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遗课程《荆州马山民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015年,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教育厅在文华学院设立“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确立其研究方向为“非遗校园传承”。因此,在我校积极引进非遗项目,做好非遗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活动工作,是我们的任务、责任所在。荆州马山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特色声乐教学是利用湖北地区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在我校音乐教育中进行的以“传承与发展非遗文化,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理解与认识,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特色教学改革试验。本课程遵循的是“在继承中发展个性化创新”和“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两方面原则。文章从荆州马山民歌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意义、要点、应用价值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荆州马山民歌;非遗;实践教学
  一、荆州马山民歌实践教学模式建构的意义
  通过对本课程的研究,促进《荆州马山民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建立“实践+授课+表演”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身对“非遗”的热爱,并且自愿积极担当起“宣传、保护、弘扬”民间非遗文化的使者;同时,本教改结合非遗进校园的大背景,可以创设校园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姿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另外,促进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符合我校“个性化教育”理念,该教改能够帮助学生激发潜能,创新创建新空间,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搭建新平台。
  二、荆州马山民歌实践教学模式建构的要点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国家级非遗荆州马山民歌这一中国优秀民间音乐文化,感悟到民间音乐艺术之美。
  (2)本课程将荆州地区国家级非遗项目马山民歌积极引入课堂,促进民间非遗和校园红枫文化的有机结合,形成融非遗文化于校园文化的文华特色,为红枫文化节等的系列活动培养人才,旨在进一步深化文华学院特色非遗校园文化建设。
  (3)本课堂力求探索出一条“非遗校园传承”的新路子,为非遗文化培养社会传承人、技艺传承人,实现我校个性化办学特色,为学生发挥潜能搭建平台与发展空间,让学生寻求到自我个性化发展的机会。
  (二)教学要求
  本课程作为一门实训演练型课程,学生们在掌握马山民歌演唱要领的基础上,必须做到课程的实训延伸,在教师的指导下,创新性地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1)要求学生了解“马山民歌”非遗项目的基本传承情况,掌握马山民歌演唱要领,熟习演唱技巧。
  (2)服务“非遗进文华红枫节”的各项活动,要求学生配合教师编排出节目,参加文华红枫节的开幕式表演,并且要求在整个文华红枫节期间,完成红枫节的定点表演、与游客的互动交流等工作。
  (3)服务“社会文化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組织地参加一些社会文化活动,如公益汇演等。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共计32学时,课程主体划分为两大板块:马山民歌实训(16学时)、系列活动展演(16学时)。以“实践+授课+表演”的方式加以组织,注重马山民歌演唱实训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文化活动的结合。
  (1)马山民歌实训板块
  要求学生了解“马山民歌”非遗项目的基本传承情况,带领学生领悟马山民歌文化,掌握马山民歌演唱要领,熟习演唱技巧。
  (2)系列活动展演板块
  ①服务“非遗进文华红枫节”的各项活动,要求学生配合教师编排出节目,参加文华红枫节的开幕式表演,并且要求在整个文华红枫节期间,完成红枫节的定点表演、与游客的互动交流等工作。
  ②服务“社会文化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地参加一些社会文化活动,如公益汇演等。
  (四)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
  ①过程评价:根据学生对马山民歌演唱要领和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参加文华红枫节开幕式表演、红枫景区定点表演、社会文化活动表演等的总体表现加以评分,分别给予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不同成绩。
  ②成果评价:结合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绩,社会影响力等,分别给予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种不同成绩。
  (2)评价方式:采用教师主评、学生自评、互评的多元评价方式。
  三、荆州马山民歌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本课程通过服务“非遗进文华红枫节”和“社会文化活动”进行推广的各项活动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传播文华学院的品牌形象,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学校的招生有积极影响。
  本课程通过服务“社会文化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地参加一些社会文化活动,如社区公益汇演等,创造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其玮.高师民歌创新艺术实践教学模式与优势——以商城民歌《对花》为例[J].电影评介,2009(13).
  [2]彭勃翰.恩施土家族原生态山民歌演唱技法结合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研究[J].艺术评鉴,2018(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7359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