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制造业对中国发展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从历史维度看制造业不仅在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的过程中所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而且在当代仍然是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发动机。本文通过回顾中国近代以来制造业与经济发展的历程,剖析不同阶段下制造业与经济内在发展特点,从而对当前制造业存在的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等问题进行思考总结,继而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制造业;经济;工业化;中国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制造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性保障,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有力体现。制造业不仅是经济与社会的核心,更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自工业革命以来,各大世界强国的崛起无不依赖于其发达的制造业体系;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通过工业化脱离贫困、走上国家繁荣之路的经验,更是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核心地位做出了有力证明。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回顾中国制造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历程,总结我国制造业当前存在的缺陷,探究中国进一步工业化的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
  1改革开放前中国制造业的奠基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着丰饶的物产和璀璨的文化,更是诞生了众多先进的发明与深邃的思想。然而近代以来,面对列强坚船利炮的入侵,以小农经济为主的中国无论在军事装备还是经济实力上都远远落后于工业化的强国,即使经过了长期且艰苦的反侵略斗争,仍免不了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因此华夏的有识之士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从晚清的洋务派开始,一代代实干家们探索着适合于中国的工业化之路,以机械化生产为特点的现代制造业在民族危机中诞生,从军工产业到民生产业,开始了漫长的发展进程。
  传统上“重农抑商”的政策体系从晚清开始逐步被废除,民间设厂的限制被放开;到了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先后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族工业的政策和措施,尤其是南京国民政府从成立到抗战全面爆发前,一共出台了超过200项的商业法规用以维护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工业抓住了这个历史机遇,中国制造产业得以初步发展起来,从1927到1937年国民经济增速超过了8.4%,1936年国家工业化水平超过了1920年整整一倍,工业总资本更是翻了5倍。然而由于常年的内战以及外敌入侵,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一再被打断,制造业发展所必须的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难以维持,鼓励制造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效果十分有限。
  截止1949年解放前,中国不仅工业基础仍然非常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也仍旧维持着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程度极为低下。工农产业结构中农业净产值比重达到了84.5%,而工业仅为15.5%。在这一背景下,新政权于1953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对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做出合理规划,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制定了明确方向。通过完成“一五计划”,尤其是其中作为主体的“156项工程”建设的完成,不仅在技术、制度、经验、人才等几个方面为中国后续工业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更是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大规模工业化的道路。從建国初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工业化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全国资本存量出现快速增长,完成了工业化的原始积累:按不变价格计算,1952-1978年问,国有工业资本存量增长了22.3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2.9%;全国资本存量增长了15.1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1.3%;国有工业资本存量占全国资本存量比例从1952年的37.4%上升到1978年的54.1%,而在全国总资本存量当中,国有工业资本存量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一半。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大国,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以及此后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2改革开放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政策,中国开始实施转型工业化战略,从国家工业化转变为混合工业化,制造业逐步向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开放,经济活力得以释放。工业总产值当中国有工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77.6%降到了1991年的56.2%,1998年进一步降至28.2%,而非国有非集体的工业比重从0开始增长到1991年的10.8%,到了1998年更是超过了国有工业,占到工业总产值的33.4%。与此同时,在沿海地区通过建立经济特区,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在本国直接投资(FDI),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从1992年的2.3%增加到1994年的6.0%,并且充分利用了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后发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比重从1980年的49.7%提高至1991年的77.5%。
  伴随着工业化战略的转型,工业以及整体国民经济都开始以全新的态势快速发展。以现价美元计算,中国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713亿增加到1998年的4712亿美元,20年问翻了6倍多,而且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始终超过40%;与此同时,中国货物出口额占世界比重从1992年的2.2%提高到2001年的4.3%,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现价美元)占世界比重也从1991年的2.6%提高到了2001年的7.6%,跃居世界第五位。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再度加快。以2001年中国加入WTO为起点,中国工业及经济发展更深入与世界经济融合。以出口额为例,2001年中国出口总额达到2660亿美元,其中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达到2397亿美元,占总额比重达到90%;十年后出口总额达到了18983亿美元,规模扩大了7.13倍,其中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达到17978亿美元,比十年前扩大了7.50倍。截至2019年,中国出口总额已经达到了17.23万亿元,比去年增长5%,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4.63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4%;机械设备2.87万亿元,增长1.4%,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3.31万亿元,增长6.1%。   面对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走出了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通过将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中国在新世纪实现飞越式发展,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制造业增加值(现价美元)从2004年的6252亿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40027亿美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04年的8.62%提高至2018年的28.25%,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在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中国GDP也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标志着中国通过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繁荣已经获得了巨大成就。
  3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建议
  中国虽名义上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中国制造业与工业发达国家之间最大的差距是整体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创新为主体的中国制造业创新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企业尚未依靠技术创新形成竞争优势,直接导致中国工业竞争力薄弱,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困难,以及从原创技术进步中获得过多创新利益困难。
  中国制造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发展,首当其冲的就是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弥补技术短板。从企业到高校科研机构都应当加强基础技术和前沿应用的研发,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培养原始创新以及模仿创新能力。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制造企业孵化器等方式,辅助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此外,也应充分利用中国作为互联网大国的优势,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企业柔性生产,以第三次及第四次工业革命为契机,加快中国关键产业和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实现新兴制造领域的弯道超车。
  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问题,多数都与相关人才的缺乏密切相关,其中既包括具有创新能力的研发人员,也包括兼具理论知识和生产技能的蓝领精英。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主要依靠人口紅利的低成本优势,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产业增长。但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填补研发人员和蓝领精英的缺口急不容缓,为此需要建立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以确保制造业人才的数量及结构与企业需求相匹配。国家应该在加大对制造业科研人员培养的同时,鼓励企业与高校及研究机构合作,构建“产学研用”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实现生产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并及时调整学科与课程体系的设置,避免课堂内容与企业生产脱节导致的教育资源浪费。
  企业家精神作为一项关键性生产要素,对于包括制造业在内的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尤其是在人口红利逐渐消逝的当代,更需要创新性企业家精神的发挥,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建立并健全法治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降低企业承担的税收及非税收负担,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实现企业家精神和才能的充分发挥,是中国制造业继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此外还应该警惕部分地区去工业化的倾向,防止出现类似印度和印尼等发展中国家早熟去工业化现象。产业政策应当更加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应采取有利于制造业技术进步及创新应用的税收政策,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促使资本流入以制造业为标志的实体领域而非以房地产、金融为代表的虚拟产业,为制造业提供适宜发展的优质营商环境。而且不仅要继续发展东部地区的制造产业,更应注重中西部欠发达省份的工业化。在加大对中西部政府投资的同时,也要鼓励并引导私人投资流入中西部省份的制造业,以此带动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私人投资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活跃,优化各项要素的配置以促进经济效率的提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3428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