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茧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梅俊
2011年,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对100家销售额在2000万元以内的微型企业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有资金需求的企业能够顺利获得银行授信支持。
无法从银行体系获得资金的小微企业,只能通过民间借贷的途径解决燃眉之急。广发银行数据显示,到2011年6月,一般社会主体贷款利率已接近30%。笔者从江苏了解到,2011年以来银行的资金经过担保公司再流到企业的时候,贷款利率已经扩大到基准利率的近5倍,也就是约35%。
利率双轨下的受害者
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王庆认为,纵观几十年来规律,宏观调控收紧,中小企业往往受的伤害最大。广发银行行长利明献指出,学界普遍认为,利率体系的缺陷导致了金融脱媒,存款加速流出银行体系,通过委托贷款、信托、民间借贷还有理财的渠道,寻找更多的市场回报。
2011年5月,一周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曾接近6%,但同期的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不到3%。2011年二季度到三季度,6个月期票据转贴利率曾从接近5%的水平升至9%左右,波动较大,但6个月至1年期贷款利率和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升幅度均不超过0.5个百分点。此时,温州式金融危机的苗头开始暴露。
目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3.5%,虽然CPI在2011年11月份同比上涨4.2%,创下年度新低,但仍无法改变负利率的状态。中国目前的利率体系正处于“贷款管下限、存款管上限”的阶段,受管制的存贷款利率和市场化的回购利率形成了利率双轨制。
“银行只需要决定规模,不需要决定资金价格,自然而然会偏向于满足中大型企业的资金需求,而不是通过调整利率满足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王庆近日表示。
而在2010年以前,一周期Shibor以及3个月的定存利率之间相差并不大;6个月期票据转贴利率和6个月至1年期贷款利率、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差值也都基本保持在固定范围。
2010年以后,随着通胀压力陡增,存贷款利率受到了控制,上述两项差值出现了剧烈波动。这导致了一系列的扭曲现象,而小微企业更是成了双轨制利率下高利贷倾销对象。
解除贷款限额控制
负利率正让大银行走进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负利率下存款流失,存贷比高涨,大银行不敢放贷,高息揽存下融资成本上升,使得大银行对不能承担高融资成本的小微企业更不屑一顾。这让经济体的末梢很受伤。
统计数据显示,16家上市银行第三季度存款增量只有674.17亿元,几乎处于零增长的状态。存款的流失导致了银行贷存比走高。
从各家银行公布的三季度业绩报告来看,上市银行贷存比处于较高水平。银河证券报告指出,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的贷存比分别为79.3%、76.2%和75.5%,已经超出75%的监管红线;另外,中信银行为74%,兴业银行为74.6%,也处于“走钢丝”状态。
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告诉笔者,2011年11月外汇占款可能会继续走低。央行12月份下调存准率被市场普遍认为是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减少对流动性产生的影响。“如果不降准的话,2012年年初银行很可能无钱可放。”分析师指出。
央行12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622亿元,较10月下降4.19%;11月M2同比增长12.7%,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已连续5个月下降。
银监会在2011年10月底对《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行了详细的补充说明,鼓励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融资。据公开统计,11月底,已有10家银行推出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计划,总额已超1600亿元。
“但从目前的状况看,大银行实际上在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上仍在观望,它没有动力去做好小企业这一块,以后小企业融资将更多依赖中小银行。”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告诉笔者。
中小银行的确在服务小微企业上相当卖力。一家东北的城商行相关人士告诉笔者,他们的贷款团队都是骑车挨家挨户地收集小微企业的信息。但遗憾的是受到贷款额度的限制,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东北一家城商行的小额信贷职员告诉笔者,即使他们给一些小微企业贷款的利率为16%,比民间借贷利率低很多,但很多企业仍然无法从该行获得资金,因为央行给该行的信贷额度太少。
“银行的调控有行政监管手段,还有传统的货币手段,像我们这种以服务小企业为主的银行居然受到了这么严厉的贷款限额管理,其实是不需要的。”包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11月份在公开场合表示,包商银行的贷存比只有40%多,但是贷款额度只有60亿元。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在11月份发出了“休止贷款限额控制”的呼声。他认为,贷款限额控制否定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造成货币政策僵化,缺乏灵活性,没有回旋的余地。
利率市场化、信息对称化
杨再平认为,中国货币调控的“工具箱”其实工具繁多,一些更加市场化的指标已经够用。比如将在2012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提高资本充足率、杠杆率、流动性和贷款损失准备等新指标。
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方法上,除了杨再平提出的休止信贷额度控制以外,利率市场化也是讨论的焦点。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10年12月曾表示,要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有规划、有步骤、坚定不移地推动利率市场化。
到了2011年三季度,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在《中国金融》发表名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现状与政策思考》的课题报告。该报告提出通过合并贷款利率档次,逐步放松对贷款利率的管制,此乃央行官员首次触及到利率市场化的操作层面。
“如果能走到利率市场化这一步的话,对小微企业的利好可能是决定性的。”上述银行业分析师表示。不过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滨告诉笔者,短期内比较难看到实现利率市场化。
信息不对称也是制约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朱海斌希望能够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征信系统,让银行能够准确把握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
从短期而言,上述银行业分析师认为,能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是银监会10月底《通知》的补充说明中的一些措施。包括鼓励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对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贷款容忍度不设定同一标准以及严格限制银行对小微企业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
值得注意的是,补充说明指出,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所对应的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在计算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调整后存贷比”时,可在分子项中予以扣除。与此同时,小微企业贷款在内部评级法下比照零售贷款适用优惠的资本监管要求。
上述银行业分析师认为,在计算存贷比时的“优惠”相当于让商业银行有了更多的贷款额度。除此之外,在12月或有将近1万亿的财政存款回流,将利好小微企业。“2011年的财政存款是可以预期的,一旦发生,将能极大程度改善银行存贷比的压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61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