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村振兴视阙下非遗传统戏剧保护与发展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发友

  【摘要】 非遗传统戏剧承载着历史和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对非遗传统戏剧——龙潭村四平戏发展历史、特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从营造环境、引进商业模式、融合旅游文创三个角度对非遗传统戏剧保护与发展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非遗;四平戏;旅游文创
  2018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该报告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农村文化的复兴指明了方向。非遗文化承载着留住乡愁、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的功能,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传统戏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资料的查找,国务院公布的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戏剧多达149种。传统戏剧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同时也承载鲜明的地域文化,是我国甚至全世界不可多得的瑰宝。如何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及“乡村振兴战略”大时代背景下,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来既满足新时期广大民众对文化消费的迫切需求,又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发展,对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目前关于福建非遗传统戏剧的研究,笔者通过对近年来的文献检索及整理,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对福建非遗传统戏曲历史文化的介绍、现状的分析、发展的路径等方面研究,如王晓珊的《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剧种现状调查报告》,黄茗萱的《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商业化传承模式研究》,陆芳芳、赖登明的《弋阳遗韵屏南四平戏调查》,陈鲤群、王汉民的《宗教民俗与屏南四平戏》等。但从旅游文创融合角度去研究非物质传统戏剧保护发展的文章并不多。选取龙潭村四平戏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当地的旅游文创来研究非遗的,目前为止尚未有相关的文献。因此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屏南县龙潭村的四平戏,结合旅游文创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旨在为非遗传统戏剧的保护与发展寻找一些新的路径。
  一、龙潭村四平戏历史及非遗特性
  (一)四平戏历史
  龙潭村四平戏是明清间流行中国南方的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明代中叶“稍变弋阳”的四平腔,戏曲界称其为“中国四平腔活化石”。龙潭村四平戏自明代天启三年传入,由当地陈姓家族代代相传,已传13代,到目前为止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龙潭村四平戏起于明朝末年,兴于清嘉庆、道光和咸丰年间,衰于民国之后。据屏南县县志记载:道咸丰年间,龙潭村人涌现出“老祥云”“新祥云”“赛祥云”等戏班,这一时期,屏南及周边县共有数十个乡村办起了四平戏班,一时间四平戏班遍及屏南及周边地方。清咸丰年间,贡生黄正绅来到龙潭村观看四平戏后,留下一首诗《龙潭村观剧赠陈陶川茂才》:“到门溪水响潺潺,一榻全收四面山。佳景乍经当驻足,故人相见况开颜。欢筵鸡黍叨元伯,舞榭钗裙讶小蛮。喜得从行二三子,归途也学唱刀环。”由此见证了四平戏在屏南历史上的普及和繁荣。2006年,龙潭四平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四平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
  1.表演艺术上具有独特性
  区别于其他戏剧,龙潭四平戏的行当角色保持了生、旦、净、末,丑、贴、外、夫、礼九个角色。在唱腔上,四平戏保留着弋阳腔的“以节击鼓、其调喧”“一唱众和”的传统艺术烙印。在唱白上,四平戏用“土官话”,前台干唱,后台领帮腔的高腔传统,唱腔结构形式属曲牌体,融入当地乡语,独树一帜。四平戏既保留了“官音”与“戏曲声调”,也吸收了方音土语,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其舞台语言表达艺术。
  2.文化价值上具有多元性
  迄今为止保留下来的四平戏剧本共有100多本,多记载着元明南戏剧目,如《王十朋》《井边会》《双包判》等,通过其演出,折射出不同时期龙潭人的文化生活状态。通过师徒相传,四平戏保存了大量民间口头文学、科诨动作、古音韵发声、古声腔唱法、武打套路,这些都为后人研究明清时期当地的民俗、文化留下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另外,四平戏能够流传至今,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受当地对神灵的信仰的影响。如每年在陈靖姑诞辰及各类庆典中,由宗族发起的四平戏演出,成为村里的惯例,这一特定的酬神演出,让学者更进一步了解到民间戏曲与农村文化、社会、家族、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
  二、非遗传统戏剧四平戏的现状及困境
  20世纪80年代初,龙潭“四平戏”被专家重新发现后,四平戏从濒危的边界被重新拯救回来,之后在各级政府重视及民间各界的参与下,四平戏逐步开始复苏。2002年当地政府成立了“屏南县地方戏曲研究办公室”,抽调和组织专业人士开展挖掘和抢救濒临消失的地方戏曲艺术遗产。2006年为进一步加强四平戏的研究,县里举办“中国四平腔国际学术研讨会”,后又成立了龙潭四平戏业余剧团,赴社区、校园等开展各项惠民演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6年成立“屏南县传统村落文化產业发展领导小组”,通过全域旅游的带动、文创助力的方式对龙潭村进行整体改造和提升,开展四平戏等非遗文化项目的挖掘和保护,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由于四平戏本身的特性及市场的变化,四平戏的传承和发展,仍然面临很大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历史传承方式的局限性
  在历史上,四平戏的传承形成一个独特的帮规,即“父传子、子传孙、传媳不传女、代代相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其传承和发展。同时按照闽东地区传统风俗,长者过世之后,家人往往会将其生前使用过的东西作为陪葬之物一同焚毁。由于缺少合理的保护措施,许多珍贵的四平戏剧本及创作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纷纷流失。大量剧目剧本尚未得到及时的抄录和整理,就慢慢消失在历史当中,造成巨大文化遗产损失。
  (二)城镇化趋势的冲击
  21世纪以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传统的古村落环境受到极大的冲击,传统的乡村结构被打破。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龙潭村渐渐萎缩、萧条、冷清,变成了空心村,村里只剩下妇女、儿童和老人,曾经被戏称为“386199” 部队(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1000多人的村庄只剩下不到几百人居住。由于留下的人中以老人、儿童和妇女居多,甚至连儿童和妇女也在往外迁移,四平戏一度缺少足够的群众基础。2017年5月屏南县政府将龙潭村列入文创扶贫重点村,通过资金支持、政策扶持、引入林正碌老师团队、公益艺术教学、文创打造等齐头并进的方式,使龙潭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四平戏传承与发展注入积极的元素、出现新的迹象,但是要彻底改变空心村的形象,特别是村民回流、传统艺术文化重建的问题,仍需一段时间。   (三)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后继乏人
  目前,在龙潭村从事四平戏表演的演员年龄普遍偏大。由于表演四平戏的待遇低,当地年轻人认为学习四平戏没有前途,远不如离开家乡出外务工的收益明显。同时,原本就紧缺的四平戏演员出于现实生活压力,也纷纷转行。缺少演艺人员的言传身教,使得许多四平戏爱好者无法学习,只得望而止步。演员和观众的双减少,给四平戏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四)演出方式单一,难以普及
  传统的戏剧受场地、资金、人员的限制,在形式、内容上变化不大,很难引起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共鸣。随着手机、网络的快速普及发展,各种获得信息的途径层出不穷,四平戏早已失去对当代消费者的吸引力。年轻人往往将欣赏四平戏归于老年人的专属节目,很多年轻人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欣赏四平戏。年轻人的缺失和其对传统戏剧的观念,极大地影响到四平戏的可持续传承。
  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四平戏保护和传承的路径
  四平戏的保护与传承要严格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同时也必须借鉴新公共管理思维,引入市场机制与企业管理范式,形成“政府引领、企业主导、多方参与、合力共赢”的综合发展思路,坚持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一)营造四平戏传承的环境,提高四平戏的吸引力
  首先,需要加大对已有的四平戏剧目的保护力度,开展数字化保护,对传统剧目进行影音收集,以便更好地保护传统剧目;抢救保护各种剧目剧本、创作手稿,形成四平戏剧的名家名录。同时,要对四平戏加大力度进行创新和改革,在表演形式上探索声光电的综合利用,在内容上大力推崇反映地方新时代、新面貌、新生活的剧目创作,使其能够被现代消费群体接受认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其次,加大对四平戏从业人员特别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扶持力度,解决他们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必要经济条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通过改变四平戏商业发展模式,经由促进戏剧与其他商业业态结合,形成产业链条来切实提高从业人员收入,调动其积极性;支持四平戏传承人建立传习所,收徒传授其技艺,确保传统技艺后继有人;为更好推广该戏剧的受众面,除传统的师徒制口传心授外,更要拓展多种传播途径,如将四平戏融入当地中小学及职业学校的相关素质教育课程,让学生认识了解四平戏、喜欢四平戏,开展四平戏知识竞赛等。同时利用近年来网红经济的力量,邀请网红到龙潭村现场录制并通过线上播放推广。通过政府及民间团体举办戏剧活动、节庆活动等方式,形成多样性、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承途径,传统与现代结合,传承与保护并重。最后,加强四平戏宣传力度及创新宣传手段, 需要改变单一演出的传播方式,积极应用数字电视、互联网、移动终端、社群等新媒体与自媒体来宣传四平戏艺术,提高大众对四平戏艺术的文化认同度。
  (二)尝试引进商业化运作模式,提高四平戏剧团的自身造血功能
  在政府输血的同时,引入市场商业策划团队,提升四平戏剧团自身的商业开发潜能。商业化的运作既可以为当地剧团带来经济收入,也可快速地提升四平戏的人气和关注的热度。
  四平戏的商业化运作,可以依靠现代传播手段、借助各类推广平台、借脑引智、招商引资,增强四平戏剧团的实力,扩大四平戏的影响力,满足各类人群多层次、多功能的需求,这将有利于非遗文化的整体发展。通过尝试引进商业化运作模式,四平戏保持“非遗”传统的同时加入现代元素,既可以与时俱进地更新剧本创作、保障舞台演出的质量,又可以激发非遗文化系统本身的变革。
  (三)加大四平戏与旅游文创融合的力度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龙潭村作为传统古村落中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样板村,四平戏的保护与发展要和全域旅游紧密结合。首先,依托乡村“旅游+非遗”,运用跨界资源,开展非遗文化保护。通过安排设计、多元创新组合,“旅游+非遗”能够将旅游中的“吃、住、行、游、娱、购”等要素与非遗文化的推广有机结合在一块,形成合力,创造新的旅游模式。如可以建设“实体+虚拟”的四平戏“旅游+非遗”博物馆。实体的博物馆用于收集、整理、存放四平戏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历史文物,供游客游览参观。虚拟博物馆平台可以综合运用AR、VR、MR技术,建设展示四平戏历史、文化及剧目演出的活态展示馆,让游客现场进行虚拟参与演出,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其次,依托“文创+非遗”,创造四平戏的相关衍生产品。文创产业在强调对现有遗产类旅游资源开发保护的同时,重视创造力的发挥,着眼于未来,创造新的文创吸引物。近年来龙潭村努力打造文创的样板村,“品酒、看戏、观桥”是其一大亮点。在每年举办民俗文化节时候,不妨尝试开发一些和四平戏相关的节庆主题旅游产品,把节庆活动培育成展示地区特色的文化名片,既能保证文化精神的延续,又为非遗的传承增加了一种新的方式。最后,依托“研学旅游+非遗文化”的保护发展模式,推广非遗文化。研学旅游,作为一种寓学于游的形式,对于推广非遗文化具有天然的优势。可以与相关高校、研究机构、旅游公司等开展合作,设计以四平戏为中心的研学旅游路线、研学旅游方式,同时通过招募、培训相关人员,建立一支合格的研学旅游的人才队伍;还可以与相关高校及研究机构联合,开展非遗文化保护工作,利用高校的智力资源,通过研讨、课题研究等方式推动四平戏的保护和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龙潭村四平戏作为一項宝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其保护和传承除了走传统的道路之外,还应该重视旅游与文创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文化是旅游产业与传统戏剧共同的核心,紧紧把握文化的核心因素,通过营造非遗传承环境、尝试引进商业模式、加大旅游文创的力度,可以为四平戏的非遗传承寻求新路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849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