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2017年度流行语“diss”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融合借鉴传播学和修辞学的思路,结合网络新闻标题运用“diss”的实例,从句法特征、语用条件等角度展开分析,总结归纳2017年度流行语“diss”的多种含义。将这一網络热词放在当前社会环境中进行横向和纵向剖析,阐释“diss”成为网络热词的原因。
  关键词:diss 讽刺 调侃 多元 匿名 表达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2-0098-02
  一、“diss”的词源及语义变化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释义,“diss”意为“无礼对待”“冒犯”。“diss”一词是“disrespect”(不尊重) 或“disparage” (轻视) 的简写,是嘻哈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嘻哈文化中,“diss”是指观点不和的歌手用作品互相攻击的行为,是一种发泄情绪、疏通矛盾的有效方式。
  伴随着《中国有嘻哈》这一现象级综艺节目的热播,“diss”迅速风靡网络内外。如今,“diss”已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被赋予了多种含义。“diss”因其多意性和模糊性,也在各大网络媒体的新闻标题中被灵活运用。笔者结合网络新闻、帖文的标题和内容,试概括分析“diss”在不同语境下的语义变化。
  1. “diss”为动词,表示瞧不起或不屑,有“贬低”“轻视”“歧视”“鄙视”之意。
  在此语境下,情绪相对缓和,多描述一方对另一方的看法、观点。
  例1:“特步男相亲被拒”之后:国货岂能被diss!(搜狐科教)
  例2: 董明珠又Diss美的了:我们不是一个等级的企业 (网易财经)
  在此基础上,“diss”更可引申为“胜出”“最好”“最优秀”之意。
  例3:红与黑 | diss全场你差的就是这一件!(“尚羽时尚”微信公众号)
  当情绪色彩加深,“diss”施动方针对受动方的小毛病或小把柄有挑剔、不满和嫌弃的态度时,“diss”又具有了“看不惯”“挖苦”“讥讽”“揶揄”的含义。
  2.“diss”为动词,意为“反对”“否定”
  在此语境中,“diss”的施动方基于受动方既定存在的缺点和错误之处,表达明确而相对客观的否定和批判态度,不带有过多歧视、嘲讽的不平等色彩。当情绪更加强烈时,“diss”可意为“批判”“指责”“谴责”“抨击”。在此基础上,“diss”更可引申为“归罪于”“归咎于”。
  例4: 被各国diss后,特朗普在达沃斯为啥还坚持“美国优先”(海外网)
  例5:一被黑就diss剪辑,综艺剪辑到底该背几成锅?(“硬糖娱乐”微博)
  当“diss”行为更加强烈时,则具有了“攻讦”“攻击”“谩骂”“冲突”的含义,是对受动方不加分析的全面谴责和攻击。
  3.“diss”为动词,意为“挑战”“挑衅”,强调“diss”动作是主动发起的,具有“商业竞争”的含义
  例6:滴滴试水外卖diss美团?意气用事下的错误战略决策(百度百家)
  另外,强调“diss”动作是被动发起时,即在施动方发起“diss”之前,“diss”的受动方已经发生过针对“diss”施动方的某些行为,引起施动方的不满或愤懑进而反击。此时“diss”意为“回应”“反击”“回击”“反抗”“对抗”。
  例7:关晓彤帮青年演员diss质疑:有些人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腾讯娱乐微信公众号)
  例8:美国限制华为手机进入美国市场,中国为什么不能diss回去?(搜狐科技)
  4.“diss”为动词,意“幽默”“调侃”“戏谑”
  不同于“歧视”“嘲讽”的贬义,“diss”表意为“幽默”“调侃”时情感色彩是中性的,是一种无恶意的幽默、开玩笑的行为。
  例9:Diss姐妹花!马思纯模仿周冬雨新片奇葩造型 (网易娱乐)
  该例中的“diss”是自我调侃,与“自黑”“相爱相杀”同义。
  二、“diss”网络热词成因分析
  搜狗输入法发布的《2017年度互联网热词榜》显示,“diss”强势入榜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diss”一词于2017年进入大众视野,源于火爆综艺节目市场的音乐选秀节目《中国有嘻哈》。随后,“diss”一词走出嘻哈圈,在社交平台和网络媒体报道中被广泛运用。“diss”因易于识记,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且其传达出的多种含义契合了当下的时代特征和群体社会心理,被灵活地运用在不同语境中,成为人们争相使用的热词。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全面深化转型时期,政治、经济的飞速发展,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渗透,国内各种思想文化激荡,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和群体心理都呈现出多元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线上沟通更为普遍。互联网的交互、实时、便捷性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具有相同社会心态的网民聚集在互联网平台,推动了网络热词“diss”的加工和传播。此外,商业营销因素的介入也进一步推动了“diss”在互联网平台的风行。由“diss”衍生出的“互怼”的幽默调侃效果,“耿直”“毒舌”的明星人设以及使用“diss”时语气的相对缓和、含蓄,为网民使用“diss”提供了多种选择。相比细致严谨的语言表达方式,“diss”一词拥有极强的概括能力,浓缩承载着多种信息,可以满足网友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表达需求。网民在“diss”原义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语境对“diss”进行多种语义的内容创作,“diss”的流行从网络社交平台蔓延至日常生活中。
  作为滋生网络语言的土壤,网络媒介的特性也影响着网络语言的形态和发展。“网络空间是一个在现实基础上通过人自身的符号和观念构造能力创造出的,具有间接性、虚拟性和开放性的新的存在。”[1]在网络空间中,每个网民都拥有创造和使用网络词汇的权利。网络的匿名性和隐蔽性为网友提供了进入使用网络语言狂欢世界的面具。当网民进入使用网络语言的后台世界时,摆脱了现实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的束缚,随心所欲地进行虚拟人格的建构,任意抒发内心情感,在使用网络语言的狂欢中“彰显个性,要求主体话语权,展现独立意识,表达反抗并颠覆传统秩序的强烈愿望”。[2]同时,“diss”衍生出的多种含义契合了网民的狂欢心态,网民通过文字对“diss”进行颠覆、重构和偏离式强调,表现出狂热的追崇。
  “diss”在表达“不满”“讥讽”“批判”等意时是网友情绪宣泄的体现,与现代人反传统、反权威的心理特征不谋而合。网络空间为网友宣泄情绪,释放压力提供了隐蔽自由的渠道,他们使用网络流行语言对抗严肃而充满秩序的现实世界,消解在现实中接收的压力,获得身心释放。“社会交往中不同身份的人,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他人进行比较和辨别,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身份意识,并使这一意识到的和参与塑造的身份特性呈现出来,以获得意义标识,体现出自己的社会身份,并获得身份认同。”[3]网民在使用“diss”的过程中获得情感共鸣,找到志同道合之人,获得群体认同和归属感,进而在认同中获得信心与自我满足。以狂欢、恶搞的形式与群体中其他成员进行交流互动,并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满足群体中个人的社交需求。
  契合了网民的语言表达需求,简洁精练、直观深入的“diss”一词借助便捷、开放、隐蔽的网络空间迅速风靡,甚至取代了此前“撕”“黑”“怼”等一众网络流行语的地位。“diss”衍生出的多种含义折射出当下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性,网友对“diss”的推崇和热用也是当下社会心态和社会情绪的表征。
  参考文献:
  [1]吴宁.在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之间[J].天津社会科学,2001(4):48-50.
  [2]史鑫.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下的网络传播时代[J].文学教育(下),2016(4):58-59.
  [3]陆小鹿.语言选择和身份认同——基于社会认知语言学视角[J].外国语文,2015,31(6):70-74.
  责任编辑:孙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427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