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学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对于中学物理教育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让现代课堂更加多元。丰富教学手段是现代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生活化”教学既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也是一种科学的教学工具,可以提升综合教学效果,在实践中,需要中学物理教师积极探索,提升中学物理“生活化”教学效率,让生活化元素融入到物理教学体系中来。
  关键词:中学 物理 生活化 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8-0-01
  物理教学当中由于引入了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声波的传送、液体的密度、大气压力、动力臂、阻力臂等等,这些抽象的概念使得中学生对这些概念释义比较模糊。如果想让同学能透彻理解概念,提高对物理课堂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将贴近于生活素材引入到教学当中来,便于中学生更直观的理解和参悟,所以将生活素材与中学物理教学相结合,意义十分重大[1]。
  一、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抽象概念到处可见。想要让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有所了解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看不见也摸不着,单纯用语言让学生理解是完全不够的。例如电磁铁的知识点,电和磁的关系相辅相成,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由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决定。电磁铁就是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分,电磁继电器的作用就是弱电控制强电流,用低电压控制高电压,实现远距离操控和控制。电与磁作为重要的物理要素,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在我们生活中却无处不在。在讲解相关内容的时候,物理教师就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举例说明,就如温度报警器、水位报警器、阻尼开关等,都是利用了电和磁的很多原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创新,将“生活化”教学元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啊,提升学生物理综合学习效果[2]。
  二、注重趣味实验和意识创新
  中学生的学习物理的这个阶段正是思想和认知渐渐迈向成熟的过程,这个阶段也是爱好自己动手的阶段,通过学习有趣的物理实验来增加他们动手的机会有助于增加兴趣点,也能让学生的理性思维在结合生活的基础上得到锻炼和发挥。在做好课本上已有的教学和实验之外,老师可以适当的加强一些课外的观察和实验,用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眼界,不断新鲜的事物和生活元素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注意的是教学的过程重要强调知识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不断更新和增加趣味实验,也是为学生的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提升中学物理教学效果[3]。
  三、从生活俗语中的提炼出物理知识点
  学生从小到大,首先接触的是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方式是语言。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中,无论家庭还是社会,经常会有先人祖辈总结流传下来的很多俗语,学生也肯定听过不少,但是并没有用科学理论与这些生活中的俗语相结合,更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解释。作为中学物理教师,要创新教育理念,善于发现和总结,在很多生活俗语中,都蕴含着大量有趣的物理现象,教师要积极进行提炼,然后为学生阐释,提升学生的物理感知能力。下面我们举几个简单的例子:1、小秤砣压千斤:根据杠杆原理解释力臂的关系和作用;2、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在沸腾的前后的现象本质和气泡形态变化;3、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即使力的大小相同,但是物质能承受的压强也不尽相同,超过鸡蛋所能承受的压力极限就会破裂。
  四、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在开展中学物理教学中,要想优化“生活化”教学体系,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在“生活化”教学指导和教学评价过程中,提升教育评价的精度,让“生本理念”真正融入到教育体系中。现代教育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和个性化,传统的“一刀切”式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已经不适用于现代教学。对于中学物理知识,很多学生有着自身的理解,在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过程中,也有着不同的方法和角度,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开展个性化指导,力争引导学生,激发学生思索和探寻的精神动力,而不是抹杀学生的精神活力。因此,在实践中,教师要对照学生核心素养标准,从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探索精神等方面入手,对学生给出全面、科学的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尊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力,进而提升自身深入学习的动力。对于这种教育指导和评价模式,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也更高,传统的灌输式模式也已适应不了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因此中学物理教师要深入探索,对于提升中学物理教育效果也具有积极意义[4]。
  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开展自主学习
  如上所述,中学物理“生活化”教学是学生开始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的科学解释和认识过程。以学生的知识储备还不能理解生活中所有事物的概念和原理,教师想把书本上的知识传递给学生,首先就是拉近理论和生活的距离,最理想的就是能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欲望,让学习过程从被动变成主动。在中学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中,很多时候,只是教师、知识和学生的简单传递,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提出“教之不教”思想的原因。在物理教育中,知识传递是首位,但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质疑,能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体验真实的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现代中学物理综合教育水平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通过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可以让学生真正融入到教学体系中,提升学生的综合感知能力,实现教育创新。生活素材是物理教学的有效工具,教师可以利用生活素材实现课堂切入,学生也容易找到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生活素材的利用效率,需要教师继续进行深入探索,提升教学效能。
  参考文献
  [1]李建宁.中学物理实验生活化探究[J].读与写,2018,15(21):185.
  [2]赵坤.中学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分析与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8(9):93.
  [3]刘建都.浅谈中学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8(22):24-25.
  [4]高麗丽,金子靖,张明辉, 等.浅析生活化教学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决策探索,2018(18):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889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