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沙棘播种和扦插育苗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沙棘以其自身具有的生态和经济上的双重功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本文总结了沙棘播种和扦插育苗技术,以期为沙棘优良品种造林和进一步提高沙棘资源经济价值提供依据。
  关键词    良种沙棘;播种育苗;硬枝扦插;嫩枝扦插
  中图分类号    S79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0-0121-02
  1    沙棘播种育苗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是我国东北干旱、半干旱丘陵地区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1-2]。沙棘是保水固土、围堤护坡、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的优良树种[3],播种苗适用于营建防风固沙林和水土保持林等“半生态型经济林”,此类苗木的需求量通常较大。
  1.1    圃地选择
  圃地要选择在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排灌良好、质地疏松的壤土或砂壤土的平地上,切记勿选黏重土壤地块。年降水量<400 mm的地区需要配备喷灌设施。另外,培育沙棘苗的圃地最好是未曾栽种过沙棘的田地。
  1.2    种子选择与催芽
  1.2.1    种子选择。一定要选择优良的沙棘新种子,种子要有光泽且籽粒饱满,发芽率≥90%,杂质含量<3%,并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
  1.2.2    种子催芽。播种前用0.5%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消毒4~5 min,清水冲洗干净。经消毒处理过的种子用50~60 ℃的温水浸种24 h,或将消毒后的种子做混沙处理(湿沙和种子的体积比为3∶1)催芽15 d,当种子裂口露白率达到60%左右时即可播种[4]。
  1.3    播种期
  适宜的播种期通常在5月上中旬,当地表下5 cm深的土温达到10 ℃时即可播种。确定播种期的原则是确保幼苗出土时不受晚霜危害。
  1.4    播种方法
  气候较干燥或灌溉困难的地区宜采用低床作业,自然降水量充足的低温地区宜采用高床作业。一般床高15~20 cm、床宽1.0~1.5 m,床长可根据育苗量和地形等条件进行调整。播种前给床面浇透水。一是条播,采用横床开沟条播,沟深2~3 cm,行距20 cm左右;二是撒播,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潮湿的床面上,然后均匀覆土,覆土厚度1.5~2.0 cm。播种后要时常观察,并根据表土墒情适时浇水。
  1.5    田间管理
  当种子萌发拱土时,用带齿的手锄把表土划碎。待苗木出齐后,及时拔除杂草。当苗木长出3~4片叶后,进行第1次间苗,20 d后再进行1次间苗。通过2次间苗和必要的补苗,调整苗木密度使其空间分布格局更趨均匀。条播定苗每延长米垄长留苗30~40株,撒播定苗苗床留苗200~250株/m2。
  1.5.1    浇水。浇水是必要的,但过量浇水和浇水不足对植物同样有害,根据天气和苗床表土墒情决定浇水量。浇水方式采用自动喷灌或人工浇水皆可。
  1.5.2    施肥。肥料要使用有机肥和无机肥,2种肥料可混配施用。有机肥与磷酸二铵混施作基肥,施用量为225 kg/hm2,有机肥必须确保充分腐熟。当苗高达20 cm时开始进行追肥,追肥可用浓度为1%~2%的磷酸二氢钾喷雾,选择早晨、傍晚或者多云无雨的天气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14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5]。
  1.5.3    病虫害防治。沙棘苗期病害主要是根腐病和立枯病,病害防治要从出苗后开始,用多菌灵和敌克松混合稀释液,2种药剂各稀释450~500倍,沿沙棘苗行浇灌,每隔7 d浇灌1次药液,连续防治3~4次[3]。从发现危害症状开始,按2 000 mL/hm2的用量将辛硫磷乳油加水稀释后,与干细沙土混拌均匀,沿沙棘行地面撒施,每隔7 d撒施1次,连续防治2次以上。
  1.6    起苗和越冬
  于10月中下旬前后,当苗木停止生长至落叶后即可起苗。一年生沙棘播种苗质量分级标准[1]见表1。11月中旬前埋土防寒,埋土厚度15~20 cm,确保不露苗梢,以防风干,最后浇透水。
  2    沙棘扦插育苗
  沙棘扦插育苗是迄今应用最广泛的无性繁殖方法之一。该法具有繁殖系数高、成活率高、操作简便、能保持母本优良性状不变异以及早实、速生、丰产等特点,在林业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
  2.1    硬枝扦插育苗
  沙棘硬枝扦插具有穗材来源广、育苗设施简易、育苗成本低、能精准辨别雌雄株等优点,当然也存在消耗穗材多、扦插成活率不高等缺点。
  2.1.1    插条选择。要通过选择沙棘优树,并经品种对比试验确定优良品种,建立专供采穗用的沙棘良种资源圃,以提供充足的硬枝插穗。若未建立良种采穗圃,或暂无合适的沙棘良种时,亦可在立地条件相对较好且已开花结实的现有沙棘林中选择健壮、丰产和无病虫害的单株,在其树冠的中部采集二年生的枝条,雌雄配比为10∶1[6-7]。采条时间以沙棘树落叶后或翌春萌芽前为好。辨识沙棘雌雄株的简便方法是:雄株不结果,花芽明显大,呈塔形四棱状;雌株则看其有挂果(或有果柄残留物)来加以确认,另外就是雌株花芽瘪小,呈十字形。   2.1.2    插穗的剪截与处理。在采集到的沙棘插条的中间偏下部位剪取粗0.6~1.2 cm、长10~12 cm的枝段作为插穗。剪穗作业要选在蔽荫背风处或室内进行,上剪口平剪,下剪口斜剪成马耳形。剪好的插穗先按粗细做好分级,每50根捆成一捆。打捆的插穗应做如下处理:①低温沙藏,11月至翌年1月采集的插条剪成的插穗,必须经过窖内沙藏催根处理。具体是将插穗基部向下,然后用含水60%的鲜细河沙全部埋起来,窖内相对湿度保持在75%~85%之间,窖温控制在0~5 ℃之间,其间要定期查验,重点检查插穗是否出现湿热发霉或干燥失水问题;②清水浸泡,经过低温沙藏处理的插穗,要在插前置于流动的清水中浸泡5~6 d,每天换水1 次;③激素催根,常用的激素有ABT 1号生根粉和萘乙酸(NAA)。采用ABT 1号生根粉处理插穗时,所用浓度为0.2‰(200 ppm),浸泡插穗基部2 h;采用NAA处理时,可用浓度为0.5‰(500 ppm)的药液做速蘸处理,或用0.05‰(50 ppm)的NAA药液浸泡插穗基部4 h。
  2.1.3    扦插及管理。在春季气温稳定通过10 ℃时进行沙棘硬枝扦插。扦插方式有低床插和垄插2种。圃地土壤质地以砂质壤土为最好,株距10~12 cm,行距20~25 cm。垄插时,每个大垄上扦插2行,插穗上端外露1个芽,绝对不允许出现倒插和撕裂插穗下端树皮现象。插后30 d为生根期,在此期间,要通过覆膜或微喷等措施确保表层土壤湿度不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在插穗发芽至生根成活期间,做好灌水、松土、除草等工作。当萌发的新枝长到10 cm高度时,及时开展抹除侧芽工作,每个插穗只保留1个直立且健康的新枝。
  2.2    嫩枝扦插育苗
  沙棘嫩枝扦插繁殖系数高、生根快、穗材充裕、育苗周期短,若管理得当,当年生长高度可达30~60 cm,是目前沙棘无性繁殖中应用最好的技法。
  2.2.1    建棚。沙棘嫩枝扦插育苗要为了满足嫩枝插穗生根对光、水、气、热等的综合需求,选择配备全光照自动间歇喷雾设施的塑料拱棚内。拱棚内应配套有调温调湿设备,让气温保持在25~30 ℃、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之间。塑料棚顶内有水珠凝结而不滴落或插穗叶片上保有一层完整的水膜,此为用肉眼观察水分是否亏缺的显著标志。同时,棚内还应有足够的光照和适度的通风条件,当正午前后棚内温度过高时,可在拱棚外覆盖遮阳网进行调节。
  2.2.2    扦插基质。常用的扦插基质有鲜细河沙100%、泥炭20%+鲜细河沙80%、草炭土20%+鲜细河沙70%+沙棘林下土10%、草炭土20%+鲜细河沙70%+沙棘林下土10%。扦插基质配好后,采用0.5%高锰酸钾水溶液或用高温闷棚进行消毒处理。将基质装入育苗穴盘中,若不用或没有育苗穴盘时,则需在插床的最底层铺一层厚度≥10 cm的石砾,然后再铺一层5 cm厚的鲜细河沙,最后再铺上一层 10~12 cm厚的扦插基质。
  2.2.3    插穗选择。于每年3月前后,对采穗圃内的采穗母株进行重度回缩或平茬处理,然后追肥灌水,使其萌发出更多的枝条,6月末至7月初即可采集插条。对于采回来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插条,应及时正向堆放在盛有水的水池里,以防止其失水萎蔫。把穗条剪成8~10 cm长的插穗,去除插穗下部叶片,上部只保留3~4片叶片,随剪穗随做生根处理随扦插。
  2.2.4    插穗生根处理。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嫩枝插穗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帮助插穗基部快速長出愈伤组织和均匀的根系。可用的生根剂种类及处理方法有:0.5‰(500 ppm)的萘乙酸(NAA)速蘸插穗基部,或用0.05‰(50 ppm)的吲哚丁酸(IBA)或NAA浸泡插穗基部4 h,或用0.2‰(200 ppm)的ABT 1号生根粉浸泡插穗基部2 h,促进生根的效果皆较好。扦插作业完成后,可对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营养液。
  2.2.5    扦插作业。扦插作业要尽可能选在晴天早晚时段或阴天进行。扦插的株行距通常为5 cm×5 cm,深度为2~3 cm(以刮风或喷水时不倒为度,越浅越好)。扦插过程中,要视插穗叶面水膜情况及时进行喷水或喷雾。
  2.2.6    插后管理。为了给嫩枝插穗生根、成活和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进行插后管理。喷水或喷雾要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把环境温度控制在25~30 ℃、初期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之间,其间喷洒国光重茬宝30%恶霉灵水溶液(按说明配制)2次。一般插后10~12 d可生根,此时喷水转为多量少次。当新梢长至10 cm高时,则要设法增加光照和通风,降低棚内或插床温湿度,让扦插苗逐渐适应外部自然环境[8]。
  2.2.7    起苗和移植。扦插苗经过15 d左右的炼苗,即可移栽到大田继续培育。将幼苗连带基质坨整体移栽到已整好地的圃地里,切记不要伤根和散坨,栽妥后浇透水。松土、除草、灌水、施肥、喷药等管理措施按常规进行,但注意不要施用氮肥,以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最晚可进行至8月初,过晚扦插的苗木木质化程度会显著降低,容易遭受冻害。因此,对于8—9月移栽的苗木,需要在越冬前起苗埋土越冬。
  3    参考文献
  [1] 邢亚娟,王庆贵,田新华.沙棘繁殖技术标准[J].中国林副特产,2007(4):57-58.
  [2]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苗木质量分级 中国沙棘:DB13/T 872—2007[S].石家庄:河北质量技术监督局,2007.
  [3] 张李华.大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扦插育苗技术[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9-10.
  [4] 李晓红,梁成武.大果沙棘生物学特性及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195-195.
  [5] 王宇飞,王义祥.辽宁西部沙棘播种育苗技术要点[J].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14,12(3):33-34.
  [6] 李忠有,黄炳虎,刘宏亮.沙棘播种育苗技术[J].吉林农业,2010(12):185-185.
  [7] 赵雨兴,卢立娜,胡莉芳,等.大果沙棘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4,40(2):10-13.
  [8] 庞然.辽西地区沙棘扦插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10):179.
  收稿日期   2019-01-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93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