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思路及创新设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崔星华
【摘 要】生态环境监控系统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系统支撑。生态环境监控系统可以对一些污染防治问题进行有效监测,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指导,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大脑”。随着生态形势的日益严峻,对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控系统,才能发挥其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作用。
【Abstract】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work, and also an important system suppor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can effectively monitor some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blems,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is the "brai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ecological situati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are higher and higher. Therefore, only by continuously innovating and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can i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關键词】生态环境;监控系统;设计;创新
【Keywords】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3-0108-02
1 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
1.1 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
在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方面,首先,需要深刻贯彻十九大提出的生态文明指导思想,按照抓好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的设计要求,将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通过监控系统的科学部署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其次,基于对生态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思想的要求,还需要提升其生态环境信息采集能力,做好对生态信息的分析利用,在科学整合之下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监管;最后,生态环境监控系统设计还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先进的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让生态环境监控系统发挥监管性作用,同时,也发挥出可预见性作用,对一些污染问题及时发现,从而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1.2 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原则
对于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来说,需要对常规监控系统资源整合不到位、部门集成性不高的问题进行改善,具体来讲需要坚持四个八字方针: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布局。以地区生态环保问题作为监控系统建设引导,从而统一对系统建设布局进行规划。同时,根据具体生态污染问题的严重性,科学地进行建设布局,从而实现对全地区重点污染源的全覆盖。
第二,坚持统一平台数据共享。应该做到生态环保数据的各级管理和共享,包括省、市、县等单位的数据共享,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监控系统数据采集过程中的一次采集、多处使用,提高生态数据利用效率。同时,还需要保证系统监控和监管执法做到有效联动,实现在监控系统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监管执法部门能够精准处理,对环境污染异常问题进行快速捕捉和有效反应。
第三,坚持依据需求聚焦实效。要根据生态环境的具体环保需求,注重发挥实效性作用,做到建之能用并且建之有效,通过标准化建设和专项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的作用。
第四,坚持明晰事权分级建设。按照各方的权利和责任,将省级和地方的系统建设责任和作用进行充分划分,然后逐级落实,实现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的科学建设[1]。
1.3 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目标
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包括众多的生态目标需要完成。首先,应该对地区内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进行完善,具体建设上应该以常规空气监测为基础,建设具有深度分析能力的空气监测系统。空气监测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空气质量精细化预警预报能力提升至10天;二是将预报准确率提升至80%以上,为生态环境空气监测提供重要依据。其次,构建全方位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尽可能地建设一批地面观测站点,加强对生物的监测能力。同时,对一些农村地区,应该加强监测点位的建设,实现对相关地区的动态和实时监测。最后,在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方面,还要全面提升全省环境监测实验室能力标准化的建设水平,发挥出环境监测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设计目标需要结合地方的生态环境特点,基于土壤、环境以及水生生物等方面,打造各具特色并且有着相互补充作用的监测格局。 2 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的创新设想
2.1 提升无人机监测能力
首先,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的创新,需要加大对无人机的使用力度,将无人机的生态监测作用充分发挥。可以依托省、市、县三级环境监察执法部门,开展无人机监测执法的标准化建设,将无人机投入生态红线管控、应急监测以及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等多个方面。通过无人机监测能力提升来提高整体的生态环境监测能力[2]。无人机可以帮助生态红线管控实现精细化监测,让红线管控能力得到全方位升级。在应急监测的使用上,地区环境监测中心和应急中心都需要配置相应的无人机,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反应更加迅速,提高环境应急处理能力。其次,加强无人机生态环境监测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不仅要对无人机进行综合化管理,还要坚持规范化监测和智能化服务的原则,充分发挥无人机的环境监测作用。总之,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的创新,可以加大成本投入,提高应用无人机的能力,对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监测。
2.2 完善污染源监控网络
对于生态环境监控系统来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对区域内的污染源进行监控,因此,需要对污染源监控网络进行完善,针对各种污染源进行全面网络布局式监控,提高整体监控能力。
首先,应该对噪声监测网络进行完善。噪声作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对于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所以应该充分利用环境监测功能,依据城区划分及交通规划的具体情况,对噪声进行精准定位,包括交通噪声和建筑噪声,对监测点进行调整优化,从而形成布局合理并且功能完善的声环境监控网络。在完善的过程中,应该逐步采用自动监测技术,实现噪声监控网络的自动化监测,对一些建筑施工场地和大型机场等一些重要噪声地点进行自动监测,配合开展相应的减噪行动,实现对噪声污染的有效应对。
其次,应该对区域内排污单位在线监控网络和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完善。对一些地区内的重点排污单位通过安装自动监控设施,提高监控数据质量控制和分析的能力。通过对质量控制体系的完善,可以提高监控数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提高污染源的现代监管水平。在具体措施上,应该对排污单位的运行日志、工作状态以及参数信息进行实时动态的收集监测,让监控系统的联网能力、存储能力、计算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得到充分提升,从而提升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的数据有效性,为针对污染源的精准执法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3]。
最后,应该对视频监控网络进行完善。需要建设多业务兼容并且可以平滑扩展的视频监控系统,对一些排污单位的总排口和监控仪等进行视频联网监控,同时,还可以将这些实时生态视频和相关的环保标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视频监控网络的动态报警功能,这也是生態环境监控系统创新的重要内容。
2.3 构建空间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控系统
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的创新,要突出监控系统的全面性特征,即构建出空间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控系统,实现天空地的同时监测。首先,为了适应日益复杂的空间监测需求,需要构建生态遥感监测系统,通过卫星数量的增加扩大卫星遥感数据来源,提升对生态数据的标准化和自动化处理能力。从原有的人工翻译模式,创新为遥感生态自动作业,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相应的生态破坏行为。其次,还要结合地区环境需求,拓展自身的监测业务领域,加大对区域空气分布动态监测和沙尘天气预警的应用,从而满足空间生态需求。再次,需要提高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毒性的监测能力,为了保证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需求,保证地区内的生物多样性,需要建立相关的监测实验室,重点加强对分子生物学和毒性的监测分析能力,保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最后,还需要加强对农村的环境监测,包括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生活污水处理水质以及土壤环境质量等,从而有效改善农村的环境质量[4]。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生态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需要加强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完善,坚持完善监控资源利用和加强部门协调的原则,提升无人机监测能力、完善污染源监控网络以及构建和完善空间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控系统,实现对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的不断创新,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彦红.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系统验收实例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5(5):74-75.
【2】刘彦红.浅析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系统第三方软件测试实例[J].江苏科技信息,2015(9):28-29.
【3】易双全,刘旸,陈枫,等.小生境环境监控系统设计[J].信息通信,2019,194(2):85-87.
【4】王晓晶,赵银花,宋柏林,等.基于STM32生产环境监控系统[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5(1):67-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619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