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围绕这一战略部署,本文分析了成渝地区现有发展基础,梳理了协同发展壁垒、区域中小城市发展难题、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现实问题并从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比较优势、统筹推动生产要素流动聚集、打通资源屏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五个方面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的背景与基础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1]。这是成渝地区继2011年“成渝经济区”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之后战略定位的又一次升级,是继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后,国家区域发展又一个重要的增长极,对成渝地区而言也是其区域整体上升发展的一个重大标志。
  成渝地区位处中国西部内陆,对内能沟通西南西北推动长江经济带互动,对外能连接欧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此外该区域自然禀赋优良,交通体系较为健全,经济基础和经济实力在西部地区皆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在中心城市成都和重庆的辐射带动下,区域内产生了大量互动频繁、联系紧密的中小城镇,其小城镇密度约为全国平均城镇密度的5倍,为西部地区平均城镇密度的9倍[2]。在高城镇活力的基础上,川渝地区人力资源总量较大,独特的历史背景使区域内人民具有深厚的、相似的文化基础和认知,因此长期具有区域合作共享的传统。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1.区域利益共担与协同发展问题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前身是成渝城市群,此前常被与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相比较。但这三个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行政隶属较为单纯,大多属于同一个城市(如北京、上海)或者同一个省(如广东)[3],如此才能较好地统筹协调,实现区域利益共担。
  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虽然有天然的巴蜀文化基础作支撑,但自重庆成为直辖市后成渝地区已产生了微妙的竞争关系,普通劳动要素的流通看似无障碍,但一旦涉及高端资源的利益分配就很难形成有效的共享。行政壁垒使得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现象严重,产业的分工、空间布局、信息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调配尚缺少一个统一有力的顶层协调机构,因此对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4]。
  2.区域内中小城市发展不平衡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内,城区人口百万以上的大城市数量不多,成都和重庆作为中心城市,在整个城市群的GDP中比重过大[5]。2018年末四川与重庆的GDP总量超过6.1万亿,但其中成都和重庆即占3.6万亿;在四川省4万亿的GDP总量中,成都和绵阳的贡献分别名列第一、二位,但其中成都约占1.5万亿元,绵阳仅为2 300亿元,即成都GDP是同省第二名的六倍多,更远超省内其他
  城市。
  客观来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城市发展程度与发达地区城市群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建设双城经济圈不是圈内双城两家独大,而是强化成渝两个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将其强大的资源优势转为辐射和带动能力,使中小城市在整个经济圈发展中更多地分担中心城市职能,发掘中小城市潜力,通过产业转型和经济提升增加公共服務配给和人口聚集。如何进一步挖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更多中小城市的潜力,带动区域整体发展将是未来面临的又一挑战。
  3.区域内公共服务均等化尚需提升
  区域内各城市发展除了经济差别较为显著,公共服务资源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而公共服务与民生直接相关,对吸引优质人力资源常具有决定性作用。以成都市为例,成都的医疗公共服务资源在全球领先,每千人床位数不仅高于全省均数,更超过了全国和全球的床位均数。同时,每千人医师数同样远远领先于全省、全国和全球均数。但这些优质的医疗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市中心不到500平方千米的土地上,这个区域虽然公共服务资源优质,但也承载了超高的人口,其人口密度最大达到同城其他区域的10倍,但土地面积却不足全市面积的二十分之一[6]。可见公共服务资源在成都一市的各个区(市)县之间尚没有形成有效的均等化,从整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角度,实现区域内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进一步平衡人口和区域经济发展更是任重道远。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创新发展的策略
  1.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7],从顶层设计健全协同工作机制,促进成本共担利益共享。要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需要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8]。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离不开川渝两省市政府的规划、组织、领导、实施和协调,因此必须从决策、协调、执行等多个维度落实两省市的协同工作机制。应由常设机构有效协调区域内的跨省市工作任务和相关利益,使区域内工作推进时,有问题找得到负责机构,相关机构做得了有效决策,决策及反馈时间不超过规定工作日。如此才能加强对成渝两地发展的统筹协调,引导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立产业集群和链条上的关联配套,减少相互间产业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提升城市群产业体系核心竞争力,从而使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从宏观上更有效率地实现资源配置和整体发展[9-10]。
  2.既要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也要尊重规律,发挥比较优势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较以往的提法更加突出“成渝双城”的中心城市作用,即需要尊重成渝地区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接受成渝双城和区域内其他城市之间存在现实差距的基础上,将中心城市基础打牢才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辐射带动的基础依然是尊重区域内各个城市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发挥比较优势,实现有效分工。例如从全域着眼,合理设置各层级城市的功能定位,首先实现更细化的分工,其次通过大城市、中心城市增加城市间合作黏性,打破障碍,带动中小城市合作发展。   成德眉资同城化就是中心城市带动中小型城市发展的典型战略。双城经济圈中的成渝双城,在各自的区域内实力都很明显,但成渝二者比较,副省级城市和直辖市之间客观存在差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需要成都能够带动部分资源、产业、居民等内在要素联系紧密的城市超越以往的一体化模式共同发展。德阳、资阳、眉山与成都之间具有天然地缘优势和资源联通基础,携手共建同城化蓝图,未来必然带来区域整体利好。
  发挥比较优势就是要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化竞争为有效合作。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进行有效的产业分工可使成渝两地以及其他城市之间互补发展。例如重庆毗邻长江,其航运中心的特色成都就无法替代,但成都依然可以通過双流、简阳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重庆在城市形象建设中,山城特点和高层建筑已然形成特色,而成都则可致力于川西文化和旅游文创中心的建设。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提升,将为其带动周边城镇发展提供基础条件[11],之后周边城镇才有条件逐渐分担部分中心城市功能,实现人口和产业的转移和优化。
  3.以共建平台推动统筹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平台共建可以作为载体帮助推动区域统筹发展,从而凝聚多方力量促进城市的联通,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实现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共建平台一方面是对内而言,通过全域产业分工布局和中心城市强大的综合资源,构建中心平台或市场,帮助周边城镇相关产业拓展渠道,资源在中心平台的叠加更可能迸发出新的机会,小城镇和中心城市联系更加紧密,中心城市释放更多能量;另一方面是对外,中心城市并非万能,对外承接产业需要更多有基础的中小城镇支撑,由外而内吸引资源和分配资源,亦能使城市群整体提升。共建平台的类型可以包括各类产业园、科技园区在内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交通运输平台、应急管理平台、绿色生态平台、对外开放平台、信用管理平台,城际金融平台等。每一个平台的建设都不仅惠及一两个城市,因此平台的建设需要多方共建,其过程即可增强区域内城市的合作与磨合,便于城市联通利益共享。
  4.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打通资源屏障,实现资源互通
  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首先要加强交通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打得牢,区域内其他城市因资源受限而发展受限的无形壁垒才能解除,各类资源互联互通区域才能从整体上得到发展。以信息资源为例,数据和信息是新时期城市发展重要的资源。当前5G、网络安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都成为另一类推动区域实现高速发展必不可少的信息基础设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要想实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12],除了关注物质资源的流通,更要高度重视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打通信息资源屏障,实现区域大数据互通,要注重数据及信息服务平台的改造、推广和共建。例如通过区域内共建大数据共享的云计算服务平台推动经济圈内城市间信息服务更加便利;通过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和开放数据接口实现社会数据交换、整合,帮助区域内创新企业能够更为有效地协同利用大数据实现产业转型。在双城经济圈内信息基础设施共建的过程中,信息安全工作应作为基础和保障先谋先行。
  5.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各个城市对劳动人口的争夺将日益激烈。虽然川渝地区是传统的人口大省,但同时也都属于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市,因此吸引劳动人口,特别是25—49岁的核心劳动人口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和创业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但核心劳动人口为何不选择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而要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何不集中在成渝中心城市,而要进入经济圈内其他中小城镇,良好的创业软硬环境和优质的公共服务可能成为吸引核心劳动人口的重要指标。当前应通过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区域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核心劳动人口因年龄特点,对教育资源关注度较高,优质教育资源在哪里,最精英的劳动人口就将被吸引到哪里。其次老龄化背景使得养老和医疗资源也成为公共服务资源的关注焦点。打破城市间界线,分层次、有重点地统筹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才能实现以点带面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进程[13]。
  参考文献:
  [1]杨英杰.区域协调 优势互补[N].成都日报,2020-01-07.
  [2]刘晓鹰.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四川小城镇发展[J].四川省情,2008(5).
  [3]何宜庆,吕弦.我国东中部地区城市群金融集聚辐射分析[J].生态经济,2015,31(5).
  [4]徐今瑾.西三角经济区商贸业协同发展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5]李浩.城市化推动城市群兴起[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4(1).
  [6]汪灏,李友民,李月,等.新型城镇化视野下:成都市人口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
  [7]齐东向,韩秉志,李万祥.把最大制度优势转变为最强治理效能[N].经济日报,2020-01-08.
  [8]蔡恩泽.“双城记”塑造第四增长极[N].中国审计报,2020-01-13.
  [9]殷贤华.共建成渝城市群 探索科学发展的西部城镇化道路[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4,15(1).
  [10]袁业飞.警惕有名无实的“拉郎配”——聚焦城市群热潮[J].中华建设,2013(8).
  [11]王家斌,李茜.新型城镇化视阈下产城融合发展战略探究[J].江南论坛,2016(8).
  [12]吴刚,曾立,等.深受鼓舞 倍感振奋 奋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N].重庆日报,2020-01-04.
  [13]齐讴歌,赵勇.城市群功能分工的时序演变与区域差异[J].财经科学,2014(7).
  作者简介:李 月(1984—),女,湖北钟祥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公共服务与公共政策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074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