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网络技术、大众媒体、人际传播的交织作用,使得网络空间已成为与现实空间同等重要的人类交往场所。个人意向在网络的凸显、网络媒介的连接,形成了能够反映主体意向性、促进交往、赋予个体新权利的网络空间。而在网络空间中,多元开放的自我呈现直接间接地反映人们的心理诉求和心理困惑,可以有效把握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平等的人际活动,促进教育者和疏导对象良好关系的构建;迅捷的交流沟通利于教育者主动作为,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多样存在的网络空间,则提供了多样化的方式。这些积极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网络空间实施心理疏导提供了新契机,这要求教育者建立特色网络空间,赢得先发权;进入个体参与和活动的网络空间,获取话语权;利用网络空间的特殊作用,把握制动权。
  关键词: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作用;策略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3.030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3-0144-05
  “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融合,拓展了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渠道,丰富发展了人的精神结构与心理需求,这无疑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1]而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既突出网络空间由于通讯技术运用、数据计算整合、软件媒体支撑、资源信息共享而呈现的强大辐射力,也注意当代多元性社会诉求、嬗变中的国民心态对个体思想心理多重影响的网络空间映射,同时利用网络空间信息量大、形态多样、迅速快捷的特点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从而将心理疏导的实施范围扩大化、实现路径多样化,构建和发展线上线下积极互动、虚拟现实齐进、关注引导并存的心理疏导网络体系,强调在不同条件和情况下实施心理疏导,真正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教育对象微观心理的重视和解决,以此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显著效果。
  一、网络空间的基本理解
  网络空间可以主要是利用物理链路和数字技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而连接起来,组成数据链路,进行资源共享和通信,演化为特殊的虚拟组织和社区。网络空间虽看似虚拟存在,但却有实体的内容和形式,这是由于网络空间的形成是现实主体主观意图和实践活动作用的结果,可以将之理解为现实空间的网络化延伸和扩展性衍变,这是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内在性关联;而网络空间形成后,却以新的组合内容和呈现方式超越了现实空间的作用影响,在空间规模、空间形态、空间转换的周期速度等方面都实现了巨变,从而构造了网络空间的强大功能,这可以理解为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外在性区隔。因此,网络空间从根本上说,是与现实空间紧密联系的,但也有外在的区分。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中,主要是考虑到网络空间与现实的多重联系而能够进行教育对象的线上引导,所以在本文中关于网络空间的理解更侧重于现实个体活动的作用。
  1.与人的意图、心理相关的空间
  当你在网络空间中进行搜索的时候,在网络空间中发言、在网络空间中点赞的时候,就相当于你留下了你的数据痕迹,这样的数据痕迹就能够反映你的想法、反映你的意向、反映你的意图。同时简单来讲,能够折射出你的心事。此外,有学者指出,“网络空间与现实的物理空间的不同,在于它是一个心理上的空间。”[2]而之所以强调网络空间的心理性质,是因为空间这一概念本就带有人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作用,空间的变化往往也会带来心理觉知的变化。而在网络参与中,人的心理涉入既促使网络增添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经验和原初感受,也在心理作用的参与中增加了对网络行为的强化和依赖,进而确证了网络空间的存在。所以,“网络空间这个心理空间是架构在计算机网络相关的软硬件以及通讯协议之上,却赋形于人类的幻想之中。换言之,计算机网络所指的是技术上的软硬件设施,而网络空间这个概念则偏重于其作为一种具心理性质的活动空间。更具体地说,它是赋形于使用者的幻想交互感应之中。幻想并非虚幻,相反,幻想是一种参与互动游戏时的投注,是集体性的当真,才使得互动游戏有了实效性。”[3]
  2.连接交往、促进沟通的空间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意识到必须和周围的人们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一般地是生活在社会中。”[4]而哈贝马斯也清楚地认识到,交往行为对于社会性的人是必须的,“人总是社会的人,不能没有‘交往行为’,而必须生活于‘交往行为’的联系之内”。[5]可见,交往是人类社会必然实施和发生的行为。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运用的普及,人们的交往方式也有所变化,即以普遍的时序性、流动性、虚拟性为特征的网络交往逐渐被人们所热衷。这种在网络上进行联系和交际的行为也衍生出了多种关系,并以不同的网络空间为基地和平台丰富着现实的交往关系,形成了源于现实诉求却又超越实时、实地交往的网络空间交往,而且深受现代人所推崇和喜爱。而从人的意图或者意向的角度来讲,人在网络空间里面其实就是在不断的表达或者呈现我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意愿,这样的意愿它实际上就能够反映我们的想法,我们在脑袋里面想着这样的事情。因此,网络空间从某种角度来说好像是一座桥,是连接人和世界、人和社会的一个桥梁,通过这个桥梁,可以联系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多样关系。
  3.个体赋权、自我确证的空间
  虚拟实在不仅仅体现了网络运用技术上的革新和进步,“它可以用于人类的每一种活动,而且可以用来中介人类的每一个事物。由于你全身心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之中,所以虚拟实在便在本质上成为一种新形式的人类经验……它的潜在影响非常之大,有可能界定因其利用而产生的文化。”[6]而虚拟实在的网络空间得以出现,就在于人—机界面的互动,使得计算机界面不再成为被动的、机械的反映,而是渗透了人的主观意图和不同倾向,进而将这种孤立界面转向为动态化、可参与的网络空间。在虚拟实在的交换中,网络空间给我们每个人赋予了一些权利,一方面在私人生活上让我们有一种在信息时代、在网络时代、在互联网时代自我存在的感觉,例如用于社交的QQ号、微信号、微博等确证自己的存在。另外一方面,在我們社群、公共生活,共同生活里面,它也是能够给我们一个身份,即通过你的朋友圈、动态发布来表现自己的特定生活,这就是一种新型的群体生活,并提供人们一些新身份的获得。   二、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心理疏导的独特作用
  匿名身份、随意进入、丰富资源、自由活动使网络空间成为人们开展活动的重要场所,人们不受身份地位、空间距离、职业工作的限制,可以依照自己的爱好和经验进入不同的网络空间。在相对自由、平等、宽松的网络空间内,人们的心理也更为开放、思想也更为活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矛盾,有助于促进个体的心理疏通。鉴于此,思想政治教育者也需要借助网络空间的强大影响力进行心理疏通,发挥网络空间中心理疏导的作用。
  1.网络空间中个人自我呈现的开放性有助于教育者把握心理疏导的基础
  社会心理学者戈夫曼从“戏剧论”的角度,研究了日常生活中人的自我呈现,认为个人在生活中的行为活动有特定情境,并通过符号媒介物来交换信息、促进活动开展,并指出人的自我呈现是不同面具背后的角色所使然。因此,人在现实生活领域中的自我呈现更多的是依照他人的行为准则和角色的规定要求,即“当个体在他人面前呈现自己时,他的表演往往会体现和例证社会公认的准则,因而事实上其意义超出了他的整个行为。”[7]这种自我呈现虽然促进了个体行为的正常开展并为社会所接受,但却可能违逆了个体的真实心理和自我感觉。这种自我真实心理的抑制和隐藏,被动的自我呈现行为并不利于教育者了解个体的真实心理状况,因而也难以从外在进行有效的心理疏通和引导。
  而网络空间中个人的自我呈现,却更为开放自由、多元共存。在网络空间去抑制性和轻标准性的环境下,人们既通过网上聊天、网络购物、网络交际的形式进行着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建构,通过丰富多样的网络关系以发展多样性的心理内容;也通过建立个人网页、设置形象主页、发起网络论坛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心理诉求,展示自我的思想话语。这不同形式的活动从本质上看,都是人在相对自由宽松的网络空间中的一种自我呈现,是个体潜在心理的外显和反映,人们不必考虑他人的标准、刻板的規则和形式的教条,而只进行自我最真实、最自然、最本质的心理表达和心理展示。教育者积极关注这一自我呈现的方式,从个体经常参与网络空间的形式、内容、程度判断其心理和思想的状况,从自我心理发泄的网络表达发现心理症结,从而有效了解教育对象的心理状况和心理问题,把握心理内容的前提基础。
  2.网络空间中人际活动的平等性有助于构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良好疏导关系
  在现实实践中,人际活动是依照一定的规范和规则组织起来的,并通过血缘的关系系统、地缘的领域系统和业缘的职业系统形成不同类型的人际互动。这些活动总是直接间接、隐性显性的包含着互动双方的基本要求和目的意图,而要促进互动过程的顺利开展并满足不同互动主体的愿望,就需要在互动开始之前预设相应的互动架构,并规定双方的角色分工、地位作用和权利义务。这种规定是通过默许的、暗含的不平等以实现人际互动的双向共赢,然而,虽然规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符合规范价值和利益要求的,但却总会导致互动弱势方片面性、狭隘性的心理感受,即认为这种不平等会损害自己的利益、自尊和形象,进而导致各种人际活动中不同程度的负面心理现象。
  而随着技术化社会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际活动的形态也随之发生着演化,并在网络的强大作用下促进了网路空间人际活动的生成。在网络空间中,人际活动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将现实空间的人际关系转入网络之中,并愈来愈体现人际交流与互动随机化、中介化、不确定的趋势,“网络空间的人际互动具有去抑制性、身体缺场、弱联系、高自我暴露和高亲密感等特征。”[8]而这种特征所存在的前提就是网络空间中人际活动所坚持的平等性,即活动主体之间具有平等的身份准入资格,平等的话语体系表达,平等的价值态度选择以及平等的资源获得占有。网络空间中人际活动的平等性也重新生成了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平等关系,即预设了教育者的民主理念,与教育对象的平等对话和双方的对等地位,从而在平等开放的网络化人际活动中构建良性疏导关系。
  3.网络空间中交流的迅捷性便于教育者及时把握受教育者的心理动态,及时实现心理疏导
  网络空间之所以吸引人们的参与和加入,就在于网络空间使人们的交流、信息发布变得更加迅捷与方便。在当前的高科技技术支撑下,这种信息流变速度是十分迅捷的,这使得人们更新个人社交平台的内容也变得愈加快速,继而通过对他人的留言和评论进行及时回应,也能实现一种有效的互动。这种互动的快捷性一方面表现了人们渴望被关注和理解的心声,希望通过网络上的言论、图片、视频、话语、分享等加强自我与他人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显露了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心理状态,通过分析个体参与网络互动的内容,能够促进教育者对个体心理状况的把握和分析,从而及时开展心理疏导。
  当教育对象遭遇意外因素的侵扰,会扰乱心理的正常状态,使得负面消极的心理逐渐产生,这时既需要外在的关注和体谅,也需要积极的帮助和引导。而网络空间中的互动就为教育对象发泄情绪和调适心理提供了一种方式,当教育对象把自己的心理感知以文字叙述的方式传送到网络空间,就会引发与之相联系的熟人群体的关注和关怀,这既是一种自我调适的方式。但也给教育对象提供了实施心理疏导的良好契机,既可以通过网络交流的方式进行心理疏通,也可以通过实地谈话的方式进行鼓励和引导,帮助教育对象减轻并消除心理不适感。
  4.网络空间的多样性推动心理疏导方式的多样性
  网络空间是虚拟性的,但却有实体的内容,人们参与网络空间的不同动机使得网络空间的形式极其多样,可以说涵盖了现实生活中的多数领域。从功能看,网络空间基本可以分为人际社交类、信息获取类、娱乐休闲类、消费购物类、教育引导类、生活服务类、政务办公类等网络空间;从网络空间的建立者来看,也可分为正式机构组织所建立的网络空间、企业实体所建立的网络空间、个人化的网络空间,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亚群体所建立的网络空间。此外,从网络空间的基本性质、规模程度、参与群体等方面看,也可以对网络空间进行相应的分类,这说明了网络空间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之快、影响之深和形式之多。   这些多样性的网络空间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调剂和便利,也给思想政治教育者实施心理疏导提供了多样化的方式。具体来说,教育者可以利用人际社交类的网络空间,通过网上关注动态和进行交流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也可以在教育引导类的网络空间中进行心理解惑与引导;还可以在专门的、正规的网络空间中进行经常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通过在线解答或留言回复的形式疏导和帮助;也可以加入并参与不同群体的网络空间,进行群体的多向互动和深入理解,获得全面信息后进行针对性的疏导。不管教育者利用何种网络空间,采取何种方式,但都需要依照心理疏导的目标,实现帮助人和引导人。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网络空间中进行心理疏导的策略
  不管何种形式的网络空间,都是在人的参与作用下形成和体现的,是人的主观内在与外在网络之间的相互建构。而人与网络的互相建构使得网络空间的强大影响力已渗透于社会中绝大多数领域和个体,网络的影响作用还会持续发酵并产生连锁反应。因而在网络空间中,如何疏通和引导人们的心理,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探索。
  1.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网络空间,赢得先发权
  “技术的演进和生活世界的开拓源于人性的开放性和未完成性,正是由于生活世界无止境地向前拓展和铺陈,人性的深度才得以从潜在状况中显现出来。”[9]而生活世界转向于虚拟网络,虽衍生了诸多伦理和社会问题,但也表明了人在寻求不同的途径来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因而网络空间是当代社会客观存在的现象。鉴于这种情况,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发挥网络空间的积极作用,使人们通过网络空间的人际互动和自我呈现来满足现实的诉求,如扩大人际网络的需要、建立社会地位的需要、形成自我觉知的需要等。就需要在诸多网络空间并存的前提下,建立带有思想感染、政治教化、教育引导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网络空间,使人们在参与其他网络空间以满足不同需要的前提下,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网络空间中获得积极的思想内容和心理体会。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网络空间中的心理疏导赢得先发权,就要先入为主的创造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要建立特色内涵、正面积极的网络空间,在网络空间的设计形态上要能够吸引人,要综合利用各种文化元素、主题风格、素材内容,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空间既具活泼有趣的形式,也体现艺术性和人文性的品味,先建立人们对这些特色网络空间的初次良好心理效应;而在网络空间的内容安排上,则要突出人本性、教育性、引导性的要求,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的形式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般心理问题予以呈现,也要提供针对性的信息内容使人们在网络空间中进行适时的心理感受,要能够触动心灵深处,并能引发后续的心理反思;同时,也要有定期或不定期的网络空间讨论和交流,让参与者通过发送留言或线上互动的形式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点,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则要对这些互动交流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以解答人们的心理疑难,促进心理疏通。
  2.进入个体参与和活动的网络空间,获取话语权
  思想政治教育者除了要积极创造各类特色网络空间,保证心理疏导的良好环境,还要主动进入个体经常参与和感兴趣的网络空间,理解对象进入网络空间的不同目的动机。当教育者进入教育对象参与的网络空间,对这个网络空间中参与者的主导话语、隐性话语、常用话语有较为详尽的了解,以此来掌握这些人的情感、思想、心理和兴趣,在心理疏通时利用他们习惯化的言语表达和符号文字,从而掌握心理疏通的有效话语权。这种话语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动性的体现,目的是为了保证心理疏导的实效性,既化解网络空间所带来的虚拟认同、自我分裂、信任危机等负面心理影响,引导参与者利用平等自由、开放多元的网络空间质以促进现实生活中心理冲突的缓和、心理郁结的消除;也是为了促进疏通的顺利性,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处于同样的话语体系中,从而使教育者话语的感召力量更为突出。
  而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进入个体参与和活动的网络空间并能够实现话语权的掌握,应该是自然而进、隐藏意图的,即要取得该网络空间中大多数参与者的信任,在话语表达上应该和参与者的习惯化方式保持一致,符合该网络空间的话语叙述和阐释风格;在多次互动和交流后,要注意分析该网络空间中的主导个体和意见领袖,对其话语内容进行掌控,当该主导者具备积极引导的作用,就要利用主导者的权威力量进行他人心理上的暗示和转化,而当主导者产生了负面的心理波及影响,就需要利用教育者的学识经验与主导个体进行辩论和交流,力图消除主导者所造成消极心理影响。此外,通过关注教育对象的个人空间,如微博动态、微信朋友圈、QQ签名等,也有助于全面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层次,并能够实时掌握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这也有助于促进心理疏导的顺利开展。通过进入个体参与的网络空间,既丰富完善了教育者进行心理疏通的话语内容,也使得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共同话语层面上进行沟通,进而增强心理疏导的作用。
  3.利用网络空间的特殊作用,把握制动权
  网络空间对不同参与者和体验者来说,有不同的价值和作用,正是由于网络空间对现实人所产生的特殊作用,才使人们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仍然能够获得一种相对满足的感受。这种感受往往是被现实领域的诸多事物所限制的,但却在人们参与网络空间时被重新体验。而网络空间的特殊作用是表现在各个方面的,网络空间的人际互动再生着现实社会的人,发展了人类交往的新领域,以网络为空间场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更为复杂和广泛;网络空间资源的丰富多样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方式,拓宽了知识的获取渠道,以网络为基础平台,人们获得知识信息的途径更为便捷和简易;网络空间的多样活动发展了各种新鲜事物,改变了生活的单调性质,以网络为载体,各种网络性的文化现象、消费行为、社會事件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因而,根据不同网络空间的特殊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心理疏导中也可以予以把握和运用,从而掌握灵活的制动权。其一,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利用网络空间的人际互动作用,发展并丰富人的现实关系,并注重个体在网络空间交际中所衍生出的多样网络交往关系,以网络交往作为化解现实矛盾的突破口。其二,利用网络空间的信息提供作用,将正面积极的信息内容及时传送到网络空间,既根据受众的认知特点和接受程度进行信息内容的形式转化和创新,也依据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情况进行引导信息内容地适时更新。其三,利用网络空间的文化传递、文化休闲作用,在教育引导过程中融入轻松愉悦、文明和谐的文化消遣方式。既可通过打造文化网络动态体验空间,聘请专业人士和技术专家结合新兴的VR技术,潜移默化的植入正面文化因子,以自我体验促进正面价值观的认同;也可依托网络多样平台,建设融合自媒体专栏的“网络文化观察”、直播访谈“网络文化V沙龙”,形成“网络文化发展与新型智库建设”平台,提升个体在网络空间中的文化参与感和体验感。
  虽然网络空间在当代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普及,人们也在不同的网络空间中开展着主体性的实践活动。但是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研究,除了教育者的主动作用、积极开展,还需要网络技术人才、网络智库专家、新媒体教育人士的协同配合,在网络平台建设、网络舆论引导、网络文化打造、网络思想教育等方面形成合力,从而形成全方位的网络育人格局,以更好地疏通和引导教育对象的思想心理。
  参考文献
  [1] 代金平,朱国卿.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视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144.
  [2][3][8] 丁道群著.网络空间的心理与行为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4,6,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5.
  [5] 陈学明,吴松,远东编.通向理解之路:哈贝马斯论交往[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3.
  [6] [美]迈克尔·海姆著.从界面到网络空间 虚拟实在的形面上学[M].金吾伦,刘钢,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13.
  [7] [美]欧文.戈夫曼著.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黄爱华,冯钢,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35.
  [9] 段伟文著.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4.
  [责任编辑:庞 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38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