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成龙叱咤影坛40年新片海报欣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童年生活
  
  成龙生于1954年,父母是从山东逃难到香港认识的。由于成龙是在香港出生,父母为纪念逃难平安,所以给他取名陈港生。成龙小时不喜读书,却常打架闹事,所以他读完小一便已辍学。
  成龙除了喜欢打架之外,还喜欢看武侠片,一心想上山学艺。一天,父亲带成龙拜访著名的京剧武生于占元师傅,他正是成龙崇拜的武侠女星于素秋的父亲,成龙看到许多学生在旁勤奋练功,觉得非常羡慕,便要求父亲让他在这练武。于是,成龙便成为这里的一员。于占元师傅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老行规矩的严厉与苦练,不到四天,成龙就后悔了。可父亲在把他送进学院之后,就飞往澳州了。
  
  七小福
  
  于师父为成龙起了一个名,叫元楼,其它的师兄弟也是以元字为名,每天的操练包括脚上功夫、打斗方式、特技动作等,另外还有如拉筋、劈腿、翻斗等动作。成龙就在每天接近十九个小时的艰苦训练中成长。早上练功,压腿的时候倒可以睡点觉,几乎所有人都是架着腿睡觉的,吃过饭,就练声吊嗓或读书。
  在一次京剧表演中,于师父选了元龙(洪金宝)、元泰、元华、元武、元奎、元彪和成龙,担演一套京剧《七小福》的主角,从此人们便称他们为七小福。他们在荔园游乐场长期表演京剧,在一出戏里什么都做,像孙悟空大闹盘丝洞,他们一会儿是妖女蜘蛛精,一会儿是孙悟空用手变的小猴,一会儿是天兵天将。此外,成龙还常去片场演些童角、临时演员之类,所以很早就出道了。
  
  武师生涯
  
  随着年代的变迁,京剧慢慢衰落,于师父便开始把他们外借给电影公司当武师。辗转就到十七岁了,成龙满师的日子也到了,他像其他武师一样每天等候导演来挑人。因为他年轻,身手灵活且勇于尝试,有什么高难度动作导演就会想起他。后来师兄洪金宝介绍成龙到嘉禾担任特技工作,在《精武门》中那个被李小龙一脚踢飞,破窗而去飞出6米的家伙就是他。成龙落地时的感觉“就像是被车撞了一般”,但他还是为得到大师兄洪金宝、导演罗维和李小龙三人的同时称赞而感到高兴。
  
  票房毒药的日子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正是李小龙当道的时候,李小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开拓了功夫片的新潮流。那时,功夫片充斥市场,有数之不尽的假李小龙。直到李小龙死后,情况也没有转变。罗维导演是李小龙的知遇人,他是第一个找李小龙回港拍片的,成龙则成为罗维继李小龙后第二个栽培的对象,而“成龙”这个名字,就是在那时候改的。罗维培养成龙,只在意把成龙塑造成李小龙接班人,没有发掘成龙自身的特质,可惜成龙不适合李小龙的演绎方法,一连几部影片都票房失利,成龙变成了票房毒药。
  
  塑造成龙式功夫
  
  成龙当然不甘屈居作影武者,他知道他有十年扎实的功底,他要打破李小龙以及他的神话。于是在精心策划下,《蛇形刁手》、《醉拳》破茧而出,成龙把大量的喜剧元素加入戏中,大受欢迎。1983年他执导《龙少爷》,再掀热潮。其后,他与洪金宝、元彪拍《奇谋妙计五福星》、《快餐车》、《福星高照》、《夏日福星》、《龙的心》……不过这个时期的作品都是洪家班的风格,直到《警察故事》才自然流露出成龙自己的风格。之后,成龙推出《龙兄虎弟》、《A计划续集》、《飞龙猛将》、《警察故事续集》、《飞鹰计划》等,而《简单任务》大收5700多万港币,这个纪录直到2001年才被周星驰的《少林足球》打破。
  成龙打造的新功夫潮流,打破了生硬的李小龙格式。李不苟言笑,成龙诙谐调皮;李正面伟大,成龙轻松随意;李冷漠孤僻,成龙亲切近人。成龙调节了李小龙过度阳刚的英雄主义片种,使人紧绷的神经松懈下来,慢慢的,大家便倒向成龙,功夫喜剧渐渐成了潮流。
  
  进军好莱坞
  
  成龙驰骋影坛二十多年,动作喜剧的风格一直没改过。1999年他曾想转型拍言情片,但《玻璃樽》的票房不理想,观众对他的白马王子形象并不欢迎。于是他又转回老路,直到去好莱坞发展。《尖峰时刻》一举攻克美国,其后的《尖峰时刻2》、《上海正午2》成绩尚佳。不过,在好莱坞告捷的同时,成龙一直在流失亚洲观众。在以后的几年中,成龙屈从于美国电影模式,不断重复自己,迷失了自我,他的票房一部不如一部,成龙变成了一个空名头。
  
  回归香港
  
  在又一个不变则亡的关口,成龙选择回香港发展。2004年,凭借《新警察故事》,成龙开创“二度警察”的黄金时代,影片既有迎合新新人类的时尚新潮,也不乏老一代的感伤怀旧,成为10年来港产合拍片的票房冠军。
  成龙的神话,几经起伏跌宕,今天终于定格于顶峰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095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