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秧管理与合理施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卜春荣
1 育秧管理
品种选用标准是,熟期适当,高产优质,抗病耐肥,分蘖力较强和矮秆叶直立。品种是旱育稀植的前提条件,而且是优质米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只有熟期适当,才能充分利用当地热量资源,并在高温时段安全抽穗,确保在气温下降到13℃前安全成熟。较强分蘖力和矮秆叶直的株型,才适于插稀长密的需要,而高产优质和抗病耐肥程度,更是确定技术标准的重要根据。
适期早播秧苗素质好。特别是旱育稀植栽培主要是以分蘖成穗增产,更应争取有较长的有效分蘖时间,所以必须适期早育早插。播种期要根据种子发芽最低温度、秧龄和插后秧苗成活最低温度三个生物学指标来确定。中苗的秧龄期30~35天,成活温度为13℃,而大苗的秧龄期40~45天,成活温度为14℃。而发芽的最低生物学温度为10℃。而床内温度:6.2918+1.0445x(x为当日平均气温)。因此,当温度6℃时可作为安全播种的气象指标。我省各地均可在4月播种。第一、第二积温带4月10~25日,第三、第四积温带4月15~25日。
为提高水稻发芽率,播前应晒种,再用25%“咪鲜胺”(N―丙基-N-咪唑-1-甲酰胺)2毫升或16%“咪鲜胺”15克,加水5~6千克。每5~16千克水中再加10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浸72小时,日浸夜露,然后催芽播种,可有效防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和前期灰飞虱。
水分管理旱育秧在揭膜时要及时浇透水,防止死苗;3叶期前保持秧苗湿润,促进根系和叶片快速生长;3叶期以后以控水旱管为主,做到不卷叶不浇水,雨天做到雨停田干。水育秧不要长时间保持深水层。
旱育秧秧苗期需肥量相对较少,在苗床充分培肥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再施肥,但培肥不好、底肥不足、出现落黄的秧田,要及时撤施速效氮肥,每亩(667平方米)施10~20千克尿素,并及时浇水,以防肥害。水育秧秧苗期需肥量相对较大,追肥量较多,要求少量多次均匀撒施,防止烧苗。
2 合理施肥
施肥必须考虑土壤墒情,只有在土壤对某一养分供应不足时,才需要施肥。因为大多数营养元素,土壤(或大气)已能充分供应,盲目施肥会造成浪费,甚至造成作物中毒。肥料施入土壤后会发生一些列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施肥效果。
作物的土壤营养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养分环境。
首先可影响作物的水分和空气供应,也直接影响养分的供应和保蓄。土壤是由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这些颗粒构成了土体的三相,即固相、液相和气相。一般肥沃土壤,其固相占整个土壤体积的一半以上,另外的体积充满水分和空气。土壤孔隙不仅承担着作物水分、空气的供应,本身也对作物生长有重要作用,同时也直接影响养分在土壤中的扩散。土壤粘粒、有机质和酸度是影响土壤化学环境的重要因素。土壤养分即使在施肥的情况下也对植物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无论施用有机肥料或无机肥料都能增加土壤养分。无机肥料大多易于溶解,施用后除部分为土壤吸收保蓄外,作物可以立即吸收。而有机肥料,除少量养分可供作物直接吸收外,大多数须经微生物分解,作物方能利用。二氧化碳可溶解在土壤水分中形成的碳酸和其他各种有机酸、无机酸,有促进土壤中某些难溶性矿质养分溶解的作用,从而减少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有些肥料(如石灰、石膏)除直接增加土壤养分,还能通过调节土壤反应,提高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含量。
施用有机肥料和含钙质多的肥料,除了能增加土壤养分外,还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因为有机肥料在土中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矿化作用,增加土中有效养分,同时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腐殖质在土中遇到钙离子就会和土粒凝聚在一起形成水稳定性团粒结构。改善粘土的坚实板结以及沙土的跑水漏肥等不良性状,提高土壤肥力。
一般有机质都有吸水和保水的能力,特别如腐殖质这类亲水胶体,保水能力更强。土壤中的腐殖质和粘土粒结合形成团粒,在团粒内部有许多毛管孔隙,也能保存很多的水分,能被植物利用。由于腐殖质是棕黑色的物质,土壤中腐殖质含量多,土壤颜色较深,可增加吸收日光热能,有利于提高土温。同时,腐殖质保水能力强,比热较大,导热性小,土壤温度变化慢,有利于作物生长。
增施有机肥能促进微生物的活动。由于微生物活动的结果,除了增加土壤中的矿物质营养和腐殖质以外,还能产生多种维生素、抗生素、生长素等,具有促进根系发育,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3 病虫害防治
落谷前每亩用35%辛硫磷微囊粒剂1千克,于整地前撒施。落谷后再用100克40%辛硫磷乳油拌饵料于傍晚撒施在秧田四周,防治地下害虫。秧田除草可在2叶1心期至4叶期,每亩用苄二氯30~40克,加水30~40千克喷雾。施药前排干水,药后1~2天,上2~5厘米水层,并保持5~7天。
防治病虫可每亩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克加“稼洁”(氯溴异氰尿酸)30克或加“三福顺”(丙硫咪唑)100克,加水50~75千克喷雾,每5~7天1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63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