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正确培养“全媒体记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詹新惠

  培养“全媒体记者”是当下所需
  
  先来看看传媒业界部分新闻单位当前的业务形态: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网站中安在线,在首页导航条专门设置“全媒体频道”;
  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网站湖南在线,以“全媒体播报平台”的方式发布滚动新闻,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网站四川在线,将“全媒体滚动播报”、“全媒体・视频”放置在首页首屏的显著位置,
  无论是“全媒体频道”、“全媒体播报平台”还是“全媒体滚动播报”,其新闻源都是来自报业集团记者每天24小时不间断提供的新闻事件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媒体新闻。
  再看新闻单位的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状况:
  广州日报、潇湘晨报成立24小时的滚动新闻部,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成立了“全媒体采编中心”。
  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建立24小时全天候的“全媒体记者”、“视频全媒体记者”队伍。
  其实,自从传统媒体感受到报业寒冬、纸媒危机以来,全媒体就不再是规划、理想、趋势或愿景,而是实实在在的业务工作和迫在眉睫的队伍建设。换言之,全媒体、媒介融合已然是传统媒体面对传媒新生态、传播新格局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而打造一支“全媒体记者”队伍则是实现媒介转型与再造的重中之重,也是转型、再造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
  “全媒体记者”的锻造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对在职从业人员进行全能性的技能培训,让文字记者学会拿起照相机、摄像机甚至话筒,直接在现场出镜,让摄影、摄像记者学会采写、录编以及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传输、发布等;其二是对传媒院校学子的“源头”教育,让新闻学子在大学期间就为做“全媒体记者”进行必要的课程学习和技能训练。因此,从业界需求的角度看,将未来的“准新闻人”培养成“全媒体记者”已不仅仅是必然趋势,而是当下大势之所需,当前业务之所急。
  早在2005年9月,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就建立有媒介融合专业和实验室,让学生面对由四五台公共计算机组成的屏幕来实施对一个新闻报道的多媒体信息合成。国内方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等也陆续建立了媒介融合实验室,让学生在仿真的全媒体环境里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但是,无论是新闻业界的内部培训还是新闻院校的正规教育,重心与落点都偏向于掌握媒体运用的技能上,尤其是要求传统纸媒记者学会视频拍摄、编播和剪辑等技术环节,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学会各种技能,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全媒体记者”简单被释义为“全能记者”、“背包记者”(指将所有摄像,摄影设备都放在一个大背包里,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的记者)。如果以这种认识和观点来培训、教育“准新闻人”,则在一定程度上将新闻教育引入误区。
  
  正确理解“全媒体记者”的内涵
  
  之所以出现对“全媒体记者”的片面理解,主要源于对“全媒体”的片面认识以及传统媒体应对“全媒体”时代的挑战而产生的被动反应。一直以来,我们对于“全媒体”的认识局限于“全面的媒体”、“全能的媒体”,即横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拥有全部的传媒报道形态,实现一次采集多重发布、多次销售的报道模式。因此,新闻媒体致力于跨媒体扩张,纸媒办网站、手机网,推出网络视频,网站则办报纸、办期刊、办网络电视台。业务的发展必然要求记者一身多能,既能服务于报纸、网站,又能胜任音频、视频记者的角色,因而技能的要求被提到了首要位置,这自然带来对“全媒体记者”的认识误区。
  笔者认为,跨媒体只是“全媒体”的外在体现,其表征为媒介形态全覆盖,技术手段全运用,但是,“全媒体”不是不同形态媒体的简单链接和组合,而是在拥有不同媒介载体的基础上针对用户个体的超细分服务,是根据用户需求和传播规律来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的一种传播方式。拥有不同媒介只是“全媒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核心在于掌握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地运用不同媒介,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
  基于此,“全媒体记者”具有三层内涵:
  第一层为技能层次。要求记者全面掌握与运用全媒体新闻采集、制作技术,学会文字记者的采写编评,摄影记者的图片报道、现场抓拍,电视记者的摄像、剪辑、非线编报道等,以适应不同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
  第二层为运用层次。密苏里新闻学院在媒介融合实验室训练学生时,重点在于学生对新闻媒介的运用选择。对于一个新闻事件,在哪些方面使用文字报道,哪些方面使用动态影像,多大程度上使用手机媒体,多大程度上使用网络新闻,多大程度上使用图像图表,是用静态的线性来表现,还是用Flash技术支持的动画来表现,是用滚动新闻现场直播,还是与用户互动采用网民提供的内容,这些是对“全媒体记者”综合能力的考验。学会灵活运用各种媒体,并在媒体间自如转换,是对“全媒体记者”的高层次要求。
  第三层为思维层次。做“全媒体记者”,最难的是要突破原有的传统媒体思维和固有的媒体界限意识,变受众为用户,变宣传、灌输为引导、服务,形成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同一条信息,在“全媒体”平台上可以呈现各种纷繁的表现形式,但“全媒体记者”不能仅仅将信息做出各种形式就完结,而必须是根据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差异化的内容。
  因此,如果说“全媒体记者”是“准新闻人”的未来趋势,那么这个趋势就是要求“准新闻人”以技能掌握为基础,以整合运用为延展,以思维转换为本质,达致“全媒体记者”的三重境界。
  
  
  全媒体记者的成长路径
  
  面对“全媒体记者”如此高标准的要求,有学者质疑,一个大学本科生学习四年,既要完成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学习,有深厚的人文功底,又要掌握所有先进媒介的技能,还要建立“全媒体”思维模式,形成“全媒体”报道思维体系,是不是不太现实?
  确实,“全媒体记者”不是大学四年教育就能培养出来的,也不是在校期间写点报道、拍点片子就能成长成才的。如果单从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角度看,大学四年完成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和进行实战性的实习实践是相对容易的。当前大多数新闻院校都建立有自己的实习基地,学校拥有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报纸、刊物、电视台等媒介平台,学生完全能够依托学校提供的各种便利条件完成基本的全媒体业务操作,有的甚至可以达到专业的制作水准。但是,“全媒体记者”的本质在于意识的形成与思维的训练,在于“全媒体”运用中的发现与创新,这些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培养,需要在每一次的新闻报道中去践行。
  “准新闻人”要想把自己锻造成“全媒体记者”,首先是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以文史哲政经法为基础知识,广泛学习运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思维方法以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类知识,强化通识教育,形成宽基础、厚人文的学术底蕴。
  第二,全面掌握新闻传播学专业基础知识,特别是不同媒介形态的特点和传播规律。文字报道要求掌握翔实材料,展示内容的深度和逻辑性;摄影报道要求抓取瞬间,展示事件的冲突性和现场感;视频报道则画面先行,叙事直接、生动、故事化、口语化;网络报道要求快速、及时、海量、多媒体,手机报道要体现出移动性、个性化。
  第三,面对每一次报道任务,都尝试思考是否可以用“全媒体”手段去报道,或者哪一种手段更适合此类新闻报道,特别需要考虑站在用户的角度选择合适的报道手段。比如历史大事记,可以用文字表述,可以用图片呈现,可以制作出一个视频短片,但这些都不能给用户直观、形象的深刻记忆,而如果采用时间纵横轴并配以文字、图片、视频超链接的方式,用Flash合成,则效果完全不同。
  第四,研究用户的兴趣爱好与阅读习惯,寻找新闻报道与用户贴近的结合点,学会运用新媒体的互动手段加强与用户的交流沟通,及时获得反馈来增强报道的针对性。“全媒体”报道中有一类做法现在很流行:一个突发新闻事件发生后,先用手机媒体做短信报道,然后是网络媒体滚动播报,再跟上图片报道、视频报道,最后为报纸、刊物提供详细的深度报道。这种做法看似很合理,却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一厢情愿的推送,在用户那儿很容易形成信息轰炸,导致阅读疲劳。“全媒体记者”有时需要杜绝这种“一鸡多吃”的做法,而应根据用户的特征做出“分割鸡”,切割出不同的部位对应地给真正喜好的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29512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