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零售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信贷业务收入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信贷风险也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信贷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本文首先介绍了邮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背景、意义,然后分析了邮储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和原因,指出了邮储银行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信贷风险防范和管理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邮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分析
一、邮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背景及意义
(一)邮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背景
信贷业务是现代银行的主要盈利途径,也是银行风险非常集中的一个部分,对于银行来说,信贷风险是管理和经营要应对的主要问题。今年以来,围绕“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目标,邮储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和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优秀的风险防范能力必将成为零售信贷业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做好了对这些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工作,才能避免造成意外的损失。
(二)邮储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意义
加强对信贷风险的管理能有效促进邮储银行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提高竞争力。通过不断完善邮储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工作,准确把握和及时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加强和提高信贷业务工作的合规化和规范化,为邮储银行的长期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邮储银行零售信贷业务风险的来源和原因分析
(一)零售信贷业务风险的来源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是由于借款人由于自身的原因,无力履约。一般来说,一笔正常的还款取决于两个因素,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其中,还款能力是客观因素,还款意愿是主观因素,二者缺一不可。借款人还款能力是一笔借款能按期偿还的客观因素。通过一些量化的指标我们可以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还款意愿一般是指借款人向出借人还款的意念和想法。对于还款意愿的评估不仅仅包括对借款人道德及以往信用记录的考量,还包括违约成本对还款意愿的影响。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可以分为两类,主动的还款意愿和被动的还款意愿。其中,主动的还款意愿取决于借款人的人品和道德,被动的还款意愿取决于借款人的违约成本。
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不够健全造成的。信贷从业人员对信贷管理的水平不高,相关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对各种风险的防御能力比较低,制度执行不到位,没有认真做好信贷对象的调查工作,由此导致出现不良贷款增加的风险。
(二)零售信贷业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社会信用观念相对比较淡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国家在不断地加强个人诚信制度建设,但是信用观念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社会诚信制度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无法相匹配,从而衍生出社会的信用观念淡薄和社会失信的现象。这种社会意识和社会现象直接波及到信贷业务领域。
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一是缺乏对信贷风险的整体把握能力。在风险防范上没有将风险关口前置,积极应对,提前化解风险。二是信贷人员的管理水平不够。虽然很多信贷人员经历了培训考核才上岗,但还是不能全面掌握信贷业务的各种制度和要求。三是无法根据借款人的风险制定差异化的利率。目前银行利率还没有完全地实现市场化,给予借款人的贷款利率基本是相同的,无法对借款人实现差异化的服务,因而在无形中增加了银行出现高风险客户贷款的风险。
三、邮储银行信贷风险防范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邮储银行一直在不断地加强和深化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目前已经有较强的风险防控管理水平,但是还可以强化其中的数据质量管理,在实践中提高风险计量应用。
(一)需要进一步强化信贷分析工具和风险防范技术
从风险防范的方法和手段来看,邮储银行的零售信贷业务风险防范手段还应加强核心系统的定量分析模型工具。除了主要依靠于定性的方法,风险量化管理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内外银行业和金融业的风险防范方法处在全球领先位置,风险防范技术方法大多趋向于进行量化和模型研究,对调查收集的信息进行精准统计,运用合适的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精准的结论,并进行风险判定和控制。邮储银行还需要在目前评估风险的能力水平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风险防范技术,增强更加专业的技术管理能力。
(二)需要进一步了解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和违约风险
在具体的审查审批过程中,通常要求借款人有相应的联保或者抵质押物担保的方式。银行对借款人信用的评定也往往采取定性的判断方法。尽管通过分析贷款申请人的收入水平、抵质押物和偿债能力能因素来评估借款人偿还能力的方法是简单有效的。加之依赖于个人征信系统和银行流水,而大部分的信息核实均以征信报告及银行流水为主,但是由于现在支付宝和微信等电子支付渠道越来越多,导致客户银行走账较之前减少,另外部分人还存在着故意倒账来虚增银行流水的情况,所以银行流水也无法全面反映客户真实经营情况。个人征信报告的内容在目前看来仍不是很全面,无法涵盖借款人的全部信用情况。
四、邮储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的对策建议
只有把好风险防范的各项关口,持之以恒落实信贷风险管控各项工作,才能将信贷管理做出成效。
(一)进一步完善零售信贷业务流程管理,做好全流程风险管理
信贷业务是流程性非常强的工作。全流程风险管理指的是风险管理不仅仅局限于调查阶段,而是体现在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沿着流程模块,每一个环节均对不同的风险进行选择、过滤和管理,最终达到风险可控这一目标。根据这个理念,银行需将信贷业务按照业务流程分解为若干个重要的环节,科学设定各环节的管理内容、管理标准和管理要求。按照有效制衡的原则,把各环节的风险管理职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通过对各节点的精细化管理来实现信贷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目的。包括从严把好客户准入关,从严把好行业准入关,从严进行授信审查审批和适时调整授信策略,从严做好贷后检查关,严防贷款抵押物的风险,强化贷款质量分类管理,制定切实有效的不良清收政策等。
(二)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做好对违约风险的控制工作
良好的信用环境在化解信贷违约风险中作用显著。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信用系统,可以及时了解借款人的基本家庭和财务状况。从而在贷款发放之前,对借款人的真实身份、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进行衡量,有效地规避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帮助银行做好对违约风险的防范。此外,通过与银行共建信用信息数据库,能够让客户了解到银行的授信情况,进一步对客户的信息进行共享。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和共享,银行对客户的信用程度能夠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从而为合理授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完善风险防范内部环境,提升信贷风险防范技术
通过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的内部环境,持续完善合规风险及内控治理机制和管理流程,实现信贷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同时建立大数据授信评价模型,有力提升信贷风险防控水平。
一是建立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信贷人员不断地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在积极营销、扩大贷款总量和覆盖面的基础上,注重控制风险,不断提高资产质量。同时加强合规风险问责力度,按照“实事求是、权责对等、尽职免责、失职必究”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
二是加强信贷风险文化建设和员工队伍素质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带来极强的凝聚力,使企业内部控制得到最有效的执行。因此,要在银行内部深入开展合规文化建设,树立全员内部控制意识,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对于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员工牢固树立合规守法、规范操作的风险管理意识。做好内控管理,推动实现制度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操作规范化。提升合规审查质效,持续做好新产品、新制度等事项的合规审查,完善、优化合规审查要点,提升制度建设合规性和规范性。三是建立风险评价模型。需要构建个人信贷风险评估的定量分析模型,提高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管理能力和防范水平。
参考文献:
[1]徐诚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特征与防范机制探析[J].山西农经,2019(02).
[2]李淑芬.浅议邮储银行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J].中国经贸,2016(02).
[3]赵超.邮储银行扬州市分行零售信贷业务的风险防范研究[J].扬州大学,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027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