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玉米病及农业防治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玉米大斑病:
  1.症状: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此外,有一种发生在抗病品种上的病斑,沿叶脉扩展,为褐色坏死条纹,一般扩展缓慢。夏玉米一般较春玉米发病重。
  2.发病规律:病原菌在田间残留病株上越冬(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两种形态),为第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发病适温20-28℃。条件适宜时,病菌繁殖迅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此病流行程度除与玉米品种感病有关外,主要由环境条件(雨水、湿度)决定。
  二、玉米褐斑病:
  1.症状:病菌侵染叶片、叶鞘及茎秆。以叶片与叶鞘连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至红褐色,小病斑有时汇成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散出褐色粉末,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
  2.发病规律:
  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或病残体中越冬,第二年病菌靠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遇适宜的环境条件即可萌发,产生游动抱子。游动孢子必须在叶面或叶鞘有水的情况下才能游动,当气温适宜时,即可侵人表皮。七八月份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发病;密度过大,田间郁蔽,发病重。
  三、玉米纹枯病
  1.症状:
  主要为害玉米叶鞘、果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水浸状,病、健部界线模糊,病斑连片愈合成较大型云纹状斑块,中部为淡土黄色或枯草白色,边缘褐色。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可见到茂盛的菌丝体,后结成白色小绒球,逐渐变成褐色的菌核。有时在茎基部数节出现明显的云纹状病斑。病株茎秆松软,组织解体。
  2.发病规律:以菌核在土中越冬,第二年侵染玉米,先在玉米茎基部叶鞘上发病,逐渐向上和四周发展,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开始发病,抽雄期病情发展快,吐丝灌浆期受害重。玉米连茬种植,发病重;高水肥、密度大,田间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7-8月份降水次数多,降水量大,易诱发病害。
  四、玉米干腐病
  1、症状:
  玉米生长期均可被害,以生长后期被害较重。为害茎秆和果穗。茎秆基部和果穗处的茎秆生褐色、黑褐色、紫红色大病斑,严重时茎秆从病部折断。病果穗穗轴变松,易折断,病穗下部子粒变褐色无光泽,粒间常有白色菌丝体,病穗与苞叶粘连,不易剥开。
  2、发病规律:
  玉米干腐病以菌丝及分生抱子器在病株残体和种子上越冬,玉米生长季节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高温多雨有利于病原菌的浸染和发病。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播种后降水多、土壤湿度大,温度低,幼苗长势弱,容易发病。
  五、 农业防治措施
  1.选用抗性品种
  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病虫害最经济、环保、安全的防治方法。要筛选抗源自交系,发掘抗病基因,既考虑抗病能力,又保留杂种优势,为玉米生产提供优质、抗病的新品种。在同一种植区内,要对不同抗病类型的杂交种进行合理布局,避免单一化种植。
  2.实行轮作灭茬
  避免玉米连作,减少田间菌源积累。3年轮作可以达到防病的要求,同时能调解土壤肥力结构,改善玉米根系生活环境和农田生态环境。玉米收获后进行灭茬深翻保墒,减少土壤中病原体的残留。
  3.加强农田管理
  适时早播,可根据土壤墒情确定播种深度,确保玉米早出苗、快出苗,避免土传病虫害对种子的侵染。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为降低田间相对湿度,可以摘除玉米底部2~3片叶子。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加强杂草治理。在玉米苗期和抽穗期增施磷钾肥,促进玉米健壮生长,提高抗病抗虫能力。早期发生病虫害的植株要及时割除,带出田间销毁。
  3.1物理防治措施
  可选用DT-15P投射式杀虫灯防治玉米螟,降低田间虫害及落卵量。也可用利用黑光灯、频振灯、高压汞灯等诱杀害虫成虫。
  3.2 适时开展化学防治
  在病虫害化学防治过程中,不能见虫见病就施药,要在达到防治指标时再用药,在降低农药使用量的同时也可有利于保护天敌。
  3.3种子处理
  对土传病虫害的防治,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成分的种衣剂处理种子,用于防治丝黑穗病、苗期害虫等。对丝黑穗病防治较好的种衣剂有15%黑穗净、17%吉农4号等种衣剂。
  3.4选用合理的药剂
  防治玉米病害常用的农药是杀菌剂,主要表现为杀菌和抑苗两种作用。常用杀菌剂农药有: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防治玉米害虫的杀虫剂有内吸和内渗作用,主要种类有:辛硫磷、马拉硫磷、乙酰甲胺磷等。马长山等通过研究表明,防治玉米大斑病以采用含吡唑醚菌酯、氟环唑、丙环唑成分的药剂最佳,可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病初期进行防治。
  (作者单位:121000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农村经济工作服务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13401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