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大学生需要心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需要是个体产生心理活动的驱动力,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大学生需要心理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差异性、矛盾性等基本特征,同时,其需要心理还会受自身、教育者,以及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通过对大学生需要心理进行相关分析,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要从大学生的需要心理出发,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导向性。
  关键词:需要心理 大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9-0165-02
  需要是个体产生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内在驱动力,需要激发动机,动机支配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人的科学,研究人就必须从人的需要出发。大学生的需要心理影响其心理和行为倾向,因此,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全面、充分地把握大学生需要心理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做到切实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需要心理基本特征
  1.多样性
  大学生的需要心理具有多样性,具体表现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获取知识的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及发展需要等。大学生处于成长成才的黄金时期,不仅需要获取知识、培养技能,还面临择业、就业等问题,大学时期更是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阶段。因此,大学生不仅具有求知与成才的需要,还具有创新进取和全面发展的需要,足以可见其需要心理的多样性。
  2.层次性
  马克思需要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皆证明了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大学生的需要心理同样具有层次性,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生存和安全的需要是大学生的基本需要,在基本需要得到了满足之后,大学生就会逐渐向往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即产生了社交的需要。在与他人进行交际的过程中,随着自身情感的投入,便会产生渴望被关心、被爱及被尊重的需要,进而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从产生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到最终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这是一个从低层次需要向高层次需要发展的过程。
  3.差异性
  每个大学生都是各自独立的个体,受遗传因素、家庭成长环境、教育水平程度等多方面影响,每个大学生个体的需要心理都具有差异性。遗传因素非后天可变,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大学生需要心理特征的基础,除遗传因素外,大学生的需要心理同样受家庭成长环境和教育水平程度的影响。在个体从幼儿到童年及少年阶段,家庭是其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成长环境因素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使每个个体产生了不同的需求。同时,大学生个体在接受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水平差异等因素影响,也会形成强烈的个体差异,導致需要心理产生差异性。
  4.矛盾性
  大学生的心理在不同发展阶段会出现不同的需要,由于这些需要本身又具有不同的层次、性质和作用,因此,这些需要之间往往是互相矛盾的状态。大学生需要心理的矛盾性不仅表现为个人需要内部的矛盾,还表现为个人需要外部即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个人需要内部的矛盾表现为大学生内心的需要与其实际行为之间的矛盾,由于大学生身心还在成熟发展阶段,受不确定性、多变性影响,其在满足需要和付诸行动之间存在误差,加之易受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其需要总是发生改变,行为也因此受影响而逐渐偏离其需要。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社会需要常常制约着个人需要,社会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但大学生的个人需要又要求其关注自身,造成社会需要对个人需要的制约,体现出需要心理的矛盾性。
  二、影响大学生需要心理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对需要心理的影响
  大学生自身是影响其需要心理最根本的内在因素。一方面,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处在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他们从高中的集体生活过渡到大学相对自由的校园生活,相对自由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其独立意识的增强,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还由于其涉世未深,缺乏分辨事物的能力,会产生各种合理或不合理的需要心理,因此在大学阶段,更需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来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需要观。另一方面,大学生在这一阶段的需要心理充满着复杂性与多样性,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要又充斥着矛盾性。例如,大学生在渴望获取学习进取需要的同时,还渴望享受娱乐的需要,而部分大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往往导致其无法平衡需要之间的矛盾,长此以往,大学生的需要心理未能得到满足,从而导致不平衡发展。
  2.家庭环境对需要心理的影响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的好与坏对个人需要心理起着重要作用。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往往会催生出合理、积极的需要心理,而冷漠、冲突的家庭氛围则往往会导致不合理、消极的需要心理。当代大学生群体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特殊性,父母对孩子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多子女家庭,父母则更想为子女提供更舒适、更优质的环境,一旦产生这种想法,父母便会想方设法地满足子女提出的各种需要。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该需要的合理性,导致父母对子女的需要心理无节制地满足,造成溺爱和纵容。一旦形成这种家庭环境,其需要心理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便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认为无论该需要合不合理,都应被满足,致使子女只会一味索取而无视需要的合理性。
  3.教育者对需要心理的影响
  除家庭环境之外,学校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场所,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教育者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教育者的关注点大多在于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如何提升成绩,却往往会忽略大学生真实的心理感受,忽略了大学生需要心理才是其行为的驱动力。忽略大学生的内心需要导致缺乏心灵之间的有效沟通,无法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需要也得不到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脱离了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仅会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还会导致大学生内心产生偏差,造成人格发展的不完善,影响其全面发展。   4.社会环境对需要心理的影响
  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网络信息化并存,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需要心理产生了诸多影响。市场经济使人们更加关注经济利益的实现,更多的大学生追求眼前利益,注重通过知识带来经济效益,产生了拜金主义价值观,需要心理日渐呈现功利性倾向。文化多元化迎来文化之间吸收和借鉴的同时也裹挟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产生多元化倾向,造成部分大学生集体观念弱化,产生利己主义,只注重个人需要的实现而忽视社会需要。同时,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也造成了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对大学生需要心理的冲击,对于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来说,网络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更会消解其正确的价值观。
  三、基于大学生需要心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
  1.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即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社会道德规范的需要,反之就是不合理需要。只有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才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易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育工作者要掌握大学生的合理需要,把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并着眼于大学生的心理真实需要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一方面,应丰富教育内容以满足大学生的合理需要,在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取向的基础上科学地选择大学生能够产生兴趣和情感共鸣的教育内容,适当地增强教育内容的人文性。另一方面,要依据大学生的需要心理完善教育方法,从多方面满足合理需要入手,创新教育方法,如采取个别谈话、心理疏导、情感陶冶,以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对于不具备实现条件的合理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创造条件满足其需要;对于仍旧无法实现的需要,教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进行疏导,从而减少其未实现需要的沮丧感、挫败感。
  2.注重大学生的差别需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依据大学生需要心理的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因材施教以提升针对性。大学生的需要心理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总是处在不平衡的状态,总会有某一需要在特定时期处在优势地位。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通过调研来全面了解和把握这一阶段处于优势地位的主导需要,再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需要心理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低年级大学生刚刚迈入大学校园,其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学生的适应能力往往需要调整,教育工作者可以依据这一特点,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来减弱焦虑心理,使大学生更快地适应新环境。针对中年级的大学生,其日常学习生活已经进入比较稳定的状态,可以有针对性地增强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针对毕业年级的大学生可以针对择业、就业等现实问题,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增加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教育内容来满足其现实需要。
  3.引导大学生的高层次需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
  大学生肩负着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正确引导大学生培养高层次需要是能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因素。依据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人在满足了低层次需要之后,便会转向追求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如果过分追求低层次需要,便会失去追求高层次需要的动力,难以实现个人价值。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的思想道德观念,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从而实现个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内在逻辑就是引导大学生培养高层次需要。为此,应建立健全全面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制定高标准的目标模式,促使学生不断提升个人素质,从而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性的同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要营造良好的、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利用校园内各类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鼓励大学生努力实现自身的高层次需要,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今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胡凯.研究大学生需要心理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41-43.
  [4]梁纯雪.大学生需要心理分析及引导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5,25(3):32-34.
  责任编辑:赵慧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649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