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泡桐优良无性系筛选及育苗技术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开展了13个泡桐优良无性系筛选试验,并比较了脱毒组培育苗和埋根育苗技术。通过比较组培苗与埋根苗的苗高、地径年生长量,筛选出4个速生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好、无丛枝病的优良无性系品种,分别为菏引0501、菏引0502、菏引0004、菏引0708;而且发现生长前期组培苗较埋根苗生长慢,速生期组培苗生长量渐高于埋根苗,生长后期组培苗的生长量持续高于埋根苗,且苗高、地径、最长根、最粗根等也均高于埋根苗。
  关键词    泡桐无性系;组培快繁;脱毒组碚苗;埋根苗
  中图分类号    S792.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9-0118-02
  筛选泡桐优良无性系、明确其物候期及适宜的育苗技术,对于制定科学的栽培措施、调节树体生长发育、挖掘其速生丰产潜力十分有益。本文观察了13个泡桐优良无性系的物候期,并开展了组培快繁和埋根育苗技术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生长势强、无丛枝病、抗性强的优良泡桐无性系和适宜的育苗方法。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13个泡桐优良无性系,分别为菏引0501、菏引0502、菏引0503、菏引0004、菏引0505、菏引0506、菏引0507、菏引0708、菏引0712、菏引0713、菏选0714、菏选0715、鄄优。
  1.2    試验方法
  1.2.1    茎尖脱毒组培育苗。对13个泡桐优良无性系,采用热处理(38 ℃)结合茎尖(5~8 mm)培养方法脱除植原体病菌,处理后经PCR检测确定不带菌后进行组培快繁。茎尖组织分化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培养基都是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对各种激素(NAA、6-BA、KT、IBA等)进行不同量的增减找出的最佳配方,分别为:MS+6-BA 1.0 mg/L+KT 0.2 mg/L;MS+6-BA 2.0 mg/L+NAA 0.2 mg/L;1/2 MS+IBA 2.0 mg/L+NAA 0.2 mg/L+B9 0.05 mg/L。组培苗下地移栽应选在少风的阴雨天,避免太阳直接照射。先在垄床上覆膜,然后用小铲在膜上的株点处破洞,去除组培苗的营养杯,尽量不要松动营养土与根系的接触,以防止根系损伤造成成活率下降。组培苗放入穴中后,周围覆土挤实,浇水,用土封实破膜后留下的孔洞。
  1.2.2    种根催芽育苗。选13个参试无性系健壮、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的根,长15~20 cm、上端直径1.5~2.5 cm,剪成上平下斜的根段,种根粗度与长度对埋根成活率和苗木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选背风向阳处开沟催芽。温度保持在15~30 ℃,15 d左右种根就开始露白、发芽,90%的种根芽长0.5~1.0 cm时及时揭膜炼苗,3~4 d后即可移植至大田育苗[1-2]。为培养出一年生高杆壮苗,埋根育苗在3月中下旬进行为宜,最迟不晚于4月下旬。埋根时将种根直立放入穴内,顶端略低于床面,覆土挤实,上面覆土厚2~3 cm,然后整平床面,覆盖厚0.015 mm、宽80 cm的农膜,四周用湿土封严压实[3]。
  1.2.3    苗期管理。5月上旬至6月中旬,苗木生长缓慢,根系不发达,底肥充足,不需施肥,但需浇水保墒。7—8月苗木生长旺盛,结合追肥采用沟灌侧淹的方式进行浇水,并注意病虫害防治[4-6]。
  1.3    调查统计方法
  观察13个泡桐优良无性系的物候期。苗木生长季节,选择生长势中等的苗地标准株30株,从出苗后5月15日开始每10 d定株测量一次苗高、6月25日开始每10 d定株调查一次地径,苗木停止生长后9月25日结束调查,计算旬生长量;秋季落叶休眠后逐株调查一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根幅、总根数、2 cm以上根数、主根数、根重、平均剪根母数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观测
  由表1可知,各无性系均在4月上中旬萌动,4月下旬至5月初展叶,8月底至9月下旬封顶,10月底至11月中旬落叶。引进的12个泡桐无性系叶幕期为207~213 d,其中菏引0004最短、菏引0506最长。不同引进地区、相同泡桐种类的物候期不同,可能是由于泡桐在原生长区域为了适应当地环境发生了改变。不同泡桐品种的物候期也不同,这种不同是按照内部遗传上所确定的固定程序进行的。因此,泡桐的物候期体现了泡桐生物学特性和当地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这种相互关系,对于制定科学的栽培措施、调节树体的生长发育、挖掘速生丰产潜力是有益的[7-9]。
  2.2    泡桐脱毒组培苗与埋根苗年生长量比较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生长前期组培苗较埋根苗生长慢,速生期组培苗生长量渐高于埋根苗,生长后期组培苗的生长量持续高于埋根苗的生长量。组培苗的生长拐点出现在8月6日,而埋根苗在7月29日,即组培苗速生期比埋根苗晚结束7 d;组培苗的苗高为455 cm、埋根苗为420 cm,组培苗比埋根苗高8.3%。由此表明,组培苗速生期出现较晚,结束的也略晚,生长量较大,暴发生长能力强。
  2.3    一年生组培苗与埋根苗根系生长情况对比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组培苗的根系较埋根苗发达、粗壮,组培苗总根重为6.1 kg,埋根苗仅为3.2 kg,组培苗根重是埋根苗的1.9倍、总根数是埋根苗的2.38倍、主根数是埋根苗的5.12倍、2 cm以上根数是埋根苗的2.5倍、叶幅是埋根苗的1.39倍;苗高、地径、最长根、最粗根等也均高于埋根苗。在不影响造林质量的前提下,每株组培苗平均可生产出直径2.1~3.5 cm、长15 cm的根段43条,是埋根苗的5.38倍。采用组培育苗不但能培育出优质一年生高杆壮苗,而且还能大量生产出一级脱毒种根,满足生产需要。   3    结论
  本试验通过物候期观察及对组培苗与埋根苗的苗高、地径年生长量进行比较,选出4个速生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好、无丛枝病的优良无性系品种,分别是菏引0501、菏引0502、菏引0004、菏引0708。菏引0501形态特征为主干通直圆满,树冠卵形,冠幅中等,侧枝较粗;经测定,五年生树的树高、胸径、主干材积分别为对照无性系鄄优的102%、104.7%和115.2%,为连续接干类型,自然接干能力强,明显优于对照鄄优,抗病性强。菏引0502形态特征为主干通直圆满,树冠长卵形,冠幅较窄,侧枝细,分枝角度大;经测定,五年生树的树高、胸径、主干高和单株材积分别为对照无性系鄄优的98.4%、107.2%、105.6%和123.9%,自然接干能力强,明显优于对照鄄优,抗病性强。菏引0004形态特征为主干通直圆满,冠幅中等,侧枝较粗;经测定,五年生樹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对照无性系鄄优高41.52%、9.56%和35.38%,抗病性强。菏引0708形态特征为主干分枝角度小,树干直;经测定,五年生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对照无性系鄄优高10.6%、16.5%、56.7%,抗病性较强。
  试验通过调查对比移栽造林后组培苗和埋根苗的生长情况发现,组培苗生长前期较埋根苗生长慢、速生期生长量渐渐超过埋根苗、生长后期生长量持续高于埋根苗,且苗高速生始期较埋根苗晚、结束的也略晚;组培苗的根系较埋根苗发达、粗壮,总根重、总根数、主根数、2 m以上根数、叶幅、地径、最长根、最粗根均高于埋根苗;在不影响造林质量的前提下,每株组培苗平均可生产粗2.1~3.5 m、长15 m的根段43条,是埋根苗的5.38倍。综上所述,组培育苗不但能培育出优质一年生高杆壮苗,而且还能大量生产出一级脱毒种根,可满足生产和推广需要。
  4    参考文献
  [1] 张献周.泡桐根插快繁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31-234.
  [2] 刘华.泡桐沙床埋根催芽育苗及幼林接干抚育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171-173.
  [3] 王克来.泡桐丰产栽培管理技术[J].农技服务,2010(4):523-524.
  [4] 范秀娟.泡桐的繁殖及造林技术[J].山西林业科技,2010,39(4):48-50.
  [5] 王晓娟,庞曼,张蒙,等.泡桐扦插繁殖试验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18(12):51.
  [6] 梁勇,朗怀国,李月文,等.白花泡桐无性系“桐优1号”引种栽培试验[J].南方农业,2018,12(34):66-68.
  [7] 马跃,叶金山,潘启龙,等.越南白花泡桐引种试验初报[J].林业科技通讯,2017(10):35-37.
  [8] 赵阳,乔杰,王保平,等.南方低山丘陵区泡桐无性系生长和干形综合选择[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7,39(9):32-40.
  [9] 王国霞,关欣,范新,等.不同泡桐无性系埋根育苗特性及幼苗生长节律[J].西北农业学报,2016,25(11):1710-1715.
  收稿日期   2019-0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941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