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榆次后沟古村旅游开发现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017年10月18日,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令人振奋,而要想推进这一战略,乡村旅游是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中,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源头和根基的古村落,是各种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一种独特而不可替代的旅游资源,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最生态化的记忆,是中国几千年来农耕文化的具体表现,是山西古村落文化的代表,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已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和新热点。但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大部分学者在微观上的相关实证研究较少,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均鲜有涉及。
  本文围绕榆次后沟古村旅游资源,主要运用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对后沟古村的资源开发概况进行了梳理研究,并结合SWOT综合分析,对后沟古村旅游提出了发展建议,为榆次后沟古村后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省内同类型其他古村落更好地开发景区旅游资源,提高整个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后沟古村;乡村旅游;旅游资源开发
  一、榆次后沟古村概况
  后沟古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与寿阳县相邻,总占地2000余亩,其中耕地1200亩,现有居民75户,251人。后沟古村以其古朴的农耕文化、纯正的自然文化、传统的信仰文化、灵动的生态文化,构成了完整的民间文化体系。2003年1月,榆次后沟古村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古村落农耕文化遗产保护采样地。
  二、榆次后沟古村旅游资源开发概况
  2004年3月,榆次投资8000万元对后沟古村进行修复,2005年9月正式建成运营。2006年初,榆次后沟景区基本形成了“观光游览,参与釆摘,绿色饮食,农副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景区,初步起到了让游客愉悦身心、观光游览、购买土特产和了解农耕文化的效果。2010年4月,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接受了榆次后沟古村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委托管理经营后沟景区的重任,开启了校企合作、优势互补经营后沟古村的新局面。
  然而,经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法,我们发现:由于后沟古村使用权转移、活动内容吸引力不足、人员懈怠、产品丰富度不够、目标针对性不强、休闲体验性不高、市场推广度不足、门票涨价、活动未真正使后沟人民受益、当地居民与旅游人民未实现和谐相处、交通落后、劳动力流失、服务水平低、服务基础设施不完善、“智囊”团队未能长效监管,适时规划景区等原因,后沟古村之后的发展再次转入低潮。
  现今,游客住宿方面,榆次后沟古村景区内没有正规的酒店,农家乐数量少而质量低,服务差,设施不完善但价格便宜,因游客减少,经济利益少等原因而停止营业,剩余农家乐相对竞争压力较小;旅游景点杂而乱,历史文化或延伸价值低,路线尚待规划,游览时间短,旅游延伸产品少;除游客以外,古村的收入来源还包括来拍戏取景的剧组人员与来写生或调查的老师与学生。现在游客一天只有不到百人,节假日略有增加,摆摊老人一天收入浮动在8~30元。
  三、榆次后沟古村SWOT综合分析
  3.1 内部优势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1)旅游资源独特性。后沟古村在依山傍水,空气清新,宁静幽远,自然生态情况良好的基础上,具有独特的物质文化,如独特的民居建筑形式和独特的佛、道、儒建筑,除此之外,后沟古村完好的保存了北方汉民族农耕文化和传统的民风民俗,具有独特的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2)旅游資源原生态性。后沟古村开发时间较晚,可开发空间较大,目前仍良好的保留着原生态的自然和人文风貌。
  (3)旅游资源密集性。后沟古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与寿阳县相邻,是山西中心腹地,总占地2000余亩,占地不大的古村落却汇集了大量旅游资源,如传统建筑、神庙系统、古排水系统等等,拿庙宇来说,方圆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村落有13座庙,供奉了18位神,资源密集性高。
  (4)文化资源的再生性优势。与传统意义上的资源诸如煤炭、石油、钢铁、木材、建材、电力等硬性资源相比,后沟古村旅游资源是一种文化资源,其开发和再生产所需投入不多,是一种低耗能高效型的新兴文化经济形式。
  (5)欠发达地区经济后发的优势。第一,乡村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积累了经验教训,有明显的“溢出效应”,作为后来者,榆次后沟古村可以吸取教训,借鉴经验,进行模仿并创新;第二,后沟古村经济不发达的局面使得后沟古村当地政府和民众产生一种巨大的希望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实现旅游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强烈愿望;第三,后沟古村由于开发较晚,工业化进程较滞后等原因,使得当地的人文景观较完整地保留,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从而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劣势(Weaknesses)
  (1)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方面的劣势。后沟古村占地面积小,人口总量少,本地市场规模有限,各项指标都较低,旅游产业发展的成本相对较高,不具有综合比较竞争优势。
  (2)可进入性方面的劣势。后沟古村地处山西腹地,远离山西旅游资源的主要黄金旅游线。距离中心市场较远,游客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都很大。且交通条件落后:通往古村的路况较差,客运班车往返只有一趟,相隔时间长,可承载游客数量低。
  (3)旅游资源内涵开发不到位。后沟古村旅游资源的内涵挖掘不够,产品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后沟古村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未能挖掘文化的内涵,产品依然停留在初级阶段,旅游项目呆板,产品类型单一,民俗特色吸引力较小。
  (4)古村基础设施落后。后沟古村卫生环境差,古村牛棚马圈、猪栏鸡舍、工艺作坊等都应提高卫生标准,除此之外,后沟古村公共服务设施少,安全隐患不够重视,接待能力差,承载能力低。
  (5)资金和人力资源匮乏。后沟古村地理位置偏远,经济落后,导致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较少,高层次、高水平的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专业人才匮乏,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服务水平偏低。   3.2 外部因素
  (一)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1)经济大环境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乡镇网络体系的完善,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客观上有力地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后沟古村旅游的发展。
  (2)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后沟古村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充满乡土气息的民族风情日益成为旅游者心目中的旅游热点。民族文化旅游因其独具的民族性、地域性、知识性、参与性等特点,较好地满足了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乡村旅游的发展机遇。2017年10月18日,党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是推进这一战略重要途径,后沟古村是山西古村落文化的代表,有更广阔的投资空间、消费市场和难得的历史机遇。
  (4)“影片”效应的优势。《抗战奇侠》《大槐树》等电视剧在后沟取景拍摄,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后沟的知名度。
  (5)拉动内需的机遇。当今时代,旅游已经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领域。国家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二)威胁分析(Threats)
  (1)旅游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威胁了后沟古村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出掀起了一股 “乡村”热,各地都把旅游业作为其国民经济的优势产业或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发展,旅游资源的相似性、旅游客源市场定位的趋同性、旅游产品的雷同性等,势必加剧旅游产品的竞争。
  (2)民族文化的原生性被扭曲的威胁。由于片面地追逐经济效益,使得后沟传统文化被舞台化、商品化和媚俗化,民族文化的传统氛围被淡化,失去了自身独有的文化魅力,破坏了文化的原生性。
  (3)外来文化威胁。面对大量异地游客的涌入使得形形色色的外部信息、生活方式、思想觀念和文化活动冲击着后沟古村的自然经济、民俗文化艺术,加剧了本土原生态文化的变异和消失,严重危及本土原生态文化的生存。
  四、榆次后沟古村发展建议
  (一)旅游路线规划
  利用古村农林资源,走乡村旅游路线,依托古村山地资源,走活力运动路线、整合周边资源,走带动化路线、加强节事活动,走市场化路线。
  (二)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
  (1)采摘区(生态果园)。以目前生态果园为基础,选择果树林,因时开发采摘园、因地制宜设立瓜果廊道。同时配套建立瓜果农事解说系统,进行现场农耕科教活动,定时播放采摘、销售等信息;建立水果品尝与交易场所,进行即时采摘、即时包装、即时销售。
  (2)农家乐的重新规划。通过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保证器具统一化、卫生安全化、菜肴本土化、质量标准化,突出后沟的风俗人情和深厚的传统文化,打造特色美食、特色农家。
  (3)开发特色文创产品。制作后沟特色文创产品,赠送景区优惠券,在特别时节提供优惠活动,鼓励游客重复游览,通过旅游者购买旅游特色文创产品分享旅行经历,达到口耳相传的宣传效果。
  (4)深化旅游供给侧,推进“互联网+”。积极推进“互联网+旅游”形式,形成全新的乡村旅游“智慧”服务。通过将景区介绍、核心景点导游词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利用多媒体微信平台和二维码展示,便于游客随时随地了解景区。
  (三)融入区域合作旅游环境,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与周边景点合作、联动发展同时,加大宣传投入利用电视媒介、微电影、微视频等宣传后沟古村旅游。加大与省内各大报刊如山西日报、山西青年报、生活文摘报等合办旅游专栏的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后沟旅游产品和线路。同时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根据游客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媒介,设立古村自身的门户网站,游客通过登录微信客户端扫描二维码来了解古村的基本相关信息。除此之外,引入现代营销理念。
  旅游者是最大的宣传团队,搭建游客、企业、政府快速信息交换的信息平台,鼓励游客撰写发表游览体会与心得,是以游客带动游客的方式宣传古村旅游的最佳方式。大力推进历史文化保护,按照点、线、面的思路,加强古村落的挖掘、梳理和保护,形成科学、系统的保护体制。充分利用古村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地发展文化旅游和古村落,实现古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后沟古村落旅游的配套设施
  推进后沟古村旅游道路建设、停车设施改造提升、垃圾和污水治理,建立健全住宿餐饮等旅游产品和服务标准、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后沟古村旅游发展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要求和支持;完善旅游路途中的休憩节点;增设路标与指示词;完善的乡村互联网设施等等。
  (五)强化后沟古村开发原则
  后沟古村的保护原则应为整体性保护原则、风貌完整性原则和原真性保护原则。后沟古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的地域建筑,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这一地区传统的风貌保护和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关系,保持当地建筑风格的完整性。在后沟村的保护开发中,现有特色建筑风格和形式应予以完整保护,避免风格不协调的建筑物出现,保证建筑群体整体风格的和谐。要注重保护后沟古村的自然景观、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
  参考文献:
  [1]张建忠,刘家明,柴达.基于文化生态旅游视角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以后沟古村为例[J].经济地理,2015,35(09):189-194.
  [2]张彰.村落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利益相关者——以山西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后沟村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8):144.
  [3]肖瑶.山西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太谷:山西农业大学,2016.
  [4]赵江莹,毛彦斌.榆次后沟古村民俗文化遗产的SWOT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S2):86-88.
  [5]王新广.后沟古村保护与开发的经验[N].中国旅游报,2013-08-12(007).
  [6]范任重. 山西后沟古村落的现状和保护[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9.
  [7]刘剑锋.榆次后沟古村乡村旅游发展调查与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169-17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040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