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吉喆 丁吉林 李农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得益于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得益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
  中国模式,已经为世界关注。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如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有攻坚克难的决心,更需要有极大的智慧。
  作为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重大问题,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组织拟订综合性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参与研究和衔接国家发改委系统内各司局及国家其它有关方面拟订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协调推进专项经济体制改革;指导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和改革试验区工作;协调解决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重大问题的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孔泾源,不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很多政策的制定者之一。
  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孔泾源司长。
  
  《财经界》:“十二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面临怎样的形势?如何理解“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孔泾源:“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更趋复杂。无论以历史的眼光还是从近中期看,改革对于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新变化,对于落实“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要求新部署,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适应加快迈向全面小康的新形势,必须加快改革。从人均GDP、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率、就业结构等各项经济指标看,我国正加快实现从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转变。在这一阶段,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大幅增长,高端消费规模迅速增加,亟需进―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公共服务体制创新,加快开放高端产业与服务业,迅速提升供给能力,及时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平衡发展。
  第二,适应内需集约型发展的新要求,必须加快改革。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囿于发展阶段和经济水平,我们采取的基本上是粗放型的外延增长模式,重点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数量和规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采取了非均衡发展战略,从沿海地区到内地逐步扩大对外开放,依靠税收优惠等政策和生产要素成本低的优势吸引外资,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为我国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但不可否认,这种发展方式,总体而言是延续了过去那种高投入、高排放、低效益的发展路子,导致资源能源不可支撑,生态环境难以承载。尤其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粗放型增长模式更加难以为继,迫切需要我们推进资源性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科技等体制改革,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消耗及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由外需粗放型增长向内需集约型发展、内外部经济平衡发展转变。
  第三,适应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新趋势,必须加快改革。当前,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7.5%,并且还在以每年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增长。按此速度,预计到“十二五”末期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将超过50%,达到52%左右。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后,中国将首次总体上进入城市社会,由此将会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的重要变化。适应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和创新,包括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加强和改善公共服务提供,进一步调整所有制结构,等等。
  第四,适应我国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面临的新课题,必须加快改革。根据世界银行的有关统计口径,人均国民收入936-11455美元为中等收入国家,其中936-3705美元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3706-11455美元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1145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按此口径,新世纪初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200美元左右,我国已成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从国际经验看,从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成为高收入国家,将面对许多全新的难题,应对得当,就能顺利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应对不当,就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如何避免陷^这个困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项重要任务。为此,必须加快解决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居民收入的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就需要在一系列领域加快改革攻坚步伐。
  第五,适应我国国际地位提升的新格局,必须加快改革。2010年,我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坚持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但也必须看到,我国的国际责任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主要有:一是世界经济平衡责任。这就要求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内需发展战略,实现内外部经济的平衡发展,处理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无论是对外贸易,还是对外投资,都要考虑国际环境和其对所在国的影响。甚至在制定国内经济政策时,也需要考虑国际效应。二是绿色经济发展责任。我国经济总量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左右,但二氧化碳排放已与美国相仿,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很大。我们既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又要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型,负起绿色经济发展的责任。三是科技创新引领责任。如果不在自主创新上有新建树的话,我国长远的经济发展必将受到影响,“由大而强”的路既走不好,也走不远。四是国际安全维护责任。要采取积极措施,保障我国的产业、金融乃至整体国民经济安全,在维护世界和平的过程中拓展有利的发展空间。要承担或履行这些责任,都离不开体制机制或制度创新。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鲜明地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快改革攻坚步伐。
  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完善,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缓慢的主要原因。早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就明确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尽管转变发展方式(增长方式)已经提出多年,但进展比较缓慢。之所以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源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健全。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但是各方面的改革任务并没有完成,改革攻坚仍处于关键时期。
  总之,不加快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就不可能真正形成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基础、

利益导向和政策体系,就不可能恸口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各方面的自觉行动,就不可能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提出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所在。
  
  《财经界》:什么是“改革的顶层设计”?为什么要“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孔泾源:所谓“顶层设计”,专家学者可能见仁见智,但从改革实践的角度看,主要是:第一,就改革的“方向”看,就是要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明确改革的方向、路径和步骤,依次推进,有序衔接。有的改革很难一步到位,但方向必须正确,决不走弯路,甚至走错路,决不使今天的制度设计成为明天改革的障碍。第二,就改革的“方式”看,就是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自上而下地进行。渐进式改革本质上是“―把手工程”,需要中央的统筹规划和总体指导。第三,就改革的“方面”看,就是要明确改革的重点任务,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提出,要“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又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样一个时点,为什么要强调“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我理解,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这是解决快速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突出矛盾和复杂问题的需要。发展的复杂性决定了改革的复杂性。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我国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30多年走过了其他国家上百年走过的路程。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带来了大量新矛盾新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都有赖于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提出“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新要求,正是基于对我国发展进程的阶段眭和改革任务的艰巨性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判断。
  第二,这是应对新形势下改革面临诸多重要变化的需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是从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向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转变;二是从新旧体制转轨,向全面完善新体制转变;三是从以增强市场微观主体活力为重点,向全面提升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转变;四是从建立陕速发展的体制机制为重点,向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重点转变;五是从奠定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向全面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转变。总体看,新形势下改革的重点、对象、环境、动力、方式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改革的关键性、系统性、风险性明显增强。在此形势下,必须“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第三,这是在更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统筹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需要。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进程当中,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已经并且还将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国家间的竞争空前激烈。在扩大对外开放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国内改革与国际形势的联系空前紧密。在此形势下,必须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全球视野出发,“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第四,这是完成“十二五”时期改革攻坚任务的需要。《建议》和《纲要》对“十二五”时期的重点改革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必须看到,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已经搭建起来,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改革任务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目前,旧体制改革不彻底遗留的老问题,与新体制发育不健全出现的新问题交织在一起,利益格局更加复杂,利益调整更加艰难,社会矛盾和风险进入高发期,协调各方面利益和形成改革共识的难度更大,继续深化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和复杂。一些事关经济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大改革任务,如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垄断行业改革等,涉及面宽,利益调整深刻,推进难度很大。只有“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才有可能“啃”下这些“硬骨头”,全面完成《建议》和《纲要》部署的重点改革任务。
  
  《财经界》: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十二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主要任务有哪些?
  
  孔泾源:“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按照“十二五”规划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力争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
  主要目标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基本建立,政府职能切实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基本理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基本建成;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初步形成,金融业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能够灵活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基本确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领域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基本完成,多元参与、平等竞争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基本形成;有利于经济良性循环、社会和谐稳定的收入分配机制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人力资源等要素市场和公共服务制度初步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主要任务是:一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进和深化铁路、盐业、电力、电信、石油、公路、民航和市政公用事业等行业改革,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
  二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在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优化政府结构和职能责任、完善绩效评估制度、推进依法行政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
  三是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问的财权、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各级政府问财政分配关系,提高政府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优化税制结构和税权配置,加快构建有利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
  四是全面推进金融改革开放与发展,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金融调控和监管体制,进一步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增强金融业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五是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以水、电、油、气、矿为重点,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环保收费制度,更好发挥价格在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控制污染排放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杠杆作用,更好地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六是加快医药卫生、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切实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并创新提供方式,放开经营性社会服务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责任清晰、主体多元、方式多样、运行高效、监管到位的社会事业体制。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七是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工资制度改革为重点,规范初次分配关系,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财税调节和社会保障在再分配中的作用,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恪局。
  八是建立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健全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平等交换、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化。
  
  《财经界》: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孔泾源: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所有制结构等多个方面。经济结构不合理,与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滞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有重要关系,甚至可以说根子在于改革不到位、体制不健全。因此,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建立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第一,通过深化改革,推进需求结构调整。我国投资和消费关系长期失衡,投资率持续上升,2000-2009年,由35.3%升至47.7%,其中2003--2009年连续7年均在40%以上;而消费率持续下降,最终消费率由62.3%下降到48%,其中居民消费率由46.4%下降到35.1%。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原因,一是由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2000-2007年,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由51.4%下降到39.7%,下降11.7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由65.5%下降到57.5%,下降8个百分点。二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居民预防性储蓄较多,家庭储蓄率从19.9%上升到22.2%。三是由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主导的投资范围过宽;资源性产品、劳动力等要素价格没有充分反映实际成本和供求关系,导致投资需求过于旺盛。因此,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就必须深化投资、财税、价格、行政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
  第二,通过深化改革,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很快,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00-2010年,在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从15.1%下降到10.2%的同时,第二产业占比从45.9%上升到46.8%(其中工业由40.3%略减为40.2%),第三产业占比从39%上升到43.0%。与发展水平相当的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经济增长过多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资源性产品、生产要素价格偏低,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体制不健全;另一方面是财税体制不够合理,地方政府的财力与事权不够匹配,现行税制中地方政府的财源过于依靠第二产业,同时第三产业综合税负较重,准入和监管也较严。因此,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就必须深化要素价格、财税体制等改革。
  第三,通过深化改革,推进要素投入结构调整。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重要特征。从要素投入角度看,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现代企业制度所应有的激励、约束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还不完善。同时,节能环保、知识产权等标准、法规和监管体系不健全。因此,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从根本上说,必须依靠深化经济以及科技、教育等体制的改革。
  第四,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决定一个社会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方面,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在战略性调整中发展壮大,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生产供应业和水的生产供应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所在行业的比重分别高达92.7%、91.8%和64.2%;在石油加工和煤炭采选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本行业的比重分别为71.6%和60.2%;在交通运输设备、冶金、有色金属行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所占比重在31%-48.3%之间。另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在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上均取得显著进展,目前创造了我国60%左右的GDP、50%左右的税收、75%以上的就业岗位。但必须指出,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的任务远未完成,国有经济的战线仍然过长、过宽,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尚未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仍然存在。要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加快国有大型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同时,要继续落实好国务院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切实放宽市场准入,完善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民间投资稳定增长、结构优化,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财经界》:“十二五”时期,如何通过体制改革和能力建设,逐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孔泾源: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纲要》明确,要“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强化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管理权限,健全地方政府为主、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要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务,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此外,要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与此同时,要着力推进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教育、住房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化的制度安排。
  一是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二是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三是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医序保障体系,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四是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特别是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五是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快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健全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
  六是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体化制度。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体化。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
  
  《财经界》: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目的和意义何在?在“十二五”时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在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何种地位?发挥怎样的作用?
  
  孔泾源: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证明,通过局部试验取得全局经验,是不断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的有效方式。面对新时期的改革发展任务,2005年以来,国家从改革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先后批准设立了十个区域、五种类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十个区域”分别是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市、成都市、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深圳市、沈阳经济区、山西省和义乌市;“五种类型”分别是开发开放、统筹城乡、“两型”社会建设、新型工业化、资源型经济转型),目的是通过部分地区的先行试点,为推动全国改革提供示范和借鉴。
  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对于新时期加快改革攻坚步伐,保障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地区先行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总体部署,有效实施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战略;有利于推动重点领域的改革率先突破,示范和带动面上的改革工作;有利于以改革促发展,推动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生动实践,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安排部署“十二五”时期改革重点任务时,明确提出要进―步“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面对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诸多体制机制障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要继续发挥先行先试的改革探索作用,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率先突破,为加快改革攻坚,推进科学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财经界》:如何进一步加强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防止一些改革因部门利益的掣肘而“变形走样”?
  
  孔泾源:改革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发展改革系统专司经济体制改革的同志,没有“三头六臂”,更不可能“包打天下”。只有加强统筹协调、上下联动、各方协同,形成整体合力,才能推动改革取得突破。
  近年来,对建立―种什么样的机制指导和推进改革,各级发展改革部门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机构进行了大量探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有:一是以研究、制定和发布重点领域改革规划、年度改革意见为主要抓手,强化改革的总体指导;二是以推进部分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主要抓手,强化改革的以点带面;三是以扎实做好重点领域专项改革工作为主要抓手,强化改革的重点突破;四是以建立横纵向的改革协同推进机制为主要抓手,强化改革的统筹协调;五是以投资安排、项目审核、价格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为主要抓手,探索以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体制改革;六是以加强改革的督促检查为主要抓手,确保改革落到实处;七是以完善改革工作流程为主要抓手,把改革工作的职责、程序、保障、激励措施等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我们要在今后的改革工作中继续发扬光大。
  就加强各部门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而言,我们近年来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工作内容上看,就是要区分不同性质的改革任务,抓好分类指导和落实。对发展改革部门牵头推进的改革,要切实负起责任,抓紧、抓实、抓细、抓好。对其他部门推进的改革,要根据“综合协调经济体制改革”的职能,努力探索通过审核、论证、会签、联合发文、备案、督查、评估等方式,做到综合性改革“能主导”,专项性改革“能参与”,一般性改革“能知情”。从工作方式上看,就是要强化改革工作协调机制建设。国家层面要以部际经济体制改革联络员制度和专项改革部际工作小组制度为基础,进一步强化跨部门的改革工作协调。各地区也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政府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改革信息联络机制等改革工作协调机制,更好发挥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04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