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家庭教育状况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家庭教育环境是个人接触世界的第一环境,奠定了个人人生发展的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成了农村教育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以廉江市河唇镇农村家庭教育状况为研究目标,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父母角色弱化、家庭教育理念落后、缺乏教育环境等,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就如何进一步改善农村家庭教育现状提供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农村;乡村振兴;农村教育;家庭教育
一、农村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现状
(一)农村儿童监护问题现状
通过调查统计,河唇镇农村家庭教育监护类型主要以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为主,双亲监护的占比不大,同时还存在着同辈监护和自我监护的情况。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团队发现当地家庭父母共同或单方外出打工的情况比较普遍,这与河唇镇多山少地、村民经济来源有限以及村民思想观念等因素有关。
(二)农村儿童家庭学习问题现状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学习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整理统计家长问卷的数据,得学习状况统计表,如表1所示。
当地大部分家长认同父母的陪伴对孩子的学习情况非常重要,但常常感觉辅导孩子学习很吃力,主要原因一是家长所接受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辅导学习感到力不从心;二是家长大多从事体力劳动,工作后无力顾及子女学习情况。
(三)农村儿童情感问题现状
受自身文化素质和思想理念的影响,监护人大多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学习情况,而忽视孩子的情感状况。监护人很少与孩子讨论情感生活,孩子心里有事通常选择闷声不说话或其他不当方式宣泄,情感表达长期受到压抑。多数儿童选择自我封闭的宣泄方式,情感表达受到压抑,并且监护人大多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人身安全和物质生活,而较少关心孩子的精神生活和情感状况。总的来说,农村儿童生活上缺乏照顾、在学习生活上缺乏指导、在安全上难以保障、情感上缺乏关注。
二、农村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父母角色效应弱化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完整稳定的家庭结构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不可缺失的基础条件。一个完整的家庭离不开父亲、母亲、孩子这三个角色。当地青年外出就业,造成家庭结构的失衡,子女由父母之外的监护人照料,并且在家庭访谈中,调研发现部分监护人还存在主观性失位的情况。受访监护人把孩子教育的责任全部归于学校,认为自己只需要保证其物质需求,即监护人缺少家庭教育责任意识,主观性缺席孩子家庭教育。事实上,不论是父母哪一角色缺席,都会使农村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造成家庭教育链条断裂,进而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塑造、心理成长、性格养成以及未来发展。
(二)家庭教育理念落后
大多数农村家长承认教育能够使子女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在调研中仍然发现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只需要认字,或是只需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足够。在访谈中,我们发现部分家长没有重视正确引导孩子,认为孩子的教育完全取决于孩子本身。他们信奉“读书无用论”,认为学会一门手艺也能生存下去。这反映出农村家庭由于社会环境封闭、文化素质欠缺、社会风气等因素的影响,家庭教育理念严重滞后。
(三)缺乏家庭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质量,孩子的高效学习需要一个封闭、独立的空间,家庭教育的作用还体现在创建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访谈中还发现当地农村孩子没有独立的学习空间,多数都是在饭桌上晚上家庭作业,受访家长表示无力给孩子提供一个书房,只能利用现存的空间。饭桌作为学习场地,对孩子而言,在心理上是不安全的。一是饭桌的功能使得孩子无法稳定学习;二是开放性空间让孩子缺乏归属感;三是饭桌周围存在太多干扰源,如脚步声、电视声,进而导致孩子无法专心思考。
(四)过分依赖学校教育
农村家庭里父母无法承接学校教育后的学业辅导任务。在此背景下,他们只能把农村儿童的教育完全交付给学校,从而学校成了父母眼中的“托儿所”。在个例访谈中甚至有家长认为学校教育可以完全替代家庭教育,而实际上学校教育难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这样就造成了孩子的教育空白,影响孩子全面成长。
(五)重视物质给予轻情感需求
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大多教育水平有限,思想意识较为落后,常忽视了家庭教育的责任,仅注重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长远意义。在这思想环境下,加上迫于生计压力,因此当地农村家庭父母外出务工成为常态,农村儿童家庭教育进一步缺失。家庭温情缺失易使儿童产生自卑、自弃等心理,农村儿童的心理情感发展进一步受挫。
三、对策研究
(一)家庭方面的对策
1、树立科学家庭教育理念
家长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应坚决承担孩子教育的责任,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一是应充分了解各年龄段的教育目的和孩子的成长特性,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教育过程中体会到平等与尊重;二是家长应避免对孩子实行错误粗暴的棍棒教育,遏制孩子发表其观点的权利;三是家长需认清自己的角色职责,强化自我家庭教育意识,积极挑起教育的担子,避免家庭教育角色缺失的情况。
2、营造积极健康学习环境
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好的学习环境对孩子的学习是至关重要。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包括必要的学习场所和崇尚知识的家庭氛围,通过创设适当的硬件设施和知识氛围,为孩子营造出积极健康的家庭学习环境,以便孩子从小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二)学校方面的对策 1、加强对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和父母教育理念不适合孩子成长等问题,儿童在成長过程往往会存在较多心理问题。因此,学校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及时疏导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提高教育的科学性。
2、树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理念
学校应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避免纯粹知识性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农村家庭教育理念单薄、教育思想落后等现实情况,学校在做好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应鼓励家长关注子女成长成才全过程,创设家校协同教育机制,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例如,可以开设相关教育讲座,一定程度上提高监护人的教育理念素养,借此改善农村家庭教育不合理现状。
(三)社会方面的对策
1、整合社会资源,创造良好氛围
农村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理念落后与教育氛围的缺乏,主要原因在于当地经济的落后导致教育资源的匮乏,因此良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有效的社会资源整合,借助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整合全社会教育资源,能够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面对农村教育经常面临的师资匮乏、设施稀缺、水平低下、理念落后等问题,可以借助公益组织、企业单位以及高等院校等社会资源,解决农村教育面临的资源不足的困境。
2、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关爱氛围
在当地社会,开展科学教育展活动,宣传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理念,如通过公益广告、公益讲座等方式,面向农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理念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组织开展关于儿童家庭教育与未成年人保护的科普讲座,结合社会媒体力量,进行舆论宣传和思想引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农村教育,共同解决农村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
3、推进社区建设,关爱农村儿童
在农村进行社区建设从而细化社会责任,可有效处理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当地政府可结合国家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决策,制定适合地区实际的农村社区家庭教育帮扶机制,建立农村儿童家庭教育档案,定期跟进农村家庭的子女教育状况,及时发现不足并予以修正。农村社区功能的建立不仅只是做到记录跟进,还应定期开展各类亲子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加深亲子感情,鼓励家长回归家庭,重视家庭教育。
[参考文献]
[1]王萍.社会转型期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J].教育探索,2013(11):10-12
[2]霍利婷.新加坡“学校家庭教育计划”[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7):57-60
[3]邱旭光.台湾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13(5):92-97
[4]龚继红.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1999
[5]武晓翠. 国外家庭教育经验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J]. 文理导航(中旬), 2015(7):91-92.
[6]李燕,吴维屏.家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4
[7]李天燕.家庭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
[8]冯欢欢. 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8.
[9]许向东.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8.
基金项目: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工作研究课题(课题编号 2018XG25);广东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课题编号:xj201911845365)
(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46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