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知识库的高校新型科研智库建设与服务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知识库;科研智库;优化策略
  摘 要:文章阐述了促进知识库发展的因素,指出了建设基于知识库的高校新型科研智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点优化策略,旨在为高校新型科研智庫建设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20)03-0049-03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1],这一文件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建设智库的热情,形成了一股智库建设小高潮。在此背景下,如何依托新形势构建新型智库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智库又称“思想库”或“智囊机构”,是指由多学科专家组成,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旨在提供最佳理论、政策、方法和思想并最终影响政府决策的非营利性机构[2]。高校新型科研智库涵盖了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够为理论发展和科研实践提供充分的智慧支撑。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以科研机构知识库为依托,对科研智库进行优化,以发挥高校新型科研智库的最大效用。
  1 促进知识库发展的相关因素分析
   知识库能够得到国内外科研领域的广泛关注并且取得快速发展,有赖于以下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1.1 “互联网+”的影响与相关政策的激励
   “互联网+”理念的广泛传播和数据处理技术的成熟为推动知识库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与此同时,有关开放获取和知识交流政策的陆续出台,也加大了知识库建设的规模。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有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物的开放获取政策》[3],引导出版机构提供允许开放获取的数字出版物,支持公众在线获取资源,受此影响,科研机构也向开放获取与知识共享的方向转型。例如,美国康奈尔大学成立专项开放获取出版基金,鼓励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进行开放存取,促进科研成果的交流共享。在共享环境的影响与相关政策的激励下,国内外各个科研机构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策略。
  1.2 科学研究对知识库的需求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科学知识出现了交叉发展的趋势,科学研究也逐渐突破了单一的学科领域。传统的知识供给方式不仅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也不利于知识的共享和交流,阻碍了科学研究的发展。为了打破学术壁垒和信息孤岛,学术界要求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知识交流平台。知识交流平台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方面有利于交叉学科科研活动的开展,不断推动科研创新;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扩大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使科研数据与阶段性动态能够得到其他学者及研究者的检验与认可。科研知识库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产生的,因此,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的需求是知识库构建的内在驱动力。
  1.3 技术创新助力知识库发展
   机构知识库的建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与创新,知识库是网络技术、数据化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符合科研国际化、联盟化发展趋势的,因此,科研知识库标准化程度较高。近年来,由于应用知识库环境的多样性在增加,技术的创新和软件的开发也出现了多元化的特点。截至2018年年底,机构知识库所使用的软件平台约有80余种[4],这些软件致力于语义关联和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使知识库应用于智库建设成为可能。
  2 基于知识库的高校新型科研智库建设
   从经费来源看,高校新型科研智库由财政全额拨款,资金较为充裕;从科研情况来看,高校新型科研智库具有研究人员多、时间充足的优势,可以为高精尖科学研究提供帮助。高校可以以知识库为依托,丰富和完善科研智库,笔者主要从以下四个角度加以论述。
  2.1 精准定位
   科研智库在构建过程中要以其实质工作内容为出发点,具体包括系统性内容和功能性内容。系统性内容指的是智库的内在功能,包括服务性能与应用性能;功能性内容则指智库专业性与科研性的实际作用。因此,智库建设要定位精准,要对科研性的资源与服务性的资源进行分类整合,而知识库在这个环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社科院、高校等科研机构的知识库涵盖了教育资源、学科专业知识、科研成果等多方面的数据信息,构成了智库所必需的基础资源,智库通过整合与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科学的参考结果与预期走势,更好地指导科研人员开展研究活动[5]。总之,精准定位是建设基于知识库的高校新型科研智库的前提条件,可以为智库构建提供宏观指导。
  2.2 组织体制
   科研智库是虚拟性产品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以知识库作为智库的数据来源,能够更好地发挥智库的效用。组织体制是构建新型科研智库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要素之一。基于知识库的科研智库首先要对组织体制进行规范:①优化人员体制。智库人员要涵盖研究人员、数据处理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等专业人才,使之各司其职,保证智库服务的稳定有效。②选择专业的合作机构。正如上文所述,科研智库要为科研人员与研究活动提供指导与辅助决策的帮助,因此信息必须是专业的、科学的,所以智库要选择专业性强、学科领域广的知识库。总之,合理完善的组织体制能够充分发挥以知识库为依托的智库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升智库的利用率。
  2.3 数据库资源
   数据库资源是智库建设的核心,也是智库得以发展的根本。一般来讲,智库以网络资源和传媒资源为主,在智库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数据进行整合与归类,这个过程涉及数据筛选、甄别、挖掘与整合等环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经费,而基于知识库的智库的构建,则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这些环节所需要付出的精力。同时,由于知识库具备专业性和覆盖学科全面性的特点,所以能够保障知识自身的真实性,使智库的检索更加规范与科学。
  2.4 评价机制
   基于知识库的高校新型科研智库建设,需要将使用成果纳入评价机制以完善评价体系。研究人员在使用智库时,往往会发现一些问题,如知识库数据缺失、研究成果归类不准确、所需资料检索不到等,这就需要科研人员将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智库。评价机制可以对知识库的优化与智库的发展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善于应用评价机制可以有效提升智库的使用率。   3 基于知识库的高校新型科研智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知识库的高校新型科研智库的构建除涉及高校、科研机构等知识库主体外,还涉及一些独立的知识库,这就使智库在建设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
  3.1 机构同质,资源浪费
   从资源建设层面来看,许多机构的知识库涵盖的学科领域和信息资源是大同小异的,甚至是重复冗余的,当新型智库依托知识库建立起来之后,就会发现有大量的学科资源出现了浪费的情况[6]。智库内部资源建设的同质以及智库与已有科研部门职能的同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智库服务的低效。
  3.2 各自为战,项目混乱
   智库要想有所作为,就要在指导科研方面发挥主要作用:一是为科研人员提供充分而全面的专业信息资源;二是将资源进行归类与整合,便于科研人员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掌握研究领域的最新情况和热点问题;三是发挥智库的智能性,指导科研人员从创新的角度立项并编制课题指南。一般来说,智库在前两项上发挥的作用毋庸置疑,在数据处理技术的推动下,资源的整合、关联和挖掘日臻完善,信息检索能够实现自动化和精准化;而在第三项上则加入了人为因素,不同部门制定的课题指南体现了这一机构或高校对于同一问题的主观分析,因此在写作规范、科研结项等方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如下问题:智库汇总整合了知识库的专业资源,管理部门却在指导科研项目环节产生了分歧,这必然不利于科研人员的研究。
  3.3 标准不明,质量下降
   结合目前的科研情况来看,许多科研单位和机构对科研项目缺乏具体的标准,这也导致科研人员难以按照规范性的流程开展研究工作。与此同时,向上溯源到智库的构建方面,这一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知识库的标准不够统一。正如上文所述,智库涵盖了多种来源的知识库,如果标准不明,势必会造成科研单位在项目规定方面也缺乏统一明确的标准,导致科研工作质量下降[7]。总之,基于知识库的高校新型科研智库构建虽具备专业资源、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但在实践过程中,以上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4 基于知识库的高校新型科研智库构建与服务优化策略
  4.1 理念方面,高度重视新型科研智库建设
   建设高校新型科研智库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因此智库建设单位要从思想上重视这一工作,积极与知识库形成合作关系,以知识库为依托,谋划好、落实好科研智库的建设工作,助力我国的科研创新。
  4.2 体制方面,建立健全新型智库领导与制度体系
   由于新型科研智库涉及的面广、人员杂、机构多,所以其构建与服务难度较大,因此必须加强领导力度。智库机构可以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权,分工管理知识库资格审查资源构建事宜、资源数据统一标准事宜、科研立项指导与选题指南事宜、经费管理事宜、科研成果评价转化与推广事宜、科研国际交流事宜等,保证智库从知识库资源构建层面到成果交流层面的服务是高效有序、有条不紊的。同时,建立健全新型智库领导与制度体系也有利于树立新型科研智库的品牌,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吸引更专业和优质的知识库与之合作,吸引更多科研人员使用智库,从而形成智库服务的良性循环。
  4.3 保障方面,明确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
   科研管理部门要将工作重点放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经济保障,即为智库建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来源,保障其构建和服务的物质基础。二是人才保障,科研管理部门要为智库构建招揽复合型人才,以确保智库使用的便捷性。三是技术保障,是指維护知识库的数据,及时更新数据库资源,以保障智库的有效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推动了智库的转型,笔者认为,高校只有打破各自为营的传统,放眼于共享的、无边界的信息交流平台,才能形成依托专业知识库的新型智库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王超,王光志.适应科技智库创新政策研究需求的政策内容分析框架探究[J].科学与管理,2019(3):33-41.
  [2]李艳杰.谈智库种类的划分[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45-46.
  [3]刘莉,刘文云,苏庆收,等.机构知识库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因素、障碍及方向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9(7):48-53.
  [4]张燕.基于新型智库服务的知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路径选择[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07-111,124.
  [5]胡薇薇.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智库功能定位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6):49-51.
  [6]毕煜,刘文云.基于机构知识库系统构建学科决策智库:以山东理工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6):38-42.
  [7]卢江阳.完善我国智库科研管理运行机制的对策思考:基于中美智库比较分析[J].理论月刊,2018(2):172-177.
  (编校:周雪芹)
  收稿日期:2020-02-15
  作者简介:马艳芳(1977—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23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