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职前幼师舞蹈教学技能实操性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舞蹈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对于幼儿教师是不可或缺的实操技能之一,但在幼儿园的舞蹈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探讨如何增强职前幼师舞蹈教学技能,分析在实操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策略,以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幼教人才。
  关键词:职前幼师 教学 舞蹈技能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9-0023-02
  舞蹈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它是灵动的,是具有美感的。对于即将从事幼教工作的教师专业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实操技能之一。对于高校教师来说,通过对学生的多元化培养,把舞蹈和学前教育这两个专业进行科学衔接,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幼教人才是其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职前幼师舞蹈课程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单一
  目前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目标单一化、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导致学生实际教学能力不强。学前教育这门专业是为社会培养基础教育精英的奠基石,舞蹈又是这一专业不可缺失的实操技能之一[1]。那么,在职前幼师舞蹈课程教学中应该教授什么样的知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顺应幼儿教师的时代发展需求呢?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是应该向舞蹈专业化方向发展,还是应该与幼教毕业生的就业需求高度契合呢?我认为,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明确幼师舞蹈课程教学目标,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
  多数情况下我们一直受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影响,着重讲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要求他们达到较高的舞台表演水准。但各个专业学科的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是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的,这就导致我们的教学目标出现了偏差,以至于后期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单纯拥有一定舞台表演能力的表演者。而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未来的幼儿教师,若只是单一地掌握舞蹈专业知识,这是不够的。在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学生们需要把自己掌握的舞蹈知识传授给学生,但一个表演者往往是欠缺这种教学能力的。多数普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中,专业教师并未对教法、学法等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只是教授和考核基本功、表演能力、各大体系的舞蹈知识,也不注重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职业需求、未來的发展方向等,以至于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舞蹈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可以通过试教、试讲活动,引导学生把学与做紧密结合起来。
  2.学生舞蹈创编能力培养不力
  舞蹈对于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很多学生在入学之前没有任何舞蹈功底,舞蹈相关知识储备极少。没有掌握最基本的舞蹈技巧,谈何创编?课堂常见的现象是一部分同学因为缺乏对舞蹈的基本认知,而无法理解教师使用的专业术语[2],还有一部分学生产生思维定式,过分依赖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讲解,机械地重复教师的舞蹈语汇,不会主动去理解动作,缺乏创新意识。幼儿舞蹈的创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遵循舞蹈编排规律的同时还应该考虑适用年龄、心理规律等因素,依照幼儿年龄行为特点来进行创编。目前学生掌握的幼儿舞蹈创编素材是极为匮乏的,编创时也不能充分考虑幼儿的特点,因此,亟待增进学生对适龄幼儿相关知识的了解,以提高其幼儿舞蹈创编能力[3]。
  3.课时安排不尽合理
  部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设置都是每周两个学时,一学期36个课时,授课方式为整个行政班级集中授课。就课时量来说,舞蹈课程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课外延伸和知识的补充也不够充分。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表达美感的艺术,更是一门技术,单靠每周一两次的课堂教学就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舞蹈教学能力,这是不现实的。
  4.舞蹈教室建设不达标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编号为GB 50099—2011的《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的国家标准,舞蹈等课程对于教室的大小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每个学生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而高校行政班级普遍为50人左右,甚至更多。多数情况下,舞蹈教室是不达标的。所呈现的问题就是学员多,人均活动空间小。
  二、提升学生幼儿舞蹈教学技能的策略
  1.明确教学框架和目标,斟选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幼教人才。作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我们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荣誉感、使命感,从而整体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打造一支教学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要做到师之模范,努力为社会培养专业技能过硬、行为准则规范、思想品德高尚的幼教人才,为幼儿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内容应涵盖舞蹈基本功,民族民间舞蹈、幼儿舞蹈创编等知识。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夯实自身的基本功是尤为重要的,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是幼儿舞蹈教育所必需的。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教学中,我们通常从基本的形体训练开始,使学生掌握中国古典舞基训和芭蕾基训的基本元素及理论,并完成常规的软开训练,注重每一个单一动作的重难点讲解,以小组合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肢体协调性。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除了要完成基本的体态及动作元素的教学以外,还应该注重讲解民族风格特点等知识,扩充动作的来源、民族的历史等知识,使教学更为形象生动,也为学生今后的幼儿舞蹈创编奠定基础。
  2.以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要求学生
  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舞蹈技能与教学理论结合,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一大部分学生舞蹈完成质量很高,但让其用语言讲解舞蹈内容和动作要领时就显得差强人意。集中表现为词不达意和表述不准确性等问题。崔此,可以让学生在“师与生”之间反复进行角色转换,由教师示范舞蹈组合,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试教、试讲,安排课后作业,如撰写教案、试讲稿等,并进行小组讨论。实际训练他们在掌握一定的舞蹈肢体动作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舞蹈动作,可逐步由简至难、由向通俗到规范,要确保语言符合幼儿心理特征,简单易懂并准确无误。这是一个反复和持久的过程,而通过一定的训练,可以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这个身份具有很强的标榜性、引导性。因此,还需结合相关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来对学生作出硬性要求,以为幼教行业发展营造良好、健康的环境。
  3.强化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
  首先需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舞蹈编排技巧,能够根据不同场景所需而进行舞蹈创编与教学。要求舞蹈的主题一定是阳光和积极健康的,并且符合适龄特点,贴近幼儿生活。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查阅大量资料,了解各年龄段孩子的心理成长特点和需求。学生通过搜集素材、观察生活,编排出具有高尚的情操、正确的社会导向,能潜移默化地开发幼儿智力、提高其精神文明素养、塑造其良好的人格魅力的舞蹈作品,使幼儿健康成长。
  4.通过教育实践增强学生实操能力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以第二课堂为例:在课余时间由学生自行组织训练,进行节目编排,对学业问题和教案编写情况开展研讨,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深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教师可抽时间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提高日常课堂教学效率和专业教室的使用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实践平台非常有限,因此,我们要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为学生创造参演的机会,使其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也能通过舞台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每一次演出结束后学生都要进行自我总结,找出自身的不足,使自己的舞台表演素质及编创水平不断提高。
  加强與当地幼儿园的业务联系,强化实习实训环节,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到幼儿园观摩学习。在幼儿舞蹈实践教学中,学生还是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学生通过与幼儿园老教师交流沟通,能够发现自身不足,并不断完善。学生通过实践教学能更好地检验自己的行为规范、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达到教师要求,促使自身积极投身于幼儿舞蹈教学,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三、结语
  总之,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实操技能,把舞蹈教学和实践相结合,规范教学,不断创新,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陈丽文.建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舞蹈课程的必要性与措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2(8).
  [2]孙涛.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2015(4).
  [3]黄娟莉.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编创能力的教学策略[J].黄河之声,2015(17).
  责任编辑:张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647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