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注农村文化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为推动农村文化发展,本县以乡镇、村的实际情况分析自身优势和特点,从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易见成效的地方抓起,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关注农村文化的发展,展现新农村建设的活力与生机。
  关键词:农村文化;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4-0-01
  为进一步促进农村文化发展,本县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更切实际的思路和对策破解农村文化建设中遇到的难题,让文化共享之花在漾濞县大地的村村寨寨璀璨盛放。
  一、漾濞县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太均衡,思想认识有待提升
  一是部分基层干部对满足群众需求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文化工作是软的、虚的,政绩考核也不是硬指标,在工作摆布上、经费投入上、人员调配上用心不足,淡漠或忽视了群众文化工作。二是等靠要的思想普遍存在。有的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是劳心费力的苦差事,缺乏主动性,放松了工作要求、降低了工作标准。
  2.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运营效益有待提高
  一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够牢靠。全县9个乡镇和行政村文化站内部设施没有配套,文化站、村文化室“空壳化”状态普遍存在。二是农村文化阵地的便民性不够强,受管理成本和管理方式所限,有些书屋开放有限,“锁”之高阁。有的文化场所、场地受“地”所限,建设位置也偏离了群众的活动中心,加之管理粗放,对群众没有多少吸引力,影响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
  3.文化活动开展难以经常化,文化配送供给不足
  一是乡镇组织开展的文化体育活动没有形成制度化,有的受经费场地等因素制约,几年了没有开展过大型文体活动。二是农村的文化活动总量偏少。多数农民闲暇之时,除看电视之外,主要活动就是串门、打牌、打麻将、聚众喝酒,影响了农民文明思想观念的形成。三是相关部门开展的“三下乡”活动,的确丰富和活跃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但“蜻蜓点水”式的活动,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文化温饱”问题。
  4.文化队伍力量薄弱,开展活动难度较大
  一是农村文化站缺编、混岗、空岗现象普遍存在。二是近年农村民间文艺骨干中多数有文化知识和文艺才能的人员外出务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没有人去组织、挖掘和利用,给农村开展文化宣传、文艺活动带来一定困难。三是部分人员虽然从事文化工作多年,但业务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缺少经常的升级和更新,加上没有经费作保障,组织农村文化活动显得力不从心。
  5.“不良文化”野草杂生,“乡风文明”缺少经营
  受多样化的社会潮流影响,部分村“乡风文明”仍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农闲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文化现象仍然在小范围存在,各类宗教在农村仍具有一定影响力。
  二、漾濞县农村文化发展成效明显
  1.打造文化阵地,优化文化发展环境
  要切实提高乡镇一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认识,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工作考核日程。乡镇应该把文化设施建设作为某种特色和标志来构筑。要整合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资源和力量形成抓农村文化工作的合力。邀请在外的老板回乡投资文化建设,利用新闻媒体加大对“大文化”思想的宣传,让新农村文化工作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本县将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与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加强完善乡镇文化站、文体活动中心、篮球场、休闲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文化长廊等阵地,确保了农民群众学习有去处,锻炼有场所。认真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转星工程和国家电影放映“2131”工程等惠民工程,受益群众10万余人。认真开展科普知识和文明新风教育活动,引导农民科学、文明、健康地生活,让农民真正受到文化熏陶。
  2.突出特色文化,树立文化品牌
  本县整理出版了《漾濞彝族民歌》等彝族民歌书刊和光碟,编创彝族歌舞节目15个,积极打造鸡街“大刀舞”、原生态山歌和刺绣品牌,营造了浓厚的彝族特色文化氛围。多元化、多渠道调动各方面力量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组建了100多支农民文艺演出队,开展各类文艺演出 236场,服务群众23万人次。着力下乡“种文化”,培养“草根文化”,推进城乡之间、乡村之间文化互动,组织文艺演出队送文化到农村达30多场次,覆盖全县9个乡镇。成功举办云南省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中国大理漾濞核桃节、漾濞核桃北京推介会原生态歌舞表演和民族文化进校园文艺演出等群众性文艺汇演85场次,创作了重大节庆活动艺术精品。
  3.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特色文化培养
  坚持把“文化下乡”活动经常化,进一步策划好“文宣结合”“文企联姻”“城乡互动”等“送文化”形式,突出“按需配送”。通过举办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广场大家唱等活动“育文化”,做“红”农村文化节日。村组要以文化大院和文体社团为载体,“种好文化”,扶持和引导好群众日常自娱自乐的文体活动。
  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力度,对民间文化资源要组织力量,系统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要积极培育民族特色文化,开发、策划、打造具有不同民族鲜明的文化风格民俗旅游项目,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岛、名水、名人、名品,变文化资源为产业资源,变文化资源为文化产品。
  4.建立用人机制,加强培养文化骨干
  将现有的文化干部编制用足、用好、用到位,争取通过设立公益岗位方式或对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公开选拔等方式,让有责任心的文化骨干负责全村文化事宜。对农村专兼职文化骨干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逐步形成县、乡(镇)、村三级的文化骨干网络人才库,打造出一批热爱文化事业、长期扎根在农村、活跃在农民群众中的文化队伍。要加强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到乡村开展采风活动,多编排反映时代精神、民族特色的文艺作品,组织和指导农民群众自编自演身边事,在潜移默化的比较中改变自己,践行文明。
  5.破解乡风“变”的问题,正确引导宗教活动
  一要坚持不懈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通过创星评户、道德评议、评选“和諧农家”等形式,形成良好的乡风民风。二要组织全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各级各类文明单位与农村开展以“五带”(即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文化、带着点子、带着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共建、军警民共建、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的共建活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三要深入推进“党员积分卡”“党员分类管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通过渲染党旗风采、带动一方村民,促进乡风文明。四要积极主动利用宗教活动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把它与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传授文化知识、交流信息、增进感情、构建和谐社会的阵地和窗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1934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