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形势下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的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银兰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高校内部审计已不适应高校事业发展的需要,离现代审计也有较大的差距,有必要更新观念实现转型。文章从高校内部审计转型是促进高校改革、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是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需要,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分析了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提升审计理念,转变审计视角,突出审计重点,创新审计方法的高校内部审计转型思路。
  【关键词】 高校;内部审计;转型;必要性;思路
  
  在高校经济活动逐步走向市场机制的转型时期,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处于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加快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传统的高校内部审计已不适应高校事业发展的需要,离现代审计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有必要更新观念,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转变。在审计理念上,要对内部审计是检查系统的认识向控制系统的认识转变;在审计职能上,由单纯的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在审计目标上,以查错纠弊为主向以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能力为主转变;在审计内容上,由财务收支向业务领域和信息系统拓展,全方位、系统式覆盖;在审计方式上,由以结果导向为主向与过程导向并重转变,由事后监督为主向与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并重转变;在审计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主转变;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经过多年的发展,财务审计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为转型提供了条件。
  
  一、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的必要性
  (一)高校内部审计转型是促进高校改革,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
  随着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的出台,使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宏观教育体系和结构正在加紧进行调整;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教育投资、教育经费和各种创收逐年增长,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此相关联,学校内部职能部门利用办学、培训、咨询以及对社会实行有偿服务等收费项目逐年增多,使得高校经济管理日趋复杂化。这些都需要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和评价作用,运用审计手段对高校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后勤管理等改革措施进行审计和评价;对学校与资源利用有关的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确认、评价、咨询,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领导层反馈,提出完善改革措施的建议,从而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学校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防范风险、创造效益,增强自我约束机制,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实现学校事业发展的目标。
  (二)高校内部审计转型是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需要
  当前教育经费紧张是制约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在高校的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一方面是教育经费紧张,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使用不尽合理,损失浪费惊人的现象,使本来就紧张的教育经费不能产生应有的效益,加剧了资金的供需矛盾。要缓解这一矛盾,一靠增加收入,切实采取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二靠节约开支,避免或减少损失和浪费,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这就要求高校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本单位利用资源、开展业务、取得绩效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审计。一方面及时发现截留、挤占、挪用教育经费问题,采取措施加以制止、纠正;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并制止教育经费的“跑、冒、滴、漏”,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加强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高校内部审计转型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
  从高校内部审计的普遍情况来看,随着外部制约机制的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的不断普及,账务表面的错误会越来越少。因此,要求高校内部审计必须改革传统的审计模式,将职能从传统的监督检查转向为内部管理服务,将内部审计的重点从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内部分析和评价方面转变。另外,高校的财务收支活动内容逐渐简单化、透明化。如果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财务审计领域,内部审计机构将逐渐失去存在的必要。在这种形势下,只有找准定位,及时转型,将高校内部审计作为一种对被审计单位的服务,以服务为导向,拓展审计领域,建立“服务导向型”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在高校中才有存在和发展的必要。
  
  二、高校内部审计转型的思路
  (一)提升审计理念,促进高校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
  长期以来,高校内部审计的微观特点和财会人员财会专业过专的现状,造成审计思维偏窄,审计理念较为陈旧,使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在空间上难以拓展,在深度上受到局限。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内部审计越来越呈现自身的特点,其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也表现得更为明显,管理审计、效益审计已经成为重要理念和实践活动。因此,高校内部审计转型必须提升审计理念。
  1.提升宏观管理理念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作为高校综合性经济监督部门,必须注意从宏观层次上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从宏观层面去把握审计工作对象、重点、方法。在确定审计项目时,不要仅仅埋头于具体项目,更要关心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善于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分析问题,从宏观层面把握高校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目标,找准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切入点,为加强高校宏观调控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提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审计建议,当好决策层的参谋。
  2.提升审计风险理念
  一直以来,由于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比,审计的范围仅限于单位的内部,审计风险相对不够明显,造成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意识相对淡薄。随着各级对内部审计工作透明度要求的提高,高校内部审计风险会明显地显现出来。因此,对树立审计风险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在搞好财务收支审计、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的同时,逐步开展风险审计工作,通过对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等的分析,提出降低风险的建议,促进学校在保证办学的社会效益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3.提升审计服务理念
  高校内审管理要在强调审计监督职能的同时,重视服务效能,正确处理监督与服务的关系。要以服务职能为核心,寓服务于监督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监督,在监督中强化服务,实现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职能的正确定位。要充分发挥一审、二帮、三促进的作用。通过揭露问题进一步分析各种问题的性质和产生的根源,从源头上提出防范的措施和建议,帮助被审计单位堵漏补缺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使审计“服务”的作用得到更高层次的发挥。
  (二)转变审计视角,促进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
  加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内审工作效能,必须打破传统观念,转变审计视角,大力推进高校内审工作创新。在审计层次上,提升内审工作的前瞻性,树立“防范胜于纠正”的理念,从制度建设入手,帮助被审计单位制定相关的内控制度,并对内控制度的适当性、合法性及有效性进行符合性测试,以检验内控制度是否有效实施。要建立健全内部各部门工作流程制度,排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易产生疏漏的环节。以满足实际发展与变化的需要,使各项内控制度覆盖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制度建设与实施在高校监督管理中的关键性作用。
  (三)突出审计重点,促进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的方针。全面协调发展就是要全面履行高校审计监督职责,将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都要纳入审计的视野;同时要使审计工作与整个国家利益和学校发展的大局相适应,使审计管理与审计业务工作的发展相适应。在坚持高校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各方面的审计工作,把审计工作始终置于促进学校发展的大环境中。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在坚持全面协调发展方针的同时,必须做到突出审计重点。即在坚持全面审计的同时,根据学校治理结构、管理体制等有关内部环境和内部审计资源状况,区分轻重缓急,把握总体、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地确定内部审计业务战略。这要求在审计领域和范围上,要准确把握学校改革和发展脉搏,根据学校的工作重点和资金走向,加强审计跟踪和监督,突出对重点部门、重点领域、重点资金的审计,突出对学校发展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审计,不断提高审计工作效果。突出高校审计重点,当前着重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积极做好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
  根据学校内部审计工作要基本实现从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和效益审计为主转型的要求,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加强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经济效益上。要坚持业务活动审查与财务活动审查相结合,运用业务入手审计方法,开展财务审计与业务审计相结合的综合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效益审计,以充分揭示在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资金、资产、资源安全、完整,并得到合理有效利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
  2.积极推进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
  加强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手段。因此,必须把加强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积极推进从单纯工程造价结算审计向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立项、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到工程财务决算的全过程审计转变,并对工程建设各阶段的管理情况及其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各个环节要严格把关,以实现建设资金效益最大化。
  3.加强经济责任审计
  要加大和规范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进行全面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审计掌握第一手资料,客观地评价部门(单位)负责人应负的经济责任,为学校党政领导任用干部提供重要依据。应通过制度作出明确规定,凡是通过审计发现有严重经济问题或严重失职的领导干部,一律不得续聘和重用,以不断增强责任意识,自觉履行任期经济责任,遵纪守法,廉洁自律。
  (四)创新审计方法,促进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
  计算机审计是全面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履行审计职责的基本要求。国家内审协会提出,在推进审计转型的过程中,要实现审计方法从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转变。没有审计信息化的突破,就谈不上现代审计,更谈不上为审计转型提供技术支持。因此,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借助于计算机辅助审计,要全面推广计算机技术在各类审计项目中的运用,推动计算机技术与审计业务的融合,使计算机审计与审计业务的发展和管理需求相适应,与外部的信息化环境相适应,通过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和延伸审计范围,提取审计证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审计,就要加强高校内审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不断创新审计方法,提高在信息化条件下开展审计工作的能力,使全体审计人员都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数据库、审计软件、网络等现代技术以及结构法、数学法、统计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现代方法,实现审计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科学化,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S].2009-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704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