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古墓博物馆的几点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墓葬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不仅是物质生活的遗存,也是精神生活的反映。目前我国古墓博物馆数量较少,且一些小型墓葬博物馆存在展示形式单一、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文章主要以洛阳古墓博物馆和汉阳陵博物馆为代表进行探讨,对古墓博物馆提几点建议。
  关键词:墓葬;古墓博物馆;建议
  迄今为止,我国各类型的博物馆已有5000多家,而古墓博物馆作为一种主体性陈列在我国现有的博物馆中还属于凤毛麟角。现在文博事业发展迅速,到博物馆参观学习的民众日益增多。墓葬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不仅是物质生活的遗存,也是精神生活的反映,不只关于死,更关于生。古墓是对古人生命意识、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反映[1]。而古墓博物馆的任务在于把这些历史文化合理、充分地表现出来,达到教育公众的目的。
  1 我国古墓博物馆的现状与问题
  現阶段我国对古墓葬的展示主要有两种手段:一是将其集中迁移,重建新的博物馆将其汇集到一处,如洛阳古墓博物馆(现改名为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二是在原墓址上复原或重建,如半坡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懿德太子墓博物馆等,广义上包括如十三陵开放的定陵地宫、清东陵的裕陵地宫等。我国大型墓葬或帝陵的保护程度较好,其保护、研究、展示、宣传的力度较大,但对于一些中小型墓葬来说,还存在展示形式单一、保护力度不够等问题。
  基于国人的传统观念,人们长期对古墓存在敬畏、猎奇又避讳的复杂心理,所以会影响对古墓博物馆的观感,参观观众往往会忽视古墓博物馆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而博物馆作为保存、研究文化遗产的场所,如何全面而合理地向公众展示其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奋斗的方向[2]。
  西安与洛阳两地是我国传承千年的历史名都,唐代诗人王建有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体现出了这两地墓葬信息之丰富、墓葬数量之大。本文主要以洛阳古墓博物馆和汉阳陵博物馆为代表进行探讨。
  洛阳古墓博物馆由一组仿汉代建筑群和一组仿北魏建筑群组成,是一座以历代墓葬和古墓壁画为陈列内容的大型专题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整个博物馆由历代典型墓葬展区、北魏帝王陵展区和古墓丹青精粹展三大展区构成。历代典型墓葬展区,搬迁复原上自西汉下迄宋金时期的典型墓葬25座,内容囊括墓室建筑、砖雕艺术、墓室壁画、出土文物等。北魏帝王陵展区为北魏宣武帝景陵,因盗掘严重,没有开放地宫。宣武帝景陵两侧复原了北魏清河王元怿和江阳王元乂两座壁画墓。古墓丹青精粹展位于河南古代壁画馆内,河南古代壁画馆主体为一座仿汉代阁楼式建筑,精粹展以实物为主。博物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洛阳古墓博物馆为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和公众对于墓葬的复杂心理,弘扬以人为本的观念[3],于2008年更名为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位于西安市北郊的渭河之畔,它依托西汉景帝与王皇后同茔异穴合葬的阳陵陵园而建,开放阳陵地宫,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复原墓葬原态与始态,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墓葬文化,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在此博物馆游览学习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博物馆对墓葬文化还未做到深度挖掘,所能传递出来的文化信息有限,且观众能够参与的互动项目较少,对抱着参观学习目的游客来讲有意犹未尽之感。
  2 对我国古墓博物馆的几点建议
  2.1 “透物见人”
  博物馆与考古的终极目标是在尽可能完备的实物资料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的方式,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分析和解释,阐明人类的发展过程,“透物见人、透物见史”是其一大本质特点[4]。不仅是古墓类的博物馆,甚至许多大型馆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物与人脱节,见物却不能见人。如果不是对博物馆有一定了解的观众,很难了解博物馆中精心摆放的文物所代表的历史内涵。古墓博物馆就更是如此。墓葬与人类社会关系如此紧密,无论是葬具、葬式、陪葬品,还是壁画,都包含大量的文化信息,都应该仔细认真地去挖掘。
  首先,应对墓主人的身份、生平有比较详细的介绍,还要对当时的墓葬制度、风俗进行介绍,让观众可以通过一个墓葬去了解一个时代的墓葬,进而了解墓葬所处的那个时代,层层递进,达到公众教育的目的。其次,作为古墓博物馆中的辅助展品,视频、图片与文字缺一不可。现阶段博物馆内的辅助展品仍以文字为主,可大量的文字会使人产生疲惫感。视频片段能通过动态影像传递知识内容,如这两年大火的《国家宝藏》,节目里演绎着文物的前世今生,文物的价值总体现在背后的“人”上。古墓博物馆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通过墓葬中代表性的文物,精美的陪葬品或有价值的壁画都可,来演绎墓主人的前世,有趣又富有极强的教育意义。一般综合性博物馆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综合性博物馆内的藏品来源各式各样,而古墓博物馆却有着先天独具的优势,可以详细、准确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极具教育意义。
  2.2 运用高科技手段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体验
  因中国人对墓葬天然带着抵触心理,而与之相配的多为古代建筑或是仿古建筑,更会加剧这样的心理。此时就应该在博物馆内多展示科技的力量,加强与观众的互动,使参观者能够近距离接触到墓葬,接触到墓葬文化,从而摒弃因墓葬文化知识不充足而产生的猎奇、避讳等心理。
  古墓博物馆更需要有详实的讲解内容,不只是馆内人工的讲解,更多的是依托于科技之上的讲解器。韩国景福宫内的讲解器是一只触摸笔,在租赁时工作人员会给一张地图,触摸笔触碰到地图上的任何一个位置,都能听到那个位置详细的讲解内容,既有趣又能一一对应,非常适合古墓博物馆。在进入古墓博物馆的地宫之前,可以通过VCR让观众对整体建筑有一个初步了解,对墓葬主人、出土的精美陪葬品有一个印象。而在笔者的调查问卷中,观众最希望在古墓博物馆中运用VR技术复原墓葬的原始面貌,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依托于科技,还可以开发益智类的小游戏,如拼图、作画等。
  2.3 加强文创产品的开发
  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要能够践行“把博物馆带回家”这个理念、古墓博物馆的文化内涵丰富,在保证社会意义的同时,应挖掘其商业价值[5]。无论是精雕细琢的壁画,还是精美的陪葬品,都是文创产品绝佳的设计内容,只要认真挖掘其内涵,就能设计出精美的文创产品。古墓博物馆中的文创产品应尽量减少复制品的出现,主要原因是国人的“吉凶”观念,用陪葬品的复制品摆放于家中或与吃相关,都是不太合适的。“吉凶”观念也是古墓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的一大难关。
  只要深入了解墓葬文化,观众就会发现,古人比现代人更有“吉凶”观念,而墓葬中处处都展现着吉祥的寓意。古人认为人死后是有灵魂的,灵魂可以庇护活着的人,也可以扰乱活人的生活秩序,这要看死者是否在阴间幸福安宁地活着。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古人在处置死者时,处处趋吉避凶,将人世间所有的吉祥祝福都通过墓地、葬俗、随葬品、装饰纹样等体现出来,构成中国古代墓葬文化趋吉避凶的永恒主体,希望观众能更多进入到古墓博物馆中体会古人的智慧!
  参考文献
  [1]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姚安.博物馆十二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张之恒.考古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马晶晶.当代博物馆文创产品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吕梁学院学报,2015(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502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