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音乐剧“码头”,更要做原创“源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经历多年的推广和发展,上海已经成为中国音乐剧体量最大、最具活力的城市。
近两年来,上海的音乐剧市场的确 “热火朝天”。根据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统计数据,2019年上半年,全市专业剧院共举办音乐剧演出292场,观众28.7万人次,剧场票房收入6152.63万元,在11个剧种中排名首位,音乐剧已然成为上海文化演出中重要的细分市场。
在“2020上海国际音乐节”发布会上,活动代言人、人气音乐剧演员阿云嘎就表示,“音乐剧”是他喜欢上海的理由,上海是音乐剧“希望的田野”。他说:“2017年我参演了上海文化广场的《我的遗愿清单》,在上海排演了三个多月,我当时就感觉音乐剧这个年轻的艺术要‘热’起来了。但是‘热’起来让我又开心又担忧,这个热度能持续多久呢?”
基于目前汇聚与井喷的音乐剧市场环境,也为中国音乐剧长远发展蓄力,2019年底上海的音乐剧产业平台相继搭建,相关机构以强强联手之姿进行合作,整合资源,助推中国音乐剧的产业化发展进程。
2019年12月2日,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共同发起成立了“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开启了音乐剧“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探索。12月4日,国内首家音乐剧产业平台公司“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正式成立,作为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平台型企业,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将在内容、剧场、经纪等各环节全面发力打造音乐剧全产业链。
业内人士表示,除了继续夯实上海作为中国音乐剧第一“码头”的地位,如何提振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动力和活力,使上海成为原创音乐剧的“源头”,将是上海音乐剧未来的发力点。
打造音乐剧“上海出品”
2002年,原版《悲惨世界》在上海大剧院上演,接连上演21场,场场爆满。海外原版音乐剧从此踏上了中国的破冰之旅,也开启了中国的音乐剧发展之路。紧随其后,原版《剧院魅影》连演100场、《狮子王》连演101场,中国音乐剧发展由此开始了原版引进之路,那个时代,上海就已经成为国际顶级音乐剧进入中国的首选城市。
十多年,上海的音乐剧演出场次保持稳定增长。仅2018年,中国音乐剧的场次达2460场,观众总人数达160万人次,当年票房收入也超4亿元。其中,上海演出数量和场次均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城市,年平均演出场次位居全国之首,全国共上演了81台音乐剧剧目,登陆上海舞台的就达51台。
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引进剧目尤其是国外大制作的经典剧目,一直是中国音乐剧市场的“头部”,无论在场次还是盈利上均占据市场主要份额。
在不少专业人士看来,尽管上海被称为“文化大码头”,但如果仅仅是码头,在内容产业、国际影响力等各方面都将受制于人。“这些年来,在许多文化建设中,‘上海出品’在很多情况下是‘上海出钱’。”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主任安栋说,“我们不能满足于做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的‘海外票仓’,在新兴的音乐剧领域,上海应该、也最可能推出自己的作品来,打造真正的‘上海出品’。”
在中国的音乐剧市场发展蒸蒸日上之时,要想持续“热”下去,就必须寻求生产立体的、全方位的产品线和产品层次,尝试粘合产业链上下游,为国内文化产业长远发展蓄力。
目前,引进国外顶尖作品和累积优秀原创作品的并举发展模式已成为共识。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旗下的“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明确提出了“原创带动产业发展,引进布局全球网络”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推动更多顶级音乐剧在上海“码头”生根开花,也助力正在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上海成为中国音乐剧的“源头”。尤其是原创,将成为其未来发力点,以凝聚产业资源、助推更多“中国制造”问世。
“最初是单纯引进海外精品;2010年以后,开始尝试出品欧美经典音乐剧的中文版,比如《妈妈咪呀!》等;到了现阶段,我们认为音乐剧产业发展正在迎来‘3.0时代’,引进和原创都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说。
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成立后,一批原创项目和引进项目已排上了2020年及以后数年的日程表。在影视改编方面,计划出品音乐剧《秦俑》《伪装者》《人间世》等,在历史故事改编方面,则有《虎山行》等将进入筹备期。一批华语乐坛音乐制作人陆续“空降”黄浦江畔,参与“上海品牌”的音乐剧创作。
作为中国第一个专业音乐剧演出剧院,文化广场除了坚持8年打造的以引进口碑剧目为主的“年末大戏”品牌,还有在明知观众少却同样坚持了8年打造的“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以做国际大戏、市场化运营的收入支持原创音乐剧的发展。“原创是行业的未来。”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元洪说,文化广场之所以将原创音乐展演季放在春天,也表达了一种渴望,“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希望我们的演艺作品也能茁壮生长”。
经过8年积累,“原创展演季”共献演了36台95场演出。从最开始剧院方遍地邀约,到制作方主动送戏,再到2019年有两部原创展演作品荣登當年上半年文化广场票房前十,8年来,在原创展演季发生的这些变化让人欣喜。而上海观众的参与热情以及有建设性的反馈意见也证明,上海观众对音乐剧的认识和观念正在不断成熟。
今年展演的来自海峡两岸的6台13场优秀作品将从2月起陆续登场,从题材、表现到受众群体呈现了多样性和多元化的创作形态——尔多儿童剧团的口碑之作《寻找声音的耳朵》,笑泪中探寻真实的自己;音乐剧“新声”方书剑领衔主演红色音乐剧《春上海1949》,新生代力量歌颂不朽青春;知名女歌手丁当倾情献演《搭错车》,回首催泪感人经典怀旧故事;合家欢音乐剧《毛毛带你飞》,激发孩子们成为“发明家”的梦想;中英联合创作的大型儿童音乐剧《九色鹿》,带孩子们走进神秘世界;著名音乐剧演员刘岩携搭档徐瑶共吟《西厢》,以当代精神诠释古典名著。
相较于来到中国的外国音乐剧的大浪淘沙后的“金子”,原创华语音乐剧还尚在成长阶段,需要观众的耐心呵护。费元洪说:“华语原创音乐剧有个问题,经常一个戏把人拉进来,下一个戏又把人推出去,怎么才能让观众长期积累下来,去信任原创音乐剧?我们希望‘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成为一个优选品牌,只有好的音乐剧才能在这个平台上呈现,一点一点地把观众积累进来,让原创音乐剧更有公信力。” “孵化”从小到大
其实在国内音乐剧界,原创焦虑的现象很普遍,如何回应这种焦虑?我们自己的原创音乐剧如何才能“唱得响亮”,是摆在国内创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陶辛说:“有人说我们可以多投点钱,但加大投入并不能完全解决原创焦虑的问题,我觉得第一步反而是要去放下这种焦虑,回归艺术规律本身,从土壤的培育和人的培育做起——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才打造了‘华語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
除了原创展演,2018年起,文化广场还推出了 “原创华语音乐剧孵化计划”来填补创作力空白,“音乐剧歌唱大赛”来储备音乐剧人才。这两项活动的举办,同样面向观众、面向市场,让观众和市场来见证国内音乐剧新生力的成长与蜕变。首届“原创孵化计划”面向全行业开启剧本征集,评委从76部作品雏形中海选出5部,投入部分资金支持外,还让来自高校、业界的专家、学者和行业大拿组成的导师团与年轻创作者“配对”。导师在不干涉内容的情况下帮助引导创作者完善作品形成小片,最终从5部小片中选出3部,每部再投入20万元,形成相对完整的片段。目前,在首届孵化计划中脱颖而出的三部作品《对不起,我忘了》《南唐后主》《生死签》已经完成了公开亮相,这些年轻的创作者带着自己的作品片段与观众、投资人见面,接受来自市场的检验。
整个孵化计划仅用了不到200万元的资金,就集聚起大量原创作品,而这个平台也为年轻的演员、作曲者、编剧等搭起交流的平台。“年轻人虽然势单力薄,但我们让他们站上舞台,有了被各方看见、彼此交流合作的机会。他们可以成为行业的生力军。”费元洪说,音乐剧的创作不是一次性的,是在不断尝试中完成的。“这个过程就像是筛选一粒粒种子,看究竟哪些可以长成为参天大树。”
作为上海国际音乐剧节的另一个重要板块,2019年12月起,“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又开始面向整个行业开启新一轮的剧本征集,孵化导师和孵化评审也将升级更新。陶辛连续两年受邀担任孵化评审,前一年做下来,他总结,“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首先要找到可以孵化的人。找什么人呢?要有激情、要有才华、要有生活、善于合作的人,后两点尤其重要。“第一届参加的人都很年轻,我们原以为他们会缺乏历练,但让人意外的是,他们都有非常广泛的生活基础和对艺术的把控,有人写的音乐语言有一种超乎意料的成熟。尤其让人高兴的是,我们发现了很多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的搭档,这样的搭档是未来音乐剧发展非常好的种子。”
经过这一年的参与,陶辛个人收获了很多感动、很多感悟。陶辛说:“其中一个感悟是,虽然音乐剧是文化产业里的产品,但它也是自由艺术创作的作品,音乐剧是一种青春的艺术,是一种当代的艺术,更是一种走向未来的艺术,正因为如此,孵化不能停。”
打通壁垒,信息互通
一方面有来自外部市场的商业化追求和引进剧目的强势竞争,市场对原创音乐剧的容错率还很低;另一方面起步较晚的中国音乐剧“内功”同样不足,教学、人才和职业化培养都还不成熟。上海音乐剧产业平台的搭建,有望缩小专业教育领域和国际顶尖水准的差距,对音乐剧专业教育来说同样是利好消息。
安栋介绍说,由于当下高校隶属教育部门管理,对于学生进行音乐剧演出这一类职业化实践如何来界定还没有一个标准,资金来源就成了一个盲点。而像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艺术视觉学院等学校都拥有自己的资源,高校之间想要共享资源,也存在很多壁垒。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流行音乐舞蹈学院执行院长乔迁以本院的创作为例,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曾经推出过好几部走市场较为成功的音乐剧,这些剧的投资基本依赖于和企业的合作。由于音乐剧相较其他舞台演出更为商业化,因此要走市场就不得不事先算好收支才敢上马,要和一线音乐剧团队合作费用只高不低。
而搬演国外经典剧目的优势,甚至体现在成本优势。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中心主任王洛勇算了这样一笔账:“我们(上海戏剧学院)拿一部百老汇剧的文本和音乐来,由学生来演出,大概60万就能做出来。但是要做原创的剧可能得要500万,要请各种创作者,还要各种服化道,每一笔都是钱。”这导致了学校在音乐剧教学排戏时,往往只能排国外现成剧目,而不敢做原创剧。
“现在,由产业来倒逼学界,用项目来主导话语权,就会容易很多。”王洛勇说, “音乐剧市场是很多元化的,每一部剧能不能成功都是没有套路可以遵循的,观众也是很挑剔的。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将会给原创力量发挥才华和活力的更大舞台,尤其对高校的教育和创作实践是一件大好事。”
成立后的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将以推进音乐剧孵化培育平台建设为任务目标,围绕音乐剧的理论研究、原创孵化、人才培养和制作营销等共同合作。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也将与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几大专业院合作成立人才培养基地。通过校企联动、产学研联动、中外联动等多种方式,学校和产业平台将互为补充,形成运作良好的产业循环。
费元洪说,通过平台建设,机构可以多方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体现出综合优势。他举例说,多方可以共同策划举办音乐剧沙龙、论坛;在理论研究上可以研究针对上海音乐剧的情况,出具上海音乐剧市场研究报告;“原创孵化计划”可以让高校的音乐剧人才都参与进来;文化广场主导的原创剧的剧本和音乐都可以授权给高校排演。安栋希望,未来引进音乐剧到上海不仅奉献演出,那些音乐剧大腕们也能走进院校分享职业经验,尽可能“榨干他的剩余价值”。王洛勇表示,整合更多资源也有望降低高校参与原创音乐剧制作的成本。乔迁认为,学习国外成熟模式,横跨产业和教育领域搭建人才信息互通的平台,也将促进音乐剧人才库的建立,提高人才供给与市场契合程度。
“我认为上海是中国‘最懂’音乐剧的城市。” 安栋说,“不仅演出市场最大、演出频次和质量最高,也是音乐剧人才培养最集中、最成规模的地区,很有优势打造‘上海出品’。同时,我们有高质量的观众群,可以支持我们在发展原创作品上发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225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