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妈妈的柴火灶——粽子快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五月初五端阳节的这一天,母亲们忙着把刚出锅的粽子,各自上门分送给亲朋邻里相互品尝,并相互夸奖其粽子形式和美味,一派快乐和谐“吃百家粽”的景象。可惜这景象今日已不复存在,现在的礼尚往来也失去了从前的味道。后来有一次偶然翻阅《南齐书》有记载:粽子,在南北朝时,一度被奉为外交礼品。才知道那个时候就开始搞美食外交了。
  那时候端阳节各家各户的门上都挂上新鲜菖蒲,听大人们说是用来辟邪的,等菖蒲风干后煮水洗澡,可让人一年不生疮并保佑平安。其实古人对端阳节的忌讳更多,比如《酉阳杂俎》记有:端阳禁忌选房和上房顶;《帝京岁时红胜》记有:端阳禁忌到水边汲水;《抱朴子》记有:端阳禁忌出远门或夫妻同房;《荆楚发时记》记有:五月,俗称恶月,五月五日尤甚。
  如此多的禁忌,主要源于端阳节前后正值春夏之交,气候潮湿多变,长虫生疮最易感冒得病,并且还是瘟疫最流行的季节,所以端阳的风俗其实与防病治病有关。于是用菖蒲水搓澡净身以及喝雄黃酒等习俗应运而生。大人们有时还把吃剩的雄黄酒涂在小孩前额,或洒在房间四周,据说可以为小孩壮阳辟邪。这种习俗如今在大西南的武陵山区依然可见。不过在吃粽子时,少了喝雄黄酒,多了吃咸鸭蛋和糖大蒜的习惯。
  粽子一开始是用竹筒来装米做成的,以后用菰叶包米叫做“角黍”或“角粽”,基本就是我们现在的四角三棱锥体粽子。在古代,帝王是用牛来祭祀社稷(土神和谷神),于是在五月黄熟的黍,用菰叶包成类似祭坛上牛的角形,这时粽子的形态和用来祭祀的含义就不难理解了。据说,封粽子为端午节节令食品,是唐代玄宗皇帝,他还挥毫题过诗:“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这便是“巧粽”的由来。大约就是在这时,粽子东渡日本,成了日本人的“茅卷”。
  在我老家,大西南的武陵山区吃的是一种碱水粽子,即用碱水泡米,箬叶(竹叶的一种)裹捆成四角三棱锥体形;碱水粽子不成不甜,多吃几个也不腻,并且有一股世外的幽香;也有用白糖合炒黄豆面蘸着吃。
  有一年端阳节,我看见母亲先包几个极小粽子,然后将小粽子又分别包进与其他粽子一般大小的粽子里。母亲说谁吃到了这“怀胎”粽子谁今后就会有福气。于是我们兄弟姐妹争相多吃粽子,都期望吃到“怀胎”粽子而让福气降临到自己的身上(在母亲眼神的暗示下,我第一个“找”到了“怀胎”粽,但当我拿着粽子解不开绳子时,母亲常会说:“狗吃粽子无解哦!”)。那时我理解的有福气,就是顿顿吃香肉,天天穿新衣。有些地方是把绿豆和大枣放进几个粽子里,谁吃到了谁有福气。
  其实以吃另类粽子来获得福气或运气的方式,在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中已有体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秀才在临赴考场之前,都要吃家人特别包制的粽子,其形状像一管细长的毛笔,叫做“笔粽”,谐音“必中”,以讨得口彩吉言。
  这些民间包粽的习俗,同时也促进了粽子从内心到形式的多样化。如以包法来论,有正三角、枕头、四角形、斜三角、铲子头等形状;以馅料来论,有甜粽的绿豆仁、莲蓉、四黄、核桃、枣泥、豆沙等;有成粽的火腿、蛋黄、咸肉、腊肉、叉烧、烧鸡、卤鸭及山珍海味等。其名字也五花八门:巧粽、菱粽、灰粽、肉粽、筒粽、砣粽、锥粽、八宝粽、九子粽、枕头粽、四(五、六)角粽、百子粽、奶子粽、叉烧粽、碱水粽等等。有趣的是,广西有一种用30斤糯米和一整只鸡为馅料包成的粽子,据说此巨粽要在锅里煮两天两夜才能吃。
  吃粽子不仅形状馅料讲究,所选糯米及煮法也有讲究。做粽的上乘糯米应为山地瘦瘠之土长出来的圆糯(长糯次之);而煮粽需要先将锅内水烧沸,然后将粽子下锅,使粽子全部没在水中,上面用竹架和石头压实,用大火烧煮1小时后,改用小火煮,煮时始终保持粽子不动,停火后在锅里多焐一下再起锅。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秋天我平生第一次吃到深受广大群众喜欢的最正宗的嘉兴肉粽,那香糯滋滋如云里雾里。这是嘉兴五芳斋粽子店的传统产品,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然而举国上下冰冻粽子的普及,使我们当下天天都能吃到全国各地的名粽,虽然口福多多了,但这极大地淡化了端午节神秘而欢快的气氛,淡化了胃口对端午那天粽子的向往。每到端午节,我基本都是有气无力地给远在成都的哥们发一短信:粽子快乐!不过正由于粽子的日常化,我常常将熟粽子买回家,解开粽叶对剖两半,在两截面上分别摁下几粒花椒和葱粒,然后起个油锅加点盐,将截面用小火煎成金黄起锅趁热入口下稀饭,那种麻香和糯酥,解了我在北京日夜想吃成都“油煎糯米块”的馋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253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