是涉及到企业内部每个部门、运营环节的企业战略管理体系,其集合了规划、执行、引导控制、评价等职能为一体的,且需要企业全员参与的,全过程、全方位预算过程。单个的部门与员工个体是无法完成的,需要调动部门之间与部门内各个岗位、个人的积极配合与协作。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全面预算由财务部门或某个部门发起、执行与过程监督,与全面预算全员参与的理念相背离,仅仅是构建了形式上的预算体系。加之部门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形成独立的信息孤岛,使财务部门编制财务预算的时候缺少真实数据的支持而缺乏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最后,若财务部门人员配备短缺,全面预算还将极大的增加财务部门工作量与工作压力,使日常工作的开展受到影响与干扰。
(三)全面预算编制与现实需要相脱离
贴合企业经营现实情况的高质量全面预算,可以促使企业更好的在市场环境下认识到自身的发展现状,把握经济与行业动态,做好相应的规划壮大企业。但由于预算编制水平不足,无法准确的预测市场发展轨迹及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就开始盲目编制全面预算。尤其是对市场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缺乏动态的分析,导致了预算编制不合理、不可操作性,也成为了诱导企业发展偏离正确轨道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此以往施工企业将逐渐失去市场占有率与竞争力。
三、完善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预算编制的执行控制机制和监督机制
施工企业要积极改变以往过度注重编制过程而忽视实际执行的不足,将全面预算工作的执行过程与结果追踪分析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此同时,还要依据现实情况来构建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保障全面预算的执行效果与预期达到一致。当全面预算编制完成后,依照各部门需要配合与协同完成的部分进行量化,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在预算期结束后开展相应的考评,尤其要注重将考评结果与部门以及具体岗位员工的薪酬绩效结合起来,成为硬性考核指标,充分调动起企业内部的执行力、积极性与能动性。最后,将全面预算与实际效果结合分析,将重点放在较大差异的部分,找出最深层的原因,对下一期的预算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促进全面预算工作的先进性、合理性与科学性。 (二)推动全面预算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
要想使全面预算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引导与管控职能,就补习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提高各部门的意识与参与热情。尤其是企业负责人要在内部大力宣传与推广全面预算的优势,让企业全体员工都能意识到全面预算不仅仅是财务部门或某个部门的职责,还关系到各个部门与员工自身,需要依赖各个部门协调配合,对全面预算的各项指标的构建与调整提供专业建议。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在全面预算编制工作开始前就确定好各个部门及岗位的相关权责,使大家都能清晰的掌握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避免后期部门与各岗位之间的相互推诿,使全面预算推进受到阻碍。与此同时,明晰的职责区分还可以将全面预算的各个环节中的不同部门应承担的责任完整、准确的传达到相应责任体,促进了全面预算工作地合理性与全面性。
(三)规范全面预算编制工作,准确搜集市场信息
施工企業中全面预算是对企业将来一段时间内经营状况与经济效益的预测,并从当前现实情况出发为日常营运做出相应的规划,因此,全面预算工作需要保障编制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与科学性。在编制预算目标前需要对行业市场动态以及宏观经济趋势等因素进行详细的动态分析研究,以此为依据对预算期间的企业发展做出准确的规划。与此同时,还要结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权责,调动发挥出其优势,找准企业定位,使全面预算体系可以经受时间与市场的考验,促使预算执行结果实现预期。
四、结语
全面预算是我国当前施工企业强化内部管控的有力机制,不但可以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可以通过长远规划来防控企业运营风险,使施工企业内外部的利益关系实现最大程度的协调。鉴于此,施工企业应该积极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加入提高企业运作能效工作上来,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有发展活力与动力,创造出丰富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徐迎春.路桥施工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 (09):106-107.
[2]吴涛.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 (03):100-101.
[3]祁新年.建筑施工企业项目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8 (21):38-39.
[4]樊志丽.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新探索[J].四川水泥,2018 (10):1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0758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