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金叶络石组培苗移栽管理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沈伟东 邹清成 朱开元 周江华

  摘要 介绍了金叶络石组培苗移栽管理技术,包括移栽过渡苗床制作、过渡移栽管理、大田移栽等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金叶络石;组培苗;移栽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87.9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199-01
  
  金叶络石(Trachelospermum asiaticum cv.Ougonnishiki)是夹竹桃科络石属,新叶橙黄色,老叶有绿黄色的斑块,叶色绚丽多彩。在园林上,它是极其美丽的彩叶植物,可以作为常年“开花”植物用于各种花径布置;同时它又是优良的盆栽植物材料,可以代替目前公园、现代设施上盆花布景,以克服盆花观赏期短、经常换用的高成本缺点。此外,金叶络石也可用作家庭盆栽的优良植物。同时由于其叶厚革质,对环境的耐受性强,可做污染严重厂区绿化、公路护坡等环境恶劣地块的绿化首选用苗。但迄今金叶络石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未见报道。笔者开展了组培育苗,但由于组培幼苗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常规移栽成活率极低,因此在移至大田前必须有一个炼苗的过程,通常需移栽至温室苗床过渡,提高组培苗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和大田种植的成活率。但这又会导致组培苗生产成本较高、效益低。为此,笔者在生产中围绕如何提高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行了摸索,总结了一套在简易条件下移栽金叶络石组培苗的方法。通过采用该方法,不仅能保证金叶络石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而且大大降低了组培苗移栽过渡的生产管理费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1 移栽过渡苗床制作
  
  过渡苗床可建在普通塑料大棚内,床宽1.2m左右,床四周用砖砌高30cm,床底整平,上铺20~25cm厚的栽培基质。栽培基质是否适宜是组培苗移栽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疏松通气、适宜的保水性、清洁卫生是组培苗对基质的基本要求。从多种基质配比结果来看:泥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3∶1∶1较好,金叶络石组培苗的成活率可达95%以上。组培苗是在无菌条件下繁殖培育的,在移栽过程中对外界环境需要有一个渐进的适应过程,因此需要对过渡苗床进行较为严格的消毒处理,尤其是基质重复使用时,一定要进行细致消毒。在实践中使用1 000~1 500g/kg敌克松溶液浇透整床基质,再用0.15%高锰酸钾溶液喷洒苗床表面及四周,24h后即可移栽小苗。也可用福尔马林800倍液喷洒苗床表面,用塑料薄膜密封24h以上,再通风12h即可使用,以上2种方法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 过渡移栽管理
  
  2.1 组培苗出瓶移栽
  组培苗出瓶是保证移栽成活的第1步,是从无菌及温、光、湿度稳定环境中进入到自然环境中,从异养过渡到自养过渡的一个炼苗过程。幼苗出瓶操作过程要小心仔细,移栽前先将培养瓶盖打开,培养温度为25±2℃,光照时间为12h/d,光照强度为1 389Lx条件下炼苗3d。用镊子小心地将无菌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洗净根上的培养基,移栽至苗床。
  2.2 湿度管理
  金叶络石组培苗出瓶前是在100%相对湿度条件下生长的,因此出瓶初期保持高湿的小环境至关重要。根据试验,金叶络石移栽初期3~5d棚内空气湿度需保持在95%以上,5d后仍需半封闭保持80%相对湿度2~3周,若移栽后的前3~5d不能保证95%以上空气湿度,则成活率下降到50%以下。移栽后也要注意基质湿度的控制,淋足定根水后还要2~3d淋水1次。
  2.3 光照与温度管理
  组培苗室内生长环境是在弱光、基本恒温条件下,因此移栽后应注意遮光及控温。一般移栽初期应用70%遮光7d,以后用50%遮光,2~3周即可除去遮阳网。试验表明,金叶络石在9月下旬至翌年5月中旬移栽成活率较高,冬季及早春移栽成活率最高,冬季应在大棚内加盖内棚,苗床基质保持在15℃以上,成活率一般可达90%以上,3月份之前成活率可达85%以上,此时大棚内最高温度一般在32℃以下,4~5月仍可保持 80%左右成活率,此时大棚内最高温度一般在35℃以下,而当环境温度超过35℃时,成活率明显下降,最高仅为50%左右。
  2.4 病害防治
  保持环境清洁、尽量减少污染是组培苗移栽成活的根本所在。幼苗浇灌时应尽可能选择清洁的水源,移栽当天喷施营养液,并喷施甲基托布津或百菌清800~1 0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每隔7d左右喷施1次,连续喷施3~4次,前后2次交替使用不同杀菌剂效果更好。
  
  3 大田移栽
  
  金叶络石组培苗经过过渡苗床移栽成活后,一般在苗床过渡40d左右即可移入大田,移入大田后可与其他繁殖方法生产的种苗一样管理。
  
  4 参考文献
  
  [1] 种高军.大花惠兰组织培养及组培苗栽培管理技术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06(5):135-136.
  [2] 于永根,李玉祥,秦昕祺.红叶石楠组培苗移栽管理技术[J].浙江林业科技,2002(5):43-45.
  [3] 邹清成,朱开元,潘晓韵,等.金叶络石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5):961-962.
  [4] 黄闽敏,刘晓芳,曹春爽.寒兰组培苗生根培养的多因子正式试验研究[J].北方园艺,2009(4):53-55.
  [5] 周玉玲,姜曙光,孙凤岭,等.红香椿1号组培苗反季节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5):43,46.
  [6] 杨春梅,孟金贵,张丽琴,等.勿忘我组培苗增殖研究[J].云南农业科技,2009(2):9-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559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