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融媒体背景下摄影记者应具备的素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促使摄影记者的工作环境产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也对摄影记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明确融媒体背景下摄影记者应具备的素质,则能够为摄影记记者队伍建设工作指明方向。本文在对融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发展环境的改变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从技术与伦理两个层面,对融媒体背景下摄影记者应当具备的素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记者;信息传播环境;专业能力;伦理素养
  一、融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发展环境的改变
  在融媒体背景下,社会大众具有了更为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与信息发布渠道,与此同时,摄影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手机摄影技术的发展,促使社会大众能够拍摄出符合普通质量标准的新闻图片,并且他们可以将自身拍摄的照片发布到自媒体平台当中,从而推动新闻信息的快速传播。“公民摄影师”的出现,打破了专业摄影记者在新闻影像叙事方面的垄断地位,特别是在数量方面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方面,“公民摄影师”体现出了专业摄影师所不具备的明显优势。如当冲突和灾难来临时,专业新闻摄影工作者在没有赶到新闻现场或者无权进入新闻现场时,新闻现场附近的社会大众所拍摄与发布的图片、视频等就已经出现在网络平台当中。与此同时,与专业新闻摄影工作者相同的是,许多“公民摄影师”同样重视人文关怀与人性主义的表达,并且同样可以通过发布新闻摄影作品来改变舆论进程甚至社会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专业新闻摄影工作者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会被不断挤压么?事实上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即新媒体的发展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媒体,“公民摄影师”也无法完全取代专业新闻摄影工作者。从积极层面来看,“公民摄影师”甚至发挥出为专业新闻摄影工作者“减负”的作用,从而促使新闻摄影工作者能够向更为专业的领域发展,进而为专业新闻摄影工作者的蜕变提供难得的机遇。
  在融媒体时代中,面对不断革新的新闻摄影设备与技术,新闻摄影工作者可以通过学习新的新闻摄影理论、掌握新的新闻摄影技术来适应时代发展对自身专业技能提出的要求,而在专业技能要求之外,融媒体下的信息传播环境也对新闻摄影工作者专业伦理素养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这则决定了提升新闻摄影工作者的伦理素养,是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队伍建设工作需要关注与强调的重要问题。具體而言,数字技术的发展对新闻摄影工作者专业伦理素养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在数字影响处理设备Scitex出现不久,新闻影像被篡改的现象就已经出现,如《国家地理》杂志中出现的“金字塔事件”,新闻摄影工作者为了让图片更加美观,而对新闻摄影作品中出现的“金字塔”进行了挪动。即便这一行为的出发点在于提升新闻摄影作品的视觉审美性,但是却也对新闻摄影作品的真实性造成了破坏并对传统的新闻摄影伦理观带来的冲突。与此同时,相对于传统的新闻摄影而言,融媒体时代下的图片修改痕迹十分隐晦,这则为新闻摄影工作者新闻伦理失范行为的发现带来了更大的难度。由此可见,融媒体平台中新闻摄影技术、编辑技术的发展,促使新闻摄影工作者能够更加便捷的掌控新闻摄影作品生产的整个流程,这对于激发新闻摄影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新闻摄影工作者成为了新闻摄影作品的第一位把关者,而摄影作品造假技术的发展与成本的降低,也提升了新闻摄影工作者挑战传统新闻伦理而罔顾新闻客观性原则的风险。
  二、新时期摄影记者必备素质
  (一)技术层面的专业化
  具体而言,摄影记者技术层面的专业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闻摄影工作者需要对融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特点以及自身专业素养发展方向做出了解。在新闻摄影作品的传播中,新媒体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中的新闻摄影作品传播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更大的传播范围以及更快的传播速度。在此背景下,推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整合,实现新闻摄影作品传播的传媒一体化发展,能够促使新闻摄影作品传播工作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由此可见,新闻摄影工作者需要认识到新媒体在新闻摄影传播中的优势,并有意识的深化自身对新媒体信息传播所具有的认知,了解新媒体环境下自身专业素养发展方向,从而为传媒一体化的实现以及新闻摄影作品传播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其次,新闻摄影工作者需要展现专业新闻摄影与“公民摄影”之间的区别。如果新闻摄影工作者所拍摄与传播的新闻摄影作品与社会大众所拍摄与传播的作品没有区别,则新闻摄影工作者所具有的专业性就难以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对于专业新闻人与专业新闻媒体权威性的提升是十分不利的。在此背景下,新闻摄影工作者不仅需要推动自身新闻摄影作品创作态度与创作思维的专业化,而且需要实现新闻作品创作手段与创作设备的专业化,如利用数码相机提升新闻摄影作品传播的时效性,对无人机航拍、Gopro、3D立体相机等多元化的摄影设备进行协调运用等。与此同时,新闻摄影工作者需要严格遵守行业内技术标准,在对新闻事实做出公正客观的呈现基础上,强调新闻摄影作品质量、视觉冲击力、人文色彩的提升。
  最后,新闻摄影工作者需要推动新闻摄影内容的创新。创新意识的强化、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推动新闻摄影工作者更好的适应时代、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融媒体时代中,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大众的信息接受特点与阅读习惯,新闻摄影工作者需要确保新闻摄影组品能够呈现出“图胜于言”的特点,从而在吸引社会大众视觉关注的基础上帮助社会大众更加高效的抓住新闻报道中的重点内容。具体而言,新闻摄影内容的创新,要求新闻摄影工作者能够了解社会大众关注的内容并以此为依据抓取与呈现热点新闻,与此同时,新闻摄影工作者需要重视呈现新生事物,重视使用发散的、开放的思维对新闻事物或者新闻事件进行呈现,从而为社会大众带来新的信息体验、审美体验与情感体验。
  (二)伦理层面的规范化
  具体而言,新闻摄影记者伦理层面的规范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新闻摄影记者需要认识到摄影技术发展所引发的新闻摄影作品失实现象并有意识的避免出现这些现象。当前,新闻摄影失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事实造假会导致新闻摄影作品失实,如摆拍、图文不符以及部分真实等都属于事实造假行为;另一方面,后期处理会导致新闻摄影作品失实,如依托图片合成技术开展图片拼接、夸张事实甚至无中生有等。由此可见,摄影技术以及后期处理技术的发展,促使新闻摄影造假呈现出了极低的技术成本,同时也导致摄影记者面临着更为强烈的诱惑,这种诱惑也许是来自于对新闻摄影完美主义的可以追求,也可能来自于对名利以及作品市场价值的追逐等。无论如何,真实性是新闻摄影作品生命力的重要保障,对新闻事实的客观呈现是新闻摄影作品所具有的最大魅力,因此,新闻摄影记者需要认识到融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领域容易出现的伦理失范现象,并在强化自律的基础上将真实性作为开展新闻摄影工作的原则与底线。
  其次,新闻摄影记者需要做好自我把关工作。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记者所具有的主体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与此同时,新闻摄影记者也需要扮演摄影作品把关者这一角色。为了做好自我把关工作,新闻摄影记者需要明确新闻摄影工作所具有的目的与意义,谨记新闻摄影工作不仅需要客观的呈现新闻事件,而起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此,新闻摄影记者需要在拍摄过程中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以及人文关怀,避免为了引起轰动效应而贩卖悲伤或者视觉暴力。另外,新闻摄影记者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闻摄影工作,通过传播“正能量”来实现新闻摄影工作的舆论引导功能与教育功能。当然,在确保新闻摄影作品真实性、展现新闻摄影作品人文性的基础上,新闻摄影记者还应当强化自身法律意识,避免在新闻摄影过程中出现对他人合法权益进行侵犯等现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环境的改变与新闻摄影技术的发展,对新闻摄影记者的专业技术素养、职业伦理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新闻摄影记者需要对融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特点以及自身专业素养发展方向做出了解,展现专业新闻摄影与“公民摄影”之间的区别并对新闻摄影内容进行创新。与此同时,新闻摄影记者需要认识到摄影技术发展所引发的新闻摄影作品失实现象并有意识的避免出现这些现象,通过做好自我把关工作确保新闻摄影作品具备较高的质量并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瞿波.浅析融媒时代摄影记者的机遇及挑战[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7):112.
  [2]姚洪.媒体融合语境下新闻摄影发展的趋势分析[J].科技传播,2019,11(07):36-37.
  [3]杨光.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摄影传播的挑战与对策[J].科技传播,2019,11(07):60-61.
  [4]余霞.浅析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变革与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6):124.
  作者简介:刘波波(1990.11-)男,汉族,江西省抚州市人,南昌理工学院助教,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摄影摄像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344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