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李广新不做“万能”VC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裴 瑜

  李广新是17年前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工学博士,虽然早已深入风险投资“江湖”许多年,却依旧心直口快,毫无掩饰。
  “VC本来就是一个很窄、很专的领域,需要专业的团队,专业的操作手法,更需要耐得住寂寞。现在你不必去看这个行业到底有多火,要知道任何行业都符合二八原则,到头来真正赚钱的也永远是少数。”面对时下颇有点“全民VC、全民PE”的火热氛围,李广新的冷静似乎是在“泼冷水”。
  而这样的冷静也正出自他一路走来的切身体会。 “做了这么多年,直到2010年成绩才慢慢浮出水面。”如今早已身为德丰杰龙脉中国基金发起合伙人的李广新似乎感慨万千, “想当年我们投资微创医疗,这家公司才刚刚成立两年;2004年投资凯利泰医疗时,也只不过还是几个人有一个想法……而今年,它们一家在香港上市,市值超20亿美元,一家处于地方证监局的上市辅导验收阶段。从投资到上市,最长的我们已经陪企业一起走了10年。”
  在李广新看来,做vc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也没必要去拼命追逐Pre-IPO的项目,而是要能慧眼识出“千里马”,更要耐得住寂寞。
  
  “孵化器”走出的VC
  
  也许命中注定李广新要与创业型公司“绑在”一起。1993年工学博士毕业后,李广新就到上海金桥现代科技园高新技术创新中心当起了主任。
  “其实当时我们做的就像今天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也就是创业服务中心。”李广新从那时起,就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高科技入园企业,有“草根派”、“国家队”,还有外资、合资型公司。行业也是各种各样,有做智能卡芯片的、有做单抗的、有做矿井智能风机的,还有做智能语音识别的等等。“虽然那时不做投资,仅仅是为这些入园企业做服务,却目睹、亲历了创业公司的成长。”
  不过李广新渐渐发现了一个问题:建设孵化器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可为什么孵化出来的企业真正最终走出来的,却少之又少?且多数企业在几年后,便走向了夭折的命运?
  1998年,李广新作出了一个决定:他辞去高新技术创新中心的工作,到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吴贤明制造研究中心担任合作研究员。他要去看看人家是怎么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为什么美国可以走出那么多国际领先的高科技企业?
  “到那里之后渐渐发现,美国的商业生态环境确实非常成熟、细分、市场化,企业往往有科技研发需求时,就先与高校合作进行前瞻性研究,一旦成果出来企业就将新科研成果买走,重新组建一批人马进行研发生产。”而李广新认为,国内目前仍处于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主的阶段, “对高校未经市场检验的科研成果很少采纳,久而久之高校科研机构就与企业的需求脱节,教授们自己也开始闭门造车,有的甚至发展成为拿到科研经费而去做研究,这样下去能产业化的科技成果自然越来越少。”
  与此同时,除对美国的商业环境进行仔细的观察、研究之外,李广新开始结实一些在硅符做风险投资的华人朋友,向他们学习取经,也为自己日后转身做投资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000年前后,由于创业板即将开闸的消息散布开来,一时间国内成立了大批的风险投资公司,上海张江创业投资公司也于那期间组建。”从那时起,李广新便一脚踏进了投资圈。虽然还是接触创业企业,但这次不再是做服务,而成了国内第一批本土投资人。
  
  做VC该做的事
  
  也许是和创业者“混”得久了,李广新偏爱看那些中早期的项目,哪怕还看不到公司实体,也许仅仅是某几个人的想法,他也不会轻易放弃。
  在他看来,做VC和做PE,有着本质的差异。“做VC就像做伯乐,要能发现千里马,不是像PE那样,人人都知道这是千里马了,才去下注。”李广新表示, “做VC需要对所投资的领域特别熟悉,要洞悉行业的发展趋势,还要准确找到能做好这件事情的人。德丰杰之所以能在李彦宏创业初期就投资百度,绝不是凭运气或直觉,而在于德丰杰对互联网行业多年的研究及人脉的积淀。”
  在上海张江创投期间,李广新主导投资了微创医疗、迈德医疗、上海蓝光、凯利泰医疗等多个项目。之后他在鼎嘉(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创投鼎嘉(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担任合伙人,投资了珠海炬力、易保科技、爱康国宾等企业。
  自2006年3月起,李广新又作为合伙人发起设立了德丰杰龙脉中国基金。这是由德丰杰和龙脉投资合资组建的一支基金,以投资TMT、医疗、清洁能源领域里中早期创业型公司为主。一期基金规模1亿美元,至今已投了包括望海康信、PPLive、易宝支付、联龙科技、VTI、通卡、Miartech等在内的24个项目。李广新表示:“在德丰杰龙脉期间,有机会和硅谷一流的风险投资公司一起合作,拓展了国际视野,同时也充分了解了美国优秀风投机构的文化和资源。”
  李广新坦言自己非常喜欢有核心技术的高科技型企业,尤其看好那些在国外高科技型大企业工作过,之后自己出来创业的团队和人才。“比如微创医疗、迈德医疗的核心创业团队都属这一类型。投资高科技类企业,投资风险无外乎产品、团队及市场三大方面。如果创业者在国际高科技型大企业工作过,那么他一定非常懂产品,产品研发、生产出来之后,被市场淘汰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即使技术团队对市场运营方面不熟,通过我们的帮助也可以在市场销售、渠道上获得提升。”
  李广新也坦言,曾经也尝试投资一些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教授,但最终却遭遇很多挫折。他表示越是教授、企业家、政界精英于一身的创业者,他们其实越不敢去投,人的风险因素太大。
  在李广新看来,除了在大企业中有过管理经验的创业者属于“潜力股”,投资“一根筋”型的企业家成功几率会比较大,因为这些创业者会一门心思做好企业,哪怕中途遇到挫折,也会越挫越勇。而从产品角度,李广新更倾向于投“进口产品替代型”的企业,因为这类企业产品净利润一般都很高,“比如凯利泰、微创,净利润都在50%以上。我不太喜欢投低门槛、低毛利型的企业。”
  投资后管理也是一门学问,李广新也颇有感触。“对于中早期项目核心团队的配备,一定要循序渐进,慢慢将队伍调整到最佳状态。”据李广新介绍,他们曾有过深刻的教训,一开始将创业团队阵容配备得很豪华,核心的五个人都是从大企业的高层挖过来的人才,可惜由于是创业型企业,第一年没达到预期发展效果,团队中有人就开始懊悔,认为自己不该放弃优越的工作待遇到这种小公司来,他认为这对企业的发展其实打击很大。
  虽然早已过不惑之年,近20年来一直也都接触的是创业者,但李广新似乎很享受这个过程,也从未想过要离开这个圈子。“能看到一个企业从初创到最终成长为一个10亿美元级别的大公司,我感觉很欣慰。”
  在李广新看来,VC是真正创造就业机会的行业,但它也并非万能。“过去的十年,VC在TNT、医疗等高科技领域确实很有作用,但在太阳能、风能、包括传统消费类行业里,作用并不是很大,因为这些行业大多需要PE介入,需要大量资本的投入。”
  他认为没必要和其他投资人一样去抢夺追逐那些Pre-IPO的项目。中国市场足够大,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寻找几匹还不为人知的“千里马”,闲暇之余游历山河大川、听听旋律优美的音乐,也不失为一件人生乐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91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