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历史发生学视阈下西方媒介批评的“发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旭圆

  摘 要:国内学术界在“媒介批评”领域开展学术研究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对媒介批评的基本核心问题如媒介批评的起源、概念仍无定论。本文沿着“发生学”研究路径,对西方媒介批评的起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西方媒介批评的“发生”经历“孕育”“萌芽”“成熟”三个时期,最终呈现出一个专业化、系统化的媒介批评体系。同时,媒介批评观念也呈现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关键词:西方媒介批评起源;发生学;媒介批评观念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6-0074-03
  一、研究背景及分歧
  2001年,中国内地两本媒介批评相关专著问世,随后大批论著和学术论文涌现,学界从不同角度探讨媒介批评,逐步完备媒介批评的理论体系。但对于西方媒介批评的起源问题,学界莫衷一是,观点对立也不在少数。归结起来,当下关于西方媒介批评起源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类。
  第一,媒介批评与媒介相伴相生。媒介批评的起源从认识论角度可以追溯到新闻媒介的起源,经历了从口头自发批评到文字批评再到自觉的系统理论批评的发展历程[1]。
  第二,媒介批评是媒介产生之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有的。王君超等学者认为西方媒介批评起源于马克思写于1842年,发表于1843年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陈龙、谢静等认为媒介批评是在19世纪30年代商业报刊出现以后。
  学界对西方媒介批评的起源问题分歧不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学界对媒介批评的内涵、展开层面、判断标准界定不一致,一些学者认为早期作家小说集对报刊零散的批评属于最早的媒介批评,而一些学者认为只有媒介批评成为一种风潮,具有一定影响力,才可称之为媒介批评的开端;另一方面,当前学界主要是以起源学的范式在史料中寻找具体的某个事件作为媒介批评的开端,受第一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这种方法研究很难达成共识。
  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中指出,“从研究起源引出来的重要教训是:从来没有什么绝对的开端”[2]。这恰如其分地揭示了通过起源学范式寻找某个绝对的时间点作为起源的局限性。研究媒介批评的起源需摒弃静态观察,把媒介批评的“发生”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透过事件的表象分析与“发生”相联系的因素。
  何谓“发生学”?它原是指地球历史发展过程中生物种系的发生和发展。尽管发生学发源于自然科学,但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法学等领域对发生学已逐渐得以运用,作为一种方法论研究联系、起源和发展。发生学在新闻传播学领域运用已有成果。按发生学的方法,对于媒介批评起源的研究,其实是充分地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3]。本文将在充分搜集西方媒介批评起源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历史起源进行真实地还原和解释。
  二、西方现代媒介批评实践的三个重要阶段
  笔者先尝试将学界尚未明晰的两个问题——媒介批评的内涵及标准加以明确。媒介批评,即指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媒介进行价值判断与理性反思,以达到促进媒介进步乃至社会进步的目的[4]。具体可以从文化层面、现象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文本层面展开。媒介批评标准主要涉及的是媒介批评的对象问题,即媒介批评的媒介到底是何种媒介?本文媒介批评的媒介指的是大众媒介,媒介批评的直接对象应该是媒介及其运作体系,官报、党报时期的媒介批评基本属于“新闻自由”的言论斗争。
  (一)开始孕育:19世纪初散现于文学作品的“媒介批评”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文学作品中出现少量关于媒介的批评和议论。这一时期的媒介批评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媒介批评。这些关于媒介的议论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多为有感而发的议论,缺乏专业的调查,批评对象主要集中在媒介文本、媒介现象、媒介行为上且影响力微弱。虽然这些早期对媒介的议论尚未成熟,但可以看出社会对媒介问题的关注,事物的发展总是经历着由小到大,由弱及强的过程,媒介批评也正是由这些散现于文学作品中的批判精神所酝酿的。
  (二)出现萌芽:20世纪初“揭丑运动”时期
  20世纪初,美国爆发了一场以揭露社会黑暗、唤醒社会良知、促进社会改革的黑幕揭发运动,美国总统罗斯福称他们为“揭丑者”。揭丑运动中后期,报道中出现煽情作风以及夸大不实之词,使得揭丑者受到批评,出现一种“飞去来器”的媒介批评效应。这一时期的媒介批评已经初具雏形。一是媒介批评的内容客观、真实。“揭丑运动”是以不惜工本的详尽调查为基础的,因此,媒介批评以事实为依据,批评目标集中、明确,批评内容客观真实。二是媒介批评形式的实证理性。报刊批评引用数据和具体事实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相比19世纪初的媒介批评,“揭丑运动”时期的批评除了更具专业性、客观性之外,“揭丑运动”中涌现的一批致力于挖掘社会痼疾的作家、刊物,使媒介批评初具规模,成为一种风潮。
  (三)走向成熟:20世纪30年代以后“黄色新闻潮”时期
  20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黄色新闻泛滥,普利策和赫斯特便是“黄色新闻潮”代表性人物。普利策是率先刊发黄色新闻的报人之一,他经营的《世界报》因黄色新闻销量大增,也因此颇受诟病。
  1895年,赫斯特购买《纽约新闻报》,在与普利策的竞争中他把黄色新闻发展到极致,导致黄色新闻泛滥成为批评家所抨击的靶子,被称为“黄色新闻大王”。批评家们对赫斯特的批评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以煽情手段诱发美西战争;教唆刺杀麦金莱总统。赫斯特的教唆杀人引起了社会公愤,读者纷纷抵制《纽约新闻报》。媒介批评在这一时期趋渐成熟。媒介批评不仅体现出批判意识,而且媒介批评真正地发挥了作用,批评家们的批评迫使媒体摒棄“黄色新闻”而向高雅发展。
  三、西方现代媒介批评观念的发展   纵观西方媒介批评,媒介批评实践大致呈现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发展趋势。随着媒介批评实践日趋成熟,媒介批评观念也开始由感性向理性发展,由自发走向自觉,由业余化向专业化转变,最终新闻评议会的建立,意味着西方媒介批评观念进一步完备、规范化,媒介批评成为一种能独立言说的系统。
  (一) 由“他律”向“自觉”发展
  “揭丑运动”以前,对媒介的批评是新闻传播领域以外的知识分子对媒介进行批评,如狄更斯在小说中对媒介的批评。这种媒介批评从观念上来说属于一种他律,媒体称为被监督的对象。
  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规范在历史维度上有密切联系。随着媒介批评发展不断成熟,媒介批评成为一种能独立言说的话语,成为催生新闻专业主义的外部因素,新闻专业主义亦反作用于媒介批评,敦促媒体人反思自身行为。20世纪40年代末,大众传媒社会责任论诞生,社会批评媒介的商业主义,责任概念成为社会对媒介的要求。这一时期,出现专业化刊物、媒体监督人、新闻评议会,报业自律机制建立。
  (二) 专业化机构的出现和新闻评议体系的成熟  20世纪60年代后期专业媒介批评刊物、职业媒介批评人、新闻评议会等自律机构纷纷建立,媒介批评开始常态化,标志着职业化、专业化媒介批评的兴起。1944年,哈钦斯委员会成立,又称美国报刊自由委员会。1947年3月2日,哈钦斯委员会发表了第一期报告《自由与负责的报刊》,美国著名批评家马尔佐夫把哈钦斯委员会的批评视为专业化媒介批评的先驱。20世纪60年代,媒介内部开始设有专门的新闻批评记者和编辑。1973年,美国全国新闻评议会建立。全国新闻评议会的任务是监视全国范围的新闻媒介,在处理媒介和公众之间的问题上取得一定成效。
  四、结 语
  西方媒介批评的“发生”经历“孕育”“萌芽”“成熟”三个时期,最终呈现出一个专业化、系统化的媒介批评体系。同时,媒介批评观念也呈现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促进了新闻规范的发展。这些来自新闻业内和业外的媒介批评的作用远远超过市场规范对媒体良好形象的塑造,成为沟通媒介与受众的纽带。
  参考文献:
  [1]刘自雄,熊珺.略论“媒介批评”的概念及其起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13-16.
  [2]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7.
  [3]董天策.中国媒介批评的发生学研究成果——评《清末民初知识分子与媒介批评研究》[J].新闻界,2015(19):32-35.
  [4]胡丹.清末民初知识分子与媒介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12.
  [责任編辑:艾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685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