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凤华

【摘要】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影响。方法 108例糖尿病患者, 按照奇偶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前, 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为(11.27±2.11)、(14.33±1.70)mmol/L, 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为(11.13±1.81)、(14.25±1.79)mmol/L;护理后, 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为(5.62±1.31)、(7.50±1.71)mmol/L, 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为(7.32±1.68)、(10.31±1.94)mmol/L。护理前,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改善患者病情,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糖尿病;血糖控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4.102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长期存在高血糖可导致各种组织, 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及功能障碍[1]。近年来, 随着城市化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同时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 导致肥胖和超重人口数量增加, 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呈逐年升高的趋势[2]。糖尿病患者多通过口服药物、胰岛素注射及饮食或运动等来控制血糖, 若患者依从性差, 极易导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升高, 因此控制血糖至关重要。本文作者通过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4例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且已排除精神疾病患者、合并严重脏器及组织疾病患者。本研究方案已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按照奇偶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54例。實验组中, 男36例, 女18例;年龄46~70岁, 平均年龄(61.56±5.23)岁;病程5~12年, 平均病程(8.31±2.25)年。对照组中, 男37例, 女17例;年龄47~69岁, 平均年龄(61.62±4.95)岁;病程6~12年, 平均病程(8.49±2.3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即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及日常注意事项提醒等。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①入院宣教:患者入院后, 护理人员应在详细掌握患者病史、既往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等, 从而根据病情评估患者具体情况, 再行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采取定时或不定时形式, 以电话、网络咨询、专家讲座、家庭随访等为主, 内容包括糖尿病相关知识、糖尿病并发症及危害等, 并注重提醒患者糖尿病可预可治, 同时向患者讲解糖尿病饮食、运动及降糖药物相关知识及血糖控制目的, 病情监测等, 让患者掌握低血糖异常处理措施、胰岛素制剂保存方法及胰岛素注射器消毒、注射技术等知识, 确保患者能够根据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3]。同时,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 了解患者当前心理状况, 并根据患者职业、病情、病程及教育程度等来采取针对性措施, 以缓解患者负面情绪, 促使患者能够以足够的信心配合治疗, 进而提高治疗效果。②病房护理:在患者入院后, 应让患者对自己所住环境有个充分的了解, 并保证患者病房舒适、干净, 温、湿度适宜, 光照充足, 空气畅通, 确保患者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治疗。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还应多与患者家属沟通, 并让患者家属参与到治疗当中, 在让患者家属对于糖尿病有一定掌握后, 能够帮助患者做好治疗相关辅助工作, 并监督患者改正不良生活习惯, 养成主动管理的能力, 从而可以积极配合治疗。④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按照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活动习惯等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护理方案, 以通过控制食物总能量的摄入, 促使营养均衡, 来控制血糖。⑤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应采用宣传手册、口头宣教及幻灯片或视频播放等方式强化患者对降糖药物的掌握, 让患者能够掌握降糖药物的种类、特点、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若患者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还应让患者掌握胰岛素使用方法、保存方法、注射方法等。同时, 还应特别注意培养患者对于不良反应如血糖过高或过低时的自救措施。出院后, 应帮助患者掌握胰岛素注射部位及方法等[4]。⑥运动护理:规律运动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有利于患者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 降低血管意外风险发生率;同时, 通过规律运动降低体重可有效预防糖尿病, 并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每周进行有氧运动应>150 min。护理人员应按照患者病情及个人基本资料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 并激励患者于餐后进行少量适宜运动, 运动量以身体微汗及经休息可快速恢复为宜。同时, 应叮嘱患者切不可空腹运动, 同时运动时若血糖过高或过低, 应暂停运动并采取处理措施, 至血糖稳定后再行运动[5]。⑦切忌吸烟:吸烟可诱发糖尿病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 加速患者死亡。因此,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吸烟情况, 协助患者戒一切烟草制品, 以改善患者代谢指标、降低患者血压及蛋白尿水平,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⑧出院后护理:作为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 糖尿病须终身进行治疗, 因此出院后护理至关重要。出院后, 护理人员应定期协助患者强化自我干预及管理能力, 将住院治疗时方案延续到出院后, 并通过电话、上门随访等来监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实施情况, 以确保患者出院后血糖控制。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变化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 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为(11.27±2.11)、(14.33±1.70)mmol/L, 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为(11.13±1.81)、(14.25±1.79)mmol/L;护理后, 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为(5.62±1.31)、(7.50±1.71)mmol/L, 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為(7.32±1.68)、(10.31±1.94)mmol/L。护理前,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临床认为, 所有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基础是生活方式的干预, 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听从专业人员的建议, 有效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尤其是饮食习惯及运动习惯, 才能更有效控制血糖, 从而改善糖尿病病情。还需要注意的是, 让患者掌握血糖监测方法, 及时监测血糖变化, 并通过血糖监测解决患者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为患者提供更便利的监测方法, 才能使医院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案, 从而达到真正控制血糖的目的[6-10]。

综上所述, 给予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改善患者病情,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振华.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9):1287-1288.

[2] 靳建玉.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遵医行为的影响.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7, 11(2):172.

[3] 王宁, 邓海燕.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相关性研究.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 3(1):129-130.

[4] 高燕. 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8):58-60.

[5] 孟苗, 袁晓伟.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 医药前沿, 2016, 6(25):310-311.

[6] 邓水桃.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2):116-117.

[7] 董丽敏, 印娟.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河北医药, 2015, 37(19):3006-3009.

[8] 刘玉红.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4):3-4.

[9] 杨琴.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 3(1):78-80.

[10] 邱敏玲.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11, 9(18):84-85.

[收稿日期:2018-11-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4074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