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处理机制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网络舆情的方向难以掌握,没有特定的规律,具有扩散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破坏性强等特点。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六方面基本特征及舆情影响的正、反面性进行分析,从技术引入、引导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得出关于校园网络舆情的处置路径,为校园网络舆情处理和保障提供了有效、准确、可行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网络舆情;基本特征;舆情影响;处置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15-0052-02
Abstract: The direction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difficult to grasp. There is no specific law.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 diffusion, wide coverage and strong destructivenes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ix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s of the public opin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guiding mechanism and team construction, the disposal path of campu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re obtained, it provides effective, accurate and feasibl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and guarantee of campus online public opinion.
Key word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basic characteristics; impacts of the public opinion; disposal path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网络的时代日新月异,以其自由、开放、平等、互助、合作等特点给社会带来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各种热点、评论、贴吧、论坛、微博等等通过网络平台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大學生是高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朝气蓬勃的一代,是敏感、积极、活跃的社会群体,利用恶意攻击、留言、炒作等方式在论坛、贴吧、QQ群、微博等地方肆无忌惮的妄加评论与传播,从而引发网络共识,形式网络舆情。
1 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分析
高校网络舆情的方向难以掌握,没有特定的规律,有时会造成舆情状况瞬间突变,难以控制,而且具有扩散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破坏性强等特点,所以针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校园网络舆情机制的不健全,舆情监管队伍建设缓慢,舆情处理响应速度慢,投入较少,目标定位模糊,也造成了在网络舆情处理的方向上高校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所以,构建和谐校园网络环境,加强校园网络舆情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与处理措施是当今高校发展和谐网络校园环境必经之路。
2 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与影响
2.1 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丰富性与多元性、自由性与直接性、突发性与情绪化、隐匿性与凝聚性、互动性与可控性等特征,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特征分析,可以为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处理机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和准确的定位信息[1,2]。
1)丰富性与多元性
通过网络为媒介传播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视频、音频、文字、语音等多种格式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肆意散播信息,主题丰富,内容涵盖娱乐、校园建设、军事、国情、情感等多方面领域,散播渠道之多,内容涵盖之深,涉及面之广,充分显现出网络舆情的丰富性与多元化的色彩[3]。
2)自由性与直接性
网络舆情的信息具有获取简单,自由扩散,破坏性强的特点[4]。在任意时间传播者只需要通过打字、复制链接、粘贴等多种方式就可以在论坛、贴吧、QQ群、微博等任意平台将信息直接散播,高校很难施加有效的监控平台和管理措施,也直接导致校园舆情的迅速升级,事态严重化,从而产生恶劣的影响。
3)突发性与情绪化
网络舆情的爆发既没有方向性,更没有时间性。当国内外或校园有重大性事件发生时,舆情可能会在瞬间爆发,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发布或转载信息,造成信息大面积散播,发展迅速,难以控制,而且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可能将信息断章取义,肆意夸大事实,主观的带有情绪色彩添加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妄加评论,真伪难辨,甚至可能会引发“蝴蝶效应”,这也是校园舆情难以在起初阶段得到最有效控制的根本所在。
4)隐匿性与凝聚性
因为网络信息散播不需要传播者的真实身份,特殊地位等外在条件,任何人可以通过使用虚拟的身份自由的传播网络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将传播者的想法与内心处境任意散播,散播后就可能会造成大面积转载、讨论、传播。由于无法确定传播者的真实身份,也就更无法追究相关的责任,这也是网络舆情一大明显的特征-隐匿性。大学生群体约束力相对薄弱,凝聚力强,信息一旦散播,能够引起大学生广泛的关注和积极的讨论,从而使得校园舆情发展范围进一步扩大,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
5)互动性与可控性
高校大学生群体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都可以通过网络的平台实现观点与见解的交流互动,实现了舆情信息的互动性。但高校对于网络舆情也是有可控性的因素存在,首先,网络舆情一般可以分为酝酿,爆发,平息三个阶段,针对不同的阶段,可以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分别进行管理和监控,使得舆情局势在不同阶段的控制达到最大化;其次,可以发布信息采取实名制的措施,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网络舆情的控制深度;最后,要针对不同的舆情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措施,将具体的问题现状得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维护了校园舆情局势的稳定。 2.2 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
高校大学生好奇心强,思想开放,对待新鲜的人或者事物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也被一些不法之徒有了可乘之机。但是,高校网络舆情也可以正面地反映高校大学生内心真实的世界,对校园的建设、网络环境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高校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其影响主要分为正面性和反面性二个层面[5]。
1)正面性
高校网络舆情可以最有效的反应学生的心声、想法,给学生的内心世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宣泄平台。大学生主动参与互动,浏览关心国内外、校园大事,对于大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学校管理平台、老师、学生之间开展更好的互动交流,加强学校相关规章制度建设的改良,为高校的和谐网络环境发展提出了正面的参考意见。
2)反面性
高校大学生隐藏真实身份,通过网络相关平台肆意散播言论,凝聚性强,关注度高,参与性强,高校很难采取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措施。大学生难以明辨是非,恶意夸大事实,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更加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大学生情绪上的波动,带有不满和攻击色彩的网络留言、评论应运而生,造成大面积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也出现了不利发展方向的因素[6]。
3 高校网络舆情的处置路径
3.1 技术的引入
技术的引入是高校网络舆情处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从最初阶段到最终阶段利用技术控制舆情的形成、发展以及解决,将网络舆情最有效的控制在其各个阶段,分而治之,使得网络舆情的整个过程得以技术的根本保障。
3.2 引导机制的建立
引导机制的建立是高校网络舆情处理过程中不断完善管理过程的积累。全面的加强网络舆情的预警、评估、分析、处理机制,在舆情的前、中、后分别采取相应的机制,有利于完善高校舆情监管与处理系统,完善舆情机制的建设,重视舆情的分析,管理,引导,建立健全的处理机制。
3.3 网络素质的培养
通过公开宣讲、案例分析、传单等形式努力提高大学生网络素质的培养和建设,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网络环境,维护校园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加强信息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建设,为网络舆情的控制提供有效的帮助。用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武装网络,不断加强网络的时效性和教育的正确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了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筑网络的强国梦,所以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的建设势在必行。
3.4 舆情管理队伍的建设
加强舆情管理队伍的建设,强大的队伍建设是网络舆情处理过程中的资源保障,在舆情的处理过程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舆情发展的前期就要着重舆情的监测,加强舆情现状的分析,确立目标定位,把握舆情发展方向;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舆情队伍的带领,向着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发展方向引导;在舆情的结束后要不断总结、比较,吸取经验和教训,完善进一步的舆情管理机制,逐步完善舆情处理的相关资料,建立一套完善的舆情保障体系。
3.5 调查、分析、比较的探究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检索,案例分析,比较探索研究等方式为舆情的控制提供有效的借鉴依据。积极努力开展舆情的探索,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路径来解决高校网络舆情问题。
4 结论
网络给这个时代带来飞速发展的同时,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也在与时俱进,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基本特征以及影响进行分析,总结出五点关于高校网络舆情建设的处置路径。只有不断地加强和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的分析和处理机制的研究,才能在最根本上有效的保障校园网络环境健康、有序、和谐的发展,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为校园网络舆情处理和保障提供了有效、準确、可行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何惠.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长效机制研究[J]. 文教资料, 2015(11):80-84.
[2] 王来华. 舆情研究与民意研究的差异性[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336-340.
[3] 崔智慧.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分析及引导策略[J]. 青年记者, 2015(5):70-71.
[4] 孙玲芳, 周加波, 徐会,等. 网络舆情危机的概念辨析及指标设定[J]. 现代情报, 2014, 34(11):25-28.
[5] 李侦侦. 浅议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J]. 黑河学刊, 2014(7):78-80.
[6] 连方圆, 王虹. 大学生道德观教育实效性危机与对策[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8(4):42-44.
【通联编辑:代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21134.htm