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乡村振兴互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慧英

  [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提供了新机遇与新平台,在政策、人才、基础配套设施、环境等方面都为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创造条件,同时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也驱动乡村文化、生态、人才、经济等方面振兴,二者形成良性互动关系。首先分析了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遗产开发的互动内涵,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对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提出的新要求,最后分析了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互动的动力支撑与反推动力。
  [关键词] 乡村文化遗产资源;乡村振兴;开发;互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5. 063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05- 0144- 02
  1      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互动的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文化旅游提供了发展基础和目标导向,而乡村文化旅游体系要素完美切合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1],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主体的驱动—响应机制,形成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旅游耦合系統,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系统运作,如图1所示。
  2      乡村振兴视域下对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提出的新要求
  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作为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核心内容,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与机遇。
  2.1   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政府在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启动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分别扮演开拓者、规范者和协调者角色,发挥政府在规划控制、资源整合、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企业是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关键力量,嵌入企业家精神、树立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的品牌形象、创新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模式,激发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内生动力[2],重视乡村文化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提高旅游者对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的忠诚度;居民是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相关利益主体,增强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社区参与,提高当地居民的参与度。
  2.2   进一步拓展产品开发的功能
  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所产生的综合带动效应直接决定产品开发的综合价值,因此在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产品开发的效应除了考虑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中的就业效应和增收效应、生态功能的空间塑造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应该考虑到经济功能中的产业效应、社会功能中的乡村文化传承和乡风乡俗乡音记忆、生态功能中的美丽乡村人居建设、低碳功能中的节能减排与对环境影响的正负效应。充分发挥乡村文化旅游在乡村振兴中的优势地位,坚持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拓展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所产生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
  2.3   重视理论指导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人地关系理论、产业集聚理论、资源禀赋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理论基础,构建全新的融合地理学、旅游学、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理论体系;综合运用质性研究、数理统计分析、数学建模分析、大数据分析、“3S”技术和空间分析、情景模拟分析、预测与优化调控分析等技术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不断发展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实践。
  3      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与乡村振兴互动系统分析
  3.1   乡村振兴对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动力支撑分析
  3.1.1   完善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环境
  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还要考虑开发环境的要求。一般来说,开发环境包括文化遗产资源的经济环境、生态环境、法律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基于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属性和地域特征,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对其影响更为明显,法律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次之。
  3.1.2   构建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服务体系
  考虑到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服务体系的主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设施设备,因此构建乡村文化遗产资源服务体系应该从两方面入手。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将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纳入乡村振兴干部培训计划,加强对乡镇党政领导发展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的专题培训。通过专题培训、送教上门、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各级人社、农业农村、文化和旅游、扶贫等部门要将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人才培育纳入培训计划,加大对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的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培养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乡村文化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开展乡村旅游文化创客行动,组织引导大学生、文化艺术人才、专业技术人员、青年创业团队等各类“创客”投身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促进人才向乡村流动,改善乡村文化旅游人才结构。
  (2)革新技术嵌入手段
  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服务体系嵌入技术要素更有助于文化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文化遗产资源结构的优化。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服务体系的技术嵌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系统的决策来保障其科学性。首先要确定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主题,其次要明确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的主要服务功能,然后细分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的各服务功能项目从而划定各功能项目所需要的技术范围,最后选择合适的嵌入技术以构建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服务体系。   3.2   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对乡村振兴反推动力分析
  3.2.1   保持乡村文化的原真性
  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对于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①。在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过度商品化的现象层出不穷。为保持乡村文化的原真性,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文化遗产资源的人为加工,避免过度修复和重筑,维持乡村原有的选址、格局、风貌以及人文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全面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尊重乡村居民的生活形态和生活习惯。同时在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中寻求平衡点,协调各方关系,从源头缓和乡村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
  3.2.2   扎实做好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一是政策上将文化考量作为发展规划的先决条件。保证文化单位以及相关第三方机构能够介入乡村发展规划,鼓励和支持一些有条件的传统村落发展旅游项目,协调好传统保护与旅游开发二者的关系,注重发掘和打造特色。二是政策上要保障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乡村建设离不开社会资本的多元投入,但是政策上要设置准入门槛、加强对进入企业的审核,同时运用减免税收、无偿土地供给等,吸引那些懂农村、爱农村的社会资本长期参与乡村建设和乡村文化建设。
  3.2.3   突出乡村旅游文化特色
  在保护的基础上,有效利用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农业文化遺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开发[3]。促进文物资源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支持在文物保护区域因地制宜适度发展服务业和休闲农业,推介文物领域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和精品旅游线路,发挥文物资源对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支持农村地区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优秀农耕文化、传统手工艺、优秀戏曲曲艺等传承发展,创新表现形式,开发一批乡村文化遗产资源。依托乡村旅游创客基地,推动传统工艺品的生产、设计等和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鼓励乡村与专业艺术院团合作,打造特色鲜明、体现地方人文的文化旅游精品。
  主要参考文献
  [1] 银元,李晓琴.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逻辑与路径选择[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5):182-186,193.
  [2]张艳,张勇.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2007(3):509-512.
  [3]吴蒙.用乡土文化提升山村旅游产品的研究——以临安白沙村为例[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421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