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基于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也融合了企业管理模式,从而使本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更为完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中尚且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主要问题是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须待提升,财务预算管理模式相对落后,财务管理系统须待完善,本文将在简述这三种问题的基础上分层浅谈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在信息时代,传统内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发展要求,其弊端极为显著,工作效率明显较为低下,与精细化预算标准要求不符。对此,必须全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努力创新预算管理方法,健全财务管理系统。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理论分析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力度,健全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和本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从整体结构来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代表了本单位管理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组成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在市场环境中赢得持续发展之地[1]。其次,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在内控工作中的作用已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必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本单位管理质量,保证本组织在资本市场运行的有效性,避免行政事业单位因管理不当而陷入财务危机。再次,内控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正常运转当代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与组织结构,充分保证本单位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进而能够进行正确、可靠的经济核算,更加有效的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方针政策,从而全面提高本单位管理水平。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控问题概述
从微观视角来讲,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工作现存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财务内控管理模式相对落后。虽然各事业单位已顺应市场经济背景,对传统财务内控管理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创新与改善,可是,从总体上看,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模式还相对落后,未曾合理规划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严重影响财务预算工作效率。
第二,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须待提升。受传统工作模式的影响,部分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不正确,认为本单位内控管理工作只是简单地统计数据,未认知当代内控管理的重要意义,在具体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不能熟练运用信息设备进行财务预算,很难确保预算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财务管理系统须待完善。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偏远地区的事业单位内部软硬件技术均较为落后,这样很难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无法为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提供技术保障[2]。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财务内控管理模式
全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须围绕本单位的工作特点与管理要求制定明确的内控目标,不断创新财务内控管理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控制目标必须合理、恰当,这样方能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指明方向,全面提高内控效果,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要根据标准要求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加强本单位内部控制力度,同时,促进预算管理工作和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机融合,对整个财务预算管理流程进行合理划分,可以将其分为事前初步预算、事中控制预算和事后监督預算,并严格审核预算结果的精确度[3]。其次,要全面掌控本单位财政资金的收支状况,正视预算管理工作的缺陷,对收支登记信息实施系统化、全程化与管理,准确了解财政资金的动向。再与此同时,应注重加强财务内控力度,做好财务会计报表合并工作,构建统一化财务管理体系,对事业单位各部门进行有效管理,努力确保本单位能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得以顺利运营,避免事业单位陷入资金危机。再次,需要注意的是,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合理分配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本单位各部门的正常运转,充分保证单位财务会计合并报表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进而能够进行正确、可靠的全面预算,更加有效的落实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方针政策,从而全面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实现精细化预算管理目标,行政事业单位应注意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第一,对各盘点预算管理相关费用以及不同科目支出费用进行统计预算,促进关联性会计费用科目与支出费用核算管理系统的有机融合,根据每项支出状况设置可行的定额标准,同时按照标准要求做好编制预算工作。
第二,做好信息系统内部支出定额标准参数的自动设置工作,简而言之,当预算管理工作人员输入参数之后,预算管理系统会自动计算出各项支出费用,并生成清单。同时,在预算审核过程中,须细化各项支出内容,全方位监管每一笔资金的动向。
第三,充分借助信息网络技术组建预算执行子系统和财会信息反馈子系统,确保这两种子系统的兼容性,这样能够及时了解预算工作的执行状况。
第四,明确预算管理责任制度,将职责落实到个人,对预算管理工作流程和预算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避免出现暗箱操作和以权谋私问题,从而充分确保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质量。
(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只有全面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引导他们转变传统思想观念,认真学习财务预算管理、内控管理、会计管理和统计学等专业知识,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设备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方能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奠定优质人力资源。因而,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做好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与道德修养。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做好财务管理人员的招聘工作,在具体招聘过程中,应注意对应聘人员的财务素养、职业技能和信息操作能力进行更为全面考核,尽量聘用高素质工作人员。此外,在新职员入职后,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实际需求,组织他们参加入职培训活动,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就职。 (三)健全财务管理系统
从整体结构来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系统,必须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拓展财务会计职能,努力推进财务内控管理信息化,运用网络通讯信息技术对本单位财务预算管理资源进行处理加工,方便行政事业单位在运营和内部控制活动中对本单位的发展前景和运营活动予以预测,获取全面的信息资源。其次,应重视促进财务与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融合,以此实现信息共享,使信息具有传输速度快,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制定更完善的管理方案,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再次,需要注意的是,软硬件设施是完善财务管理系统以及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技术保障。此外,财务内控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管理会计理论知识,伴随相关的软硬件设施。行政事业单位还应该加大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研发中投入力度,使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内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从而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能在信息系统的管理平台得到及时的分析和处理。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建立会计集中核算运行平台。目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为会计集中核算提供了运行平台。虽然当前有不少事业单位以此为经验,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了信息化系统,但从夯实会计集中核算角度看,还应重点做好信息化系统处理工作,组建会计集中核算信息化系统平台,使财务预算管理程序能够自动转化成信息化系统的参数,并将预算编程固化在系统之中。
四、結束语
综上所述,全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建设,提升财务管理效果,事业单位应根据标准要求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促进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和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机融合,全面掌控本单位财政资金的收支状况,准确了解财政资金的动向,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做好内部预算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与道德修养。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应注重推进财务内控管理信息化,不断优化内部财务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范艳婷.提高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措施及思路[J].财会学习,2017 (9):175+177.
[2]张英.浅析新形势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中国市场,2017 (18):126-127.
[3]吴秀睿.探讨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 (24):191-1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115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