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贷款新规”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微观基础的改进与优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晓义

  摘 要: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微观基础包括风险预测和防范等一系列制度建设。为了改进和优化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基础,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出台了被称为“贷款新规”的多项措施,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评估程序、贷款操作等层面强化了全流程管理。旨在解决我国银行业信贷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贷款资金违规挪用、过度授信、合同管理缺失及贷后管理薄弱等问题。
  
  关键词:贷款新规;风险管理;微观基础
  中图分类号:F8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5-0015-04
  
  一、研究背景
  为了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爆发以及向银行系统的传导,自2009年以来,中国银监会陆续出台了被称为“贷款新规” ① 的多项措施,希望通过强化贷款的全流程管理和用途管理, 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传统贷款管理模式的转型, 改进与优化银行业的微观管理基础。第一,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风险特征和运营复杂程度建立起适合自身需要的资本充足评估程序,不仅要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计提资本,而且应当对其他主要风险和剩余风险计提资本,并针对利率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补充,增加资产证券化、 表外业务和衍生产品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 在操作层面对贷款做出量化要求,如在固定资产贷款中,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5%,或超过500万元的,原则上要求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第三,强化了贷款的全流程管理。要求贷款人按照有效制衡原则将贷款过程管理中受理与调查、风险评价与审批、合同签订、发放与支付、贷后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分解,并建立明确的问责机制。
  “贷款新规”的核心是建立全流程的精细化信贷管理理念和模式。 核心要义是强化贷款的全流程管理、提倡合同约束以及强调实贷实付要求。旨在解决我国银行业信贷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贷款资金违规挪用、过度授信、合同管理缺失及贷后管理薄弱等问题, 推动商业银行从传统粗放型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 引导信贷资金的合理配置并加强信贷风险管控等微观基础。
  二、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微观基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银行业的风险来源及其对商业银行微观基础的影响
  根据中国银监会发布的《银监会2009年报》,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见表1。
  (二)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微观基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风险预测和管理能力薄弱
  与国际同行相比, 我国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对借款人盈利能力进行分析评估以及对授信项目的未来现金流进行预测和管理的能力。 这使得我国银行更多地依靠借款人提供的担保来减轻信用风险。但由于风险预测和管理能力的制约, 我国商业银行所选择的担保物只能局限于房地产、机器设备、股权以及其他有保证的金融资产。 但这些担保品的价值通常会随市场的波动而出现较大的变化, 从而影响银行资产的安全性。 即使在有第三方担保的情况下发放的贷款, 也由于银行对担保人的财务状况缺乏分析或疏于审慎调查, 以及再担保机制的缺失而使得担保机制在真正出现风险时变得形同虚设。
  比较国外成熟金融市场的做法, 银行不仅在授信阶段要评估借款人的盈利能力和资信水平, 同时更注重通过设定各种肯定承诺、 否定承诺条款来达到控制信贷风险的目的, 并实时掌握借款人财务和经营状况的动态变化(见表2)。
  
  
  2. 风险管理意识及防范措施薄弱
  一是贷前风险防范意识不足。 贷款新规颁布以前, 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一般采用实贷实存模式,银行有效监控贷款流向的难度很大,容易出现企业过度融资、盲目扩张行为。同时,我国多数商业银行仍不习惯于在贷款文件中使用较为复杂的承诺条款, 其贷款文本中关于借款人的保证以及承诺条款十分简单, 这与国外银行对借款人信用风险的契约控制存在较大差异(见表3)。
  
  
  二是缺乏按合同权利限制借款人危害其贷款偿还能力的行为。如非正常的资产处置和资本承诺、过度的对外投资、负债比例过高等高风险行为。财务信息承诺条款的简单化使得我国商业银行无法获得关于债务人业务和财务状况变化的实时信息, 从而无法有效跟踪贷款的质量和借款人的偿债能力。
  三是风险管理意识的薄弱还表现在“早投放、早收益”思维模式下的“贷款冲动”行为。资料显示,2009年9.59万亿的信贷中,47.8%的增量是在第一季度完成的;同时,我国各银行普遍存在月末和季末冲刺贷款规模的行为。比如,2009年3月的最后两天,因为季末时点考核压力,工、农、中三家银行平均突击新增贷款900亿元,四大行当月增量总计近万亿。票据融资在2009年第一季度也猛增到1.48万亿元,占当季度新增贷款的32%;3月份的增量也达到3694亿元。票据融资的猛增也给商业银行带来风险。企业利用虚假合同和发票办理票据贴现,部分贴现资金被存入银行谋取利差,并未注入实体经济。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商业银行微观制度建设不足有很大的关联性。
  3. 信息管理和处置能力不足
  一是不良贷款的分类不能准确反映贷款质量。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通常都采用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这种分类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从监控贷款质量的角度来说,五级分类标准过于粗略,缺乏足够的细分信息从而无法准确反映贷款的质量分布情况;(2)贷款基础数据的不足,使得风险拨备不能准确覆盖实际可能发生的损失。 由于我国银行业相关数据库建设的历史较短,缺乏按贷款种类、地区和客户细分的统计数据, 因此很难按照经验数据计提拨备。
  二是缺乏以市场基础衡量的预警性信息而使得风险预警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我国银行业的信息来源主要是资产负债表, 缺乏足够的以市场为基础的信息,从而导致风险管理实践中缺乏实时、前瞻的信息,从而影响了决策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4. 风险内控质量不高
  “内控制度是企业管理者对企业风险的反应” [1] ,内控质量是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控制” 的基本功能在于“将不利事件的发生率或严重性降到无害的水平”,“控制”同时也意味着为达到限制不良后果发生率的目的而采取的连续行动或行为。 [2] 实践中,我国各主要商业银行虽然均设有风险控制的规章制度和机构, 但由于风险控制活动大都从属于银行复杂的组织结构和繁杂的日常业务流程, 缺乏足够的独立性, 从而影响了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微观基础作用的发挥。
  三、“贷款新规” 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微观基础的改进与优化
  (一)强化风险管理预警机制等微观基础建设
  伴随着金融危机后监管层防控风险措施力度的加大, 各商业银行也建立了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预警机制。一方面加强资金流动监管,及时调整授信策略;另一方面强化贷款集中度风险管理,建立科学的限额管理办法,防止贷款风险在某些地区、某些项目、某些客户的过度集中。
  一是实施贷款全流程管理。“贷款新规” 的实施将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流程从原先的贷前、贷时、贷后三个环节细化为贷款受理、调查、风险评价、贷款审批、签约、发放、支付、后管理和资产处置九大环节,实施贷款全流程风险防范管理。为有效落实“贷款新规”,中国银行组织了多个部门共同对贷款流程进行梳理,从贷款发起、账户开立、授信审批、发放支付审核、资金划转、网上银行等环节全面分析潜在的风险点。

  二是重塑风险管理架构。据调查,目前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均成立了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 构建了完整的风险管理制度框架,制定了风险价值计量方案、市场风险压力测试方案、 新产品审批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开发了金融市场业务风险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前瞻性和内控效率均有了很大提高(见表4)。
  
  
   (二)防止贷款挪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一是“贷款新规”的出台,为确保贷款资金真正投入实体经济、防范系统性风险提供了制度保障。传统制度下,很多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后,再将暂时不用的资金存回银行,这种“以贷引存,以贷促存”的机制激励银行多贷款。“贷款新规”实施后,银行根据企业的实际用款需要发放贷款, 通过将款项直接支付给贷款企业的交易对手, 避免了贷款资金的盲目流动。为了防范信贷资金被挪用的风险,中信银行增加了“资金流向监控功能”、“受托支付审核功能”。建行某分行在每次发放贷款前, 客户经理均要走访项目建设现场,并与支付对象进行电话沟通,核实支付的真实性,从而降低了贷款被挪用的风险。为了控制房地产贷款风险,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实施了名单制管理, 严控贷款投放的对象和产品。 对于地方融资平台,各银行按照“逐包打开,逐笔核对,重新评估,整改保全”的要求,通过项目剥离、公司重组、增加新的借款主体和担保主体、补充抵质押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化解风险。
  二是“贷款新规”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银行贷款采用实贷实付方式后, 企业只有在需要对外支付时,才向银行申请提款,不必再为闲置资金支付利息,从而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而且银行直接将款项支付给交易对手, 改变了以往贷款下账后,银行为了追求存款指标而产生的派生存款问题。
  (三)强化商业银行信息能力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建立客户信息网络库和市场跟踪反馈系统, 提高商业银行的信息搜寻能力, 为商业银行吸收、筛选信息,提高决策水平提供基础条件。
  二是提高基层商业银行的信息分析能力。 收集和整理有关预测风险的资料,包括:客户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和生产技术资料、计划和统计资料、市场信息资料以及竞争对手的资料, 提高风险评估和判断能力。
  三是提高商业银行的信息处理能力。(1)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风险的因素事先加以控制,战略性、前瞻性地管理风险。(2)细化贷款分类,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我国商业银行需要练就捕捉和管理风险的能力,正确判断风险的价值,为其合理定价。
  (四)提高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
  应从四个方面着手:(1)风险分散。通过联营、合并等方式进行多元化经营来分散企业财务风险。(2)风险转移。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交纳保险费;非保险转移是指将某种特定的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将产品卖给商业部门,将某些业务交给具有丰富经验、拥有专业人才的公司。(3)风险自留。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分期摊销风险,如提取坏账准备金、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等。(4)风险预警。是指将风险管理由事后的被动管理转为事先的主动管理,分析、判断可能形成的财务风险,预先进行及时管理。
  四、结语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是在逐利动机的驱动下金融市场过度的金融创新和过度杠杆化造成系统性风险的长期积聚的结果, 过于甚至片面重视银行的即期财务表现、 强调利润增长和股东回报则是引发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这一深刻教训告诉我们,危机处置固然重要,提升银行的微观管理基础、形成常态化的管理机制、建立一整套防范破产的风险管理机制、保障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则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D. McNamee and G. Selim ,Risk Management:Changing the Internal Auditor’s Paradigm ,Altamonte Springs ,FL:The IIA Research Foundation ,1998.
  [2](美)史蒂文・J・鲁特. 超越COSO――强化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M]. 刘肖仑主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3]李岚. 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体系在危机中求变[N].金融时报,2010-12-21.
  [4]陈胜,周辉. 投资中国:银行业规则透视与实务指南[M]. 中信出版社,2008:232-233.
  (责任编辑:郄彦平;校对:卢艳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89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