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更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是高更患病期间所创作的大型画作,这幅画是他上升到哲学的角度对生命及其存在意义的疑问。高更将生死通过画面分成三部分,并且其中蕴含的信息量很大,高更对于人物的造型和装饰性景物已经把握的很熟练,根据脑海中的印象来创作,达到了人画合一的境界。
关键词:高更;艺术;生活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2-0148-02
高更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如图1所示)这一巨幅画创作完成于1897年,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也是他迄今为止耗费精力最多的大型哲学性画作。高更一生为了追求内心深处完美的艺术梦想放弃了高薪水的工作和安稳的家庭,最终去追逐生命的意义。他说:“整整一个月,我一直处于一种难以形容的癫狂状态之中,昼夜不停地画着这幅画,尽管它有中间调子,但整个风景完全是稳定的蓝色和韦罗内塞式的绿色。所有的裸体都以鲜艳的橙黄色突出在风景前面”。这句话说出了这幅作品最广为流传的原因。
一、自由灵魂的选择
高更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去过巴黎这样时尚浪漫的城市,也曾去秘鲁过悠闲的生活,但最后他的归宿属于塔西提岛。他的大多数画作都是描绘塔希提岛上的原住民,以原始风光为主题,正如他的人生,他的生命也在此熄灭。高更骨子里渴望原始、自由和本真,他总是想着远离喧嚣的城市,寻找原始的宁静,所以他画作运用的绘画语言也是如此,单一色调和强烈的色彩关系,造型夸张的人物形式,颇具装饰性和象征性[1]。在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他的风格独树一帜,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不仅在当时,他的作品流传到现在也是独一无二的,无人超越的经典,也为后人的创作和学习带来了灵感和刺激。
二、浅析《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这幅作品从右到左描述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揭示了人们总是摆脱不了从生到死的命运,整幅画有一种浓浓的原始格调,神秘又庄重。这幅画从创作到完成,高更没有摆设任何的静物或者模特来做造型,这些形态都是从他脑海中信手拈来的。正因为他在前期不断地局部积累,才会对塔希提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是他所有作品的集大成者,这幅画荟萃了岛上许多风土人情和当地特有的原始色彩。画面的整体基调是神秘而庄重的蓝色和古朴典雅的绿色,人物则是采用亮麗的橙黄色或是赭石色,运用强烈的色彩,给观者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在高更的另一幅作品《玛利亚》(如图2所示)中,一位年轻母亲肩上扛着一个孩童,孩童面部表情纯真又充满疑惑,他仿佛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与幻想。
正如这幅画里的婴儿,还没有从梦中醒来,一个新生命即将到来又会对世界提出怎样的质疑。中间的亚当在采取智慧之果,寓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高更的《采摘水果》(如图3所示)、《美丽起来》(如图4所示)中同样有相同的人物形式感,果实代表丰收和喜悦,也代表一个人逐渐成熟并走向未来的含义。
随后是一位面色憔悴的老人,她双手拂面,表情痛苦,表示死亡的到来,这样一副生命三部曲,诠释着我们已经经历或者将要经历的事,不乏引人深思[2]。背景用树干和远山与人物形态相呼应,起到装饰的作用,使整幅画面丰富饱满。其中,我们注意到背景中有一尊岛上土著人崇尚的神像,这座神像的出场率很高,在另一幅作品《美味的水》中也出现过此座神像,由此可见高更已经融入了土著人民的生活,和岛上居民一样有着共同的信仰[3]。
三、引人深思的画作
高更认为这幅画是他颇为满意的一幅,它完全表达出了自己对生命的疑问,对世界的思考,从绘画中追寻到了快乐。高更来到这座岛之前,他一直学习印象派的画法,并且一直接受着印象派画家毕沙罗的影响,视毕沙罗为老师,老师教导高更:“作画最重要的应在于外形和色彩,不要只在乎素描关系,素描看起来是枯燥乏味的”。因此,高更全身心投入印象派学习中,《伊埃纳桥的塞纳河》这幅画的风格就有毕沙罗的影子[4]。这位老师是高更最为崇敬的,在髙更临死前曾说过毕沙罗是他的老师,他从不会背弃这位老师。在不久之后,他认识了一位可以称得上是挚友的人,他叫贝尔纳,贝尔纳对后期高更作画风格的转变起到关键的影响。高更常与贝尔纳探讨关于作画方法以及绘画思想方面的问题,贝尔纳本身也是一位绘画天份极高,并且很有自己独到见解的画家,他认为好的作品是从作者内心出发,可以直击人的心灵,强调颜色不能割裂,要有冲击力。高更听取了朋友的建议,开始尝试着探索。直至今日,我们所看到《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样伟大的画作,是经过高更对绘画的疯狂热爱并一次次学习和探索的结果。他所创作的这幅画作作品引人思考,这种思考也将继续延续。
高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一哲理性画作,画面色彩单纯而富神秘气息,平面手法使之富有东方的装饰性与浪漫色彩。在斑驳绚丽、如梦如幻的画面中,暗寓着画家哲理性的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参考文献:
[1] 鲍诗度.西方现代派美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23.
[2] (法)保罗·高更著.张恒,林瑜译.高更艺术书简[M]. 北京:金成出版社,2011:220.
[3] 蒋勋.生命的热情[M]. 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8:153.
[4] 刘冰远.高更关键词[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124.
[责任编辑:张楠]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27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