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造林是林业发展的核心环节,对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造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有利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巩固和发展现有森林基地,培育森林的有效途径。因此,提高造林质量意义重大。基于此,在分析提升造林质量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造林树种的选择及提出提升造林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生态工程;树种选择;造林质量
  山水之美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生态改善始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以及林业质量的提高。这是改善环境的唯一途径。森林生态工程是中国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物种选择是影响森林生态工程林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选择
  造林树木选择的适宜性是造林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 如果没有正确选择造林树种,将导致成活率低,生长缓慢,难以成为森林,从而浪费劳动力,苗木和资金。 因此,造林工作是“百年宏伟计划”,树种的选择是“百年大计划”的开始,必须认真对待。 选择造林树种的主要原则如下:首先,造林树种必须具有最符合造林目的要求的性状(如木材生产,保护,美化等),其次,造林树种。 物种最能适应造林地的现场条件,即达到适宜的土地要求适合树木。在对该方法的应用实践中, 最为核心的内容是正确选择造林树种,其选择结果直接 影响人工造林的最终效果。如果对于树种的选择出现误 差,不但会使得造林以失败告终,同时还会给当地林业 的发展带来较大的损失,进而给当地整个林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造林物种在其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光照持续时间,雨季和当地自然气候的温度差异的综合影响。同时,即使造林地可以为树种生长提供基本的自然条件,也有与树种的其他关系,如其他树种的分配比例,以及后期的维持,以便在林地树种和造林地之间取得最大的成就。在良好的状态下,我们需要找出两者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并为这些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树木的有效选择,即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林地和树种;第二,可以采用改变土地和适宜树木的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来建立林地的整体环境,以适应以前的树种的发展;三是通过替代树种来适应林地的作用,如利用驯化树种,种子选择,育种等措施,使树种更适合林地的生长环境。
  1.适地适树原则。适当的树木适应原则是人工造林过程中的第一原则。 只有当树种适应林地时,才能保证成活率和未来效果。 在实践中,原则的实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对于没有种植但没有其他特定要素的土地,可以根据土地的基本条件选择树种; 第二,如果树种和土地都已经澄清,但如果不合适,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造土地。 第三,在确定了土地和树种的前提下,如果不想改变土地性状,可以通过相關措施对树种进行驯化。 或者进行优化以使其适合土地。
  2.乔灌草结合原则。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种植理念的不断完善,林业种植过程中对生态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使得许多地区在种植园中提出了树木和侧柏的结合。通过这种方式,种植原则可以有效地增加森林中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同时,应该指出的是,在建设生态林的过程中,要注意发展生态林的等级,实现植物的健康发展。工程造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但是,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要关注造林地区农民的经济利益。从这个角度来看,生态绿化应该全面衡量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根据造林区的综合特点和农民的建议,合理选择树种,增加经济林的比例,发挥经济林的生态和环境功能。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民在造林地区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后,农民将积极参与生态工程造林,积极开展树木的日常维护和管理,不断总结绿化树种生长的规律和经验,提高后续造林树种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提高造林质量的方法
  影响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林地规划不合理,不仅影响苗木的生长,而且给造林建设带来很大的不便。其次,苗木质量参差不齐,导致造林地区苗木短缺,严重影响林地整体质量;第三是其他原因,如缺乏及时防治虫害,恶劣天气等将影响植树造林的质量。
  坚持科学造林方法是提高造林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由于大面积的一般造林,在植树造林之前进行规划。科学合理的林地规划可以提高造林质量和造林效率,不合理的森林规划会影响造林质量。因此,在规划造林地点时,应充分调查造林地的地理环境,并根据各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制定相应的规划。植树应根据当地情况进行,种植和造林前应充分了解土壤水分和肥力,并根据苗木的生物学特性调整苗木的土壤条件。最好将种植园的土壤条件与播种地进行比较。应尽可能调整土壤条件,提高苗木成活率,提高造林质量。
  清林是造林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之一,对造林地进行清林工作可以改善造林地的土壤和地质状况,为种苗生长提供有利的生长环境。目前常用的清林方法主要为带状清林和全面清林,不同清林方式其适用范围不同。带状清林是指对造林地上面的杂物进行清理,为节省造林成本,一般会 在造林地上保留适当大小的杂物保留地,并将造林地中的杂物放置在杂物保留带中;该方法要求充分考虑杂物保留带与造林地中植树地之间的距离,根 据 造 林 品种不同,合理控制杂物保留带与植树地之间的距离,防止杂物对种苗生长 造 成 影 响。全面清林主要是对造林带中的杂物进行全面清除,主要将造林地中的灌木丛和杂草清除,一般在每年的晚秋进行。火烧是最常用的清林方法,采用该方法需要专人在造林地进行监控,以防治火烧蔓延而对其他林木造成影响。
  利用机械或者人工方式对造林地地表板结土壤予以破碎,促进土壤表皮通气性的有效提升就是松土的主要目的。苗木栽植完成之后的幼林管理必须要与当地季节变化的特点、降雨过程以及苗木生长过程中的松土工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的提升地表的通气性。及时的清理和铲除生长在林间的杂草,才能有效的避免杂草与幼林争夺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在杂草清除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幼林生长的特点、杂草生长的规律、当地气候变化等,采取具有真拿东西的除草工作,才能确保幼林健康生长过程中水分、养分的充足。
  三、结语
  林业生态工程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环境建设,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一部分。要想做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除了树种选择非常关键外,各级相关部门也要做好本职工作,树立责任心,科学合理、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造林计划 。只有严格的按照要求和规范确保植树造林的质量,并以此为基础划分植树造林的细节,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植树造林的质量,促进植树造林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而这也是新时期植树造林技术发展和创新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黄志松.林业造林工程主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实践[J]. 绿色科,2017(5):91-92.
  [2]李志臣.简析林业造林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 [J].工程技术:全文,2016(11):93.
  [3]孙春翔.林业造林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J].低 碳世,2015(33):174-175.
  [4]高学志.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J].中国林业产业,2017,(02).
  [5]马长松.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6,(33).
  [6]王高钟.关于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树种的选择及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064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