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3—6岁幼儿电子媒介接触的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了解3—6岁幼儿电子媒介接触的现状,编制了以3—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的“3—6岁幼儿接触电子媒介现状调查研究问卷”,以此为研究工具,对3—6岁幼儿电子媒介接触的现状做一个整体把握。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普遍拥有电子媒介;家长对幼儿接触电子媒介持有开放的态度;在内容上,大多幼儿对动画片和游戏比较感兴趣;在本次的调查中未出现幼儿沉迷网络的现象。
  关键词:幼儿 电子媒介 接触次数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6-0011-03
  目前,家庭拥有iPad等高科技产品已经是很普通的事情。在2012年的一次儿童网络投票中,幼儿表示“六一”儿童节最想要的礼物是手机、iPad等智能产品。[1]在《2012年城市儿童快乐指数报告》中显示,7岁左右的儿童大约有20%以上拥有平板电脑。[2]网络的迅速普及也将其弊端一并带入生活,许多家长在业余时间刷手机,看视频、逛淘宝,幼儿在家长的影响下,也逐渐开始接触电子产品,许多幼儿还没学会说话,就已经会在手机的屏幕上划来划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图标了。
  高频媒介接触成为幼儿生活中的一部分。美国心理学家曾说过:“儿童在学校和家庭完成的社会化过程正在逐渐或已经由电子媒介取代。”电子媒介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由父母和教师承担启蒙者的角色,成为幼儿认识世界、获取信息的渠道。對于幼儿接触电子媒介,家长一方面表现出担忧,担心孩子过早沉溺于其中;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媒介席卷全球,家长也希望幼儿能融入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此次调查旨在了解幼儿接触电子媒介的情况,为研究信息时代幼儿的发展与成长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沈阳市选取一所公立五星级幼儿园,共280名幼儿。其中3—4岁的幼儿56名,4—5岁的幼儿92名,5—6岁的幼儿132名,对这280名幼儿展开问卷调查。
  (二)研究工具
  自编“3—6岁幼儿接触电子媒介现状调查研究问卷”,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幼儿及家长的基本情况调查,包含幼儿的年龄、性别和父母受教育的程度、父母职业和家庭的月收入水平等信息;第二部分为幼儿电子媒介接触的现状,包含电子媒介接触的种类、时间、频度、电子媒介内容偏好、家长态度及家长参与度等信息。
  二、研究结果
  (一)家庭拥有电子媒介的情况
  由表1可知,280名调查对象中,92.5%的家庭拥有手机,90%的家庭拥有电视,72.14%的家庭拥有电脑(台式或者手提),52.86%的家庭拥有iPad,游戏机或电子学习机拥有率为18.21%,其他(包括机器人学习机)为2.14%。可见,电子媒介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备品。
  (二)幼儿接触电子媒介的情况
  1.幼儿每周接触电子媒介的次数
  从表2可知,看电视的幼儿占据了大部分,但是在2次及以下的类别中,玩电脑的幼儿比重较大,玩手机的幼儿比重一直高居不下。幼儿接触iPad的次数略有增多,iPad成为继手机电视电脑后的又一大新宠。这说明电视、电脑、手机、iPad是目前幼儿接触最多的电子媒介。
  2.幼儿每次接触电子媒介的时长
  从表3可知:幼儿接触电子媒介时长在15分钟以下和16—30分钟的这两个时间段中,玩手机的幼儿占据大部分,可能是因为手机较为小巧,易于随身携带,且操作较为简单的缘故,比较适合短时间接触,故30分钟以内玩手机的幼儿居多。在半个小时乃至两个小时以上,看电视的幼儿明显增多,动画片、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等播放的时间较长,幼儿可能连续观看两集甚至多集动画片,因此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段中,接触电视的幼儿占据了大部分。另外,随着家庭电脑的普及,接触电脑的幼儿比重也不断增多。
  3.幼儿接触电子媒介的主要内容
  从表4可知:在接触手机的259名幼儿中,有70%的家长表示,幼儿接触手机的主要目的是看动画片。随着触屏手机的发展,手机已经由最初接打电话的单一功能逐渐发展为集娱乐休闲为一体的设备,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清晰度越来越高,携带方便,因此用手机看动画片的幼儿比重最多。在看电视的252名幼儿中,有95%的家长表示,幼儿看电视的主要目的还是动画片。因此,在手机、电脑、电视、iPad或是其他智能设备中,最受幼儿喜爱的仍然是动画片,动画片在幼儿接触电子媒介的内容上居主导地位。
  (三)家长对待幼儿接触电子媒介的态度
  1.家长对待幼儿接触电子媒介的价值认识
  统计调查显示(表5),67.86%的家长表示电子媒介可以开拓孩子眼界、增长知识。58.21%的家长认为电子媒介提供娱乐,培养孩子兴趣。36.43%的家长表示电子媒介能开发幼儿的智力,6.07%的家长认为电子媒介能提高幼儿的交际能力。
  统计调查分析显示(表6),87.86%的家长表示电子媒介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损伤视力,40%的家长认为电子媒介会让孩子沉溺游戏,20%的家长表示电子媒介会使孩子存在疲惫、倦怠的状态,15.71%的家长认为电子媒介会导致孩子不善交际、脱离现实。
  2.幼儿接触电子媒介时家长的行为情况
  统计调查分析显示(表7),在幼儿看电视(一共252名家长)时,62%的家长表示有时陪伴,37%的家长表示经常陪伴。在幼儿接触电脑(一共202名家长)时,60%的家长会经常陪伴。在幼儿接触iPad(一共148名家长)时,45%的家长有时陪伴,在幼儿使用手机(一共259名家长)时,55%的家长会经常陪伴,41%的家长有时陪伴。以上数据可知:幼儿在接触电子媒介时,大多数家长会有时陪伴,甚至经常陪伴,表明家长非常重视幼儿接触电子媒介。
  统计调查分析显示(表8),62%的家长经常限制幼儿看电视,35%的家长有时限制幼儿看电视,70%的家长经常限制幼儿接触电脑,74%的家长经常限制幼儿接触iPad,73%的家长经常限制幼儿使用手机,在接触游戏机或电子学习机时,63%的家长会经常限制幼儿。以上数据可知:大多数家长会经常限制幼儿接触电子媒介,以防电子媒介给幼儿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手机和电视占据了幼儿生活的主导地位
  多年以来,电视一直是幼儿接触比较频繁的电子媒介,根据数据统计,在幼儿接触的各种电子媒介中,手机成为多数幼儿的新宠。此次调查,有92.5%的幼儿喜欢接触手机,有90%的幼儿喜欢接触电视,可见,电视和手机已经占据了幼儿生活的主导地位。
  2.多以动画片和玩游戏为主
  3—6岁的幼儿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深受孩子的喜爱。同时,随着游戏的普及化,幼儿也逐渐被游戏吸引,游戏日趋占据了幼儿生活的主导地位。
  3.每次接触电子媒介的时间是合理的
  大多数幼儿每次使用电子媒介的时间基本都控制在20分钟之内。这符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中提出的儿童(0—6岁)操作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的要求。
  (二)建议
  1.控制幼儿接触电子媒介的时长
  3—6岁幼儿每天接触电子媒介时长最好不要超过30分鐘,可以分为两次,每次各为15分钟。在孩子接触电子媒介时,及时纠正孩子的姿势,不要让眼睛离屏幕太近,不要躺着、趴着和在行进的汽车中接触。同时,要保护好幼儿的视力,家长可以为自己的手机或家里的电视电脑等设置密码,可以减少幼儿接触电子媒介的次数。家长亦可自创一些适合幼儿的小游戏来转移其对电子媒介的注意力,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家长也可与幼儿商讨接触电子媒介的时长,让幼儿自主决策,在时间到了之后,提醒他,让他主动离开媒介。
  2.选取适合幼儿的内容
  目前,家长和教师在幼儿电子媒介的使用方面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也没有专门的关于电子媒介的教育内容,造成学前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不完整[3]。施拉姆曾经说过:“所有的电视都是教育的电视,唯一的差别就在于教什么。”[4]目前市面上不乏一些具有攻击性的游戏。3—6岁恰恰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这时期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如若他们接触到具有攻击性的游戏,就会模仿其行为,会对其成长产生不良影响。要慎重选取适合幼儿的游戏,尽量避免幼儿自主选择,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幼儿接触不良软件的几率。在这里为家长推荐几款适合幼儿的电视节目和软件:《爸爸去哪儿》是一档综艺节目,不仅适合幼儿也同样适合家长,家长可以和幼儿一同观看,增进彼此间的亲子关系。《快乐宝宝儿歌》是一款App,里面有120首经典儿歌,配上卡通动画,可以让幼儿享受音乐带来的欢乐,也可以培养幼儿的乐感。《宝宝巴士》是集动画、故事、国学、益智为一体的App,它贴近幼儿生活场景,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益智互动等来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职业认知等,助力宝宝的成长。类似的软件还有很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精心挑选。
  3.多陪伴幼儿,减少幼儿对电子媒介的依赖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与人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家长每天应保持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通过自己的各种探索与尝试去认识世界。一些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或在业余生活中沉迷于网络而缺少对孩子的陪伴,因此他们的孩子养成了玩游戏的习惯,到最后有了网瘾。家庭对学前儿童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5]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陪伴幼儿,如和幼儿进行亲子阅读、陪幼儿一起看电影、为幼儿讲睡前故事、与幼儿一起玩游戏、周末陪幼儿逛公园等。应多关注幼儿,让幼儿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成长,不要让幼儿感到被忽略从而将兴趣转向电子媒介。
  网络技能是现代人必备的,孩子不管是在现在的学习生活还是未来的工作中都离不开网络。手机、电脑本无罪,孩子喜欢也没有错,关键是该如何培养幼儿的使用习惯,掌握孩子接触电子媒介的情况,合理安排有趣的户外活动,通过现实的生活来降低孩子对屏幕的依赖。
  参考文献:
  [1]黄安琪.谁在制造孤僻的“电子娃娃”:“iPad 一代”现状调查[N].中国教育报,2012-05-31.
  [2]王卡拉.北京儿童快乐指数位列第六[N].新京报,2012-06-02.
  [3]席磊.论网络勃兴带来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革新[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6):358.
  [4]吕淑湘.浅谈电视新闻类节目的教育功能[J].当代电视,2010(9):64.
  [5]袁文丽.学前儿童的媒介素养启蒙[J].学前教育研究,2005(6):17-18.
  责任编辑:孙瑶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基础科研项目“幼儿为本视角下教师自主支持行为研究”(WQN201707)。
  [作者简介]张菀域,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金芳,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孙静,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本科,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808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